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刚
【摘要】我国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起到了良好的保障作用。在国家大力持续的投入下,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迅速增多,随之而来的如何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物尽其用也成了事业单位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在分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基础上,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剖析,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际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诸如管理机制不顺、重复采购、重购置轻管理、使用绩效低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分析其成因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以期对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资产管理
一、引言
全国政协委员、全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会长张杰庭曾在两会上表示:“我跟国内一所著名大学有合作,这所大学的人跟我讲,他们买了一台六千万的设备,放了五年都没动,没拆过包,这是一种严重的浪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一种非经营性国有资产,与国有企业的经营性固定资产有所不同。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及群众于对经营性国有资产重视远大于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加之长期以来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使用管理绩效没有建立,缺乏有效的监督,这就必然致使固定资产管理漏洞百出,诸如管理机制不顺、重复采购、重购置轻管理、使用绩效低、采购的固定资产不适用等问题还不时涌现。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式不容乐观,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已有眉目,事业单位运营机制亟需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以前固定资产粗放式管理严重阻碍事业单位发展进步,因此亟需解决。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其成因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也迎来了黄金般的发展时期,在国家大力持续的投入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迅速增加。然而,出于种种原因,一些部门在管理、采购等方面还存在漏洞和不足。
(一)管理机制不顺畅
1.固定资产内部管理责任不清。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包括從预算、请购、保管使用、资产清查、处置等一系列工作。管理责任不清通常表现为:财务部门、实物管理部门、使用部门、使用人之间的权责不清晰。财务部门一般负责固定资产账面管理,固定资产决算以及固定资产采购和盘点监督,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一般由单位负责采购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管理(以下简称“实物管理部门”),财务部门要和实物管理部门实行定期对账以确保账实相符。然而,现实中往往实物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管理存在严重脱节,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脱节、使用部门和使用人之间脱节,层层脱节的原因在于管理层和使用人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执行不到位。当固定资产发生毁损、流失,甚至被盗、变卖等事件发生后,互相推诿,责任无法落实,更无从追究,最终不了了之。缺乏内部治理和良好的单位文化环境,使从领导到员工对国有资产的损失都漠不关心,导致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损失、浪费[1]。
2.管理不严格,相关制度不健全。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资产管理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现有制度执行不到位,对本来需要审批登记等事项觉得过于麻烦而忽略,不能做到严格登记登记。同时由于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般不纳入绩效考核管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一套科学的监管制度,使得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化。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制定到实施以及监督这一系列过程工作的形式化,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混乱,例如重要的资产盘点工作就可能存在因盘点人怕麻烦和监督缺乏的同时存在导致资产存放地点不清晰,甚至有可能资产流失。
(二)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和报废力度不够,导致不能真实反映资产情况
事业单位2013年及以前执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在固定资产购买时实行一次性摊销成本,在使用过程中不计提折旧,这就造成报表的固定资产是固定不变的,除了报废是不会减少的,加之事业单位报废程序复杂使得报废的积极主动性不高,甚至部分资产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购入,依然还在账面显示着原始购买价格,这就导致了虚增事业单位资产,使其难以反应真实的一面。不利于事业单位在改革中应对复杂困难的市场竞争局面。
(三)重购置轻管理
目前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都十分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年末年初在这个方面不惜下大量功夫去打报告、写申请、找关系强烈要求更换或者购进本单位“十分需要”的固定资产,这种工作积极热情让人感动,这里的原因是尽在不言中,但是如果申报审批成功,购进之后的重要管理过程却显得不太重要了[2]。在具体管理中不论是财务部门还是实物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固定资产管理的同志基本是兼职而且人员变动大,再加上这种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导致管理和监督的缺失,以至于从上到下都缺乏对家底的细致了解和掌握。
(四)重复购置
部分事业单位存在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现象,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时出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总是多多益善,狮子大开口,如果再碰上紧急突发事件,这种狮子大开口的行为往往会得到批准,等采购回来却发现相同或相似设备已经能满足单位需要,而且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安装,只能存放于库房,造成项目资金的极大浪费。
(五)使用绩效低下
当前事业单位存在一种现象,一味追求设备的先进性,对价格高性能好的设备极为青睐,往往从确保什么工作不出纰漏思想出发购置高精尖设备,在项目资金总量一定的情况下,往往牺牲部分工作需要来满足这一特定需求。这些高精尖设备的使用绩效却往往低下,成为单位的“花瓶”,且使用成本极高,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固定资产管理不科学、混乱的局面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所以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也不能操之过急,针对当前管理混乱的情况,应从以下几点出发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一)制定具体工作流程健全制度理顺管理机制
首先加强思想教育和培训工作,从而提高领导和各部门职工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认识。要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是对固定资产“一生”的管理,即固定资产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之一,包括预算、财务报销、采购监督、后续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加强事业单位可执行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对于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形成一整套全面、科学、公正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建设本身具有规范性、及时性、有效性、可行性、全面性的要求,要想达到这些要求,那么固定资产管理的流程就显得很重要,如果流程不清楚,那么责任就无法界定,制度也就难以执行。所以制度要想有可行性就必须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流程,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责、权、利,亦能促进相应的制度和奖惩机制的建设,绩效评估和绩效考核也随之可以着手准备,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得到了加强,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绩效也得到了考核。经过参与具体的管理流程的制定和实施,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处于流程的哪个环节,如果在自己这里出了问题,需要担当的责任也清清楚楚,从而避免了责任的推诿,理顺了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二)理清家底明确需求避免重复申购
目前事业单位比较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在预算編报时贪多求全的问题,对固定资产的态度是宁滥勿缺。目前事业单位的年度预算里固定资产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中很多固定资产存在闲置的问题,所以理清家底就变得很重要。当前财政部就此项摸底工作已经展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决算已经做了六年,这项资产决算一改以前资产决算风格,将每项固定资产具体到基层科室和人员,从而有利于摸底真实资产存量。在此项工作开展的基础上,事业单位结合一系列固定资产盘查清查动作,对于家底的掌握必然有大幅的提高,相关数据应在工作中予以体现,财务部门应根据各业务部门资产情况核实预算需求,用数据规避业务部门狮子大开口的陋习。同时业务部门应该积极就固定资产质量开展摸查,将一些已经没有使用价值超期服役资产尽快报废,以免影响今后预算申报。
(三)固定资产管理须持之以恒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既是一份日常工作,也是一份长期工作。在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事业单位领导的重视,另一方面更需要业务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实物管理部门要认真执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盘点清查工作,将此项工作长期坚持下去,绝对不能一年象征性的搞一次应付上级检查工作,只有不定期的检查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注释
《政协委员:某高校花6000万买设备放了5年没拆包》,网址新华网2014年3月9日。
参考文献
[1]柴伟.内部控制视角下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J].审计广角,2015,(2):43-45.
[2]张志强.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财经界,2015,(8):64.
[3]段俊梅,田晓强,马伯永.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2,(8):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