吕武
(宣城市环境监察支队安徽宣城242000)
宣城市城区酸雨变化趋势初步分析
吕武
(宣城市环境监察支队安徽宣城242000)
酸雨是环境污染的产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宣城市属于国家酸雨控制区,酸雨发生频率较高。早在80年代初就开始对酸雨进行监测,本文通过对2003——2012年宣城市城区各次降水的酸雨资料进行分析,试图找出酸雨变化趋势的原因,为酸雨防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参考。
酸雨;年降水;宣城市
酸雨是指PH<5.60的大气降水、雨、雪等,其中4.5<PH<5.6为酸雨,PH<4.5为较强酸雨;根据国家降水监测的技术要求和规定,降水中的监测因子为降水量、PH值、电导率、SO4-2、NO3-、NH4+、Cl-、CA2+、MG2+、K+、、Na+、F-共12项。本文降水PH值等数据来源于宣城市气象局。SO4-2、NO3-等要素来自宣城市环境监测中心。
通过对2003年——2012年宣城市环境监测中心酸雨监测资料分析,降水中SO4-2与NO3-的当量比(SO4-2/NO3-)95%以上大于3,其中2003-2008年的比值范围3.5-7.6,2009-2012年比值范围为1.85-5.88.表明宣城市酸雨主要属于烟煤性酸雨,但随着我市机动车数量的增加,NO3-对酸雨形成的贡献值呈现上升趋势。
酸雨平均PH值的计算方法参照中国气象局的《酸雨监测规范》,采用氢离子浓度【H+】降水量加权法计算。
通过对宣城市2003年—2012年的大气SO2浓度和降水PH值的监测资料汇总分析,绘制成各季度SO2浓度平均值与降水PH平均值的折线图。
图1
2.1 从图中可以看出,大气中的SO2浓度高,对应的酸雨酸度强,发生酸雨的几率增加,可见大气中SO2污染程度是造成宣城市城区酸雨的主要因素。
2.2 根据气象资料显示,宣城市属于亚热带北缘气候类型,多年主导风向为东风,因地形影响,年静风频率为57%,冬季高达79%,同时,宣城市城区一年四季都存在逆温层,冬季高达86%,平均逆温厚度约682米,在近地面静风及逆温层的双重作用下,宣城市城区极易形成局部小气候,极不利于大气中酸性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
结合图1可以看出,宣城市城区冬春秋三季特别是冬季局部气象的影响,对宣城市城区酸雨的形成和加重有很大的影响,宣城市城区夏季酸雨强度及频率减轻也表明了周边大气中酸性物质污染对我市酸雨影响不大,宣城市城区酸雨的形成主要是本地大气污染造成的。
通过对2003年-2012年宣城市酸雨监测资料分析汇总见(图2),宣城市城区年降水PH值变化平稳,但2009年、2012年均有较大降幅。
图2
3.1 根据《宣城市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
单位:万吨标准煤
3.1 建立责任协议的制度
关于补偿机制的内容是否可以演变为一种具有长效性的制度,还应该对各个利益方的责任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首先进行补偿的主体如果愿意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那么其就能拥有优质水源的使用权,同时接受资金补偿的客体,也应该将这些资金使用在生态建设的内容上,并且根据这种内容,建立起一套环境责任的协议制度来,并根据相关的内容来对合约的模式进行明确,当一方出现违约行为时,需要对另一方进行合理的赔偿。
3.2 扩大生态补偿的规模
要想顺利起动生态补偿工程,确保其具有充足的资金规模是一项重要的条件。在当前阶段,所采用的方法是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辅助的手段。在开展生态补偿机制的内容时,首先应该在供水价格中,设定出合理的水资源费用,这样而已对补偿资金进行必要的补充;其次要建立一些具有公益性的资金,鼓励那些个人、社会组织进行捐赠。
总而言之,要想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建立良好的生态补偿机制,那么应该遵循相应的理论内容,建立合理的施行制度,改变传统观念中“先经济后环境”的内容,要利用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观念来进行特色化的创建,这样才能达到共同收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