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科技改变生活
科技的魔力变幻无常。它既可上九天探月,也可窥视人体最细的血管;既可被用于高冷的军事武器中,制敌于万里之外,也可照进你的碗里,让假冒食品现形。
近年来,一些军用“黑科技”经科研人员之手,已经华丽转身,成为老百姓身边“可用、好用”的民用科技,并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
把一片颜色、形状都极其逼真的假叶子放在一大丛树叶中,仅靠肉眼很难识别,然而在光谱测量的“火眼金睛”下会瞬间现形。这项常见于军事中的反伪装技术被科学家们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通过一台特殊的光谱成像设备,羊肉是真是假,鱼死了几个小时,橙子表皮打的什么蜡,一照便知。它的原理是将成像技术和光谱分析技术结合,通过获取目标物的二维图像信息和一维光谱信息,快速判断其物理和化学成分。
虽然听上去挺简单,但集成这样一套包含高光谱微型相机和高速数据处理系统的设备,并实现高光谱图像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功能并不容易。
传统的高光谱成像设备受限于体积、重量和价格等,难以推广,而该款产品采用新工艺在单芯片上集成了光谱分光元件、光电传感器和读出电路,减少了整个系统的复杂度,具有光谱成像图谱合一的优势,且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速度快。
光谱成像微系统可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已通过该系统在环境监测领域完成了无人机载光谱成像仪的研制工作,实现了对水库区域蓝藻等浮游植物的检测。在智慧农业领域也实现了对地面农作物种类鉴别的检测。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将这套系统微缩到手机芯片里,只需用手机扫一扫,便可知道食品的真假和质量。
“目前我国一些三甲医院对手术显微镜的需求完全依赖进口。”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第五研究室主任孟军合曾带领团队为“嫦娥三号”装上自主研发的探月镜头,如今他们把视线从外太空转向人体微观世界。
现在每台进口手术显微镜(俗称高端手术显微镜)平均售价高达100多万元,成为各三甲医院不得不提高外科手术收费标准的原因之一。进口手术显微镜也确实具有许多国产产品难以达到的高性能,比如复消色差光学成像系统、智能控制系统、智能动平衡支架系统等,更能满足高精度、微创伤、低风险的外科手术要求。
把探月镜头的技术放进手术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光学设计与装校、机械设计、先进制造、电子电气、软件工程等多学科领域,不仅是镜头,显微镜的各个零部件也需要自主研发。
目前,孟军合的科研团队已经完成高端手术显微镜产品所有核心技术的突破以及试制样机生产,其价格将远远低于进口产品。
航空航天技术中用于夜间作战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可被用于普通的私家车中,即使遇到黑暗、车灯眩光等情况,驾驶者也能通过红外辐射成像“看清”道路。如果在车辆周围出现行人、车辆及动物,它也能及时报警。这便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车载夜视辅助驾驶系统。
其中,防爆型“红外+可见光”双光一体化智能监控设备即使在黑夜、雨雪、烟雾等恶劣环境中也能正常工作,同时耐海水和工业大气的侵蚀,可适应-455℃至70℃的工作环境,属于防爆型安防监控类产品。
运用了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美军单筒夜视镜
此外,科研人员还将飞机制造业的焊接技术引入3D打印,成功研发出便携3D打印机。这款设备拥有迷你的身材、轻巧的体型,操作简单,工作完成后可被方便地收入背包或行李箱中。
便携3D打印机采用独特的静音技术,比普通打印机产生的噪音要小15分贝以上。(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