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与上海市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对比研究

2017-07-31 00:15司滢楠
时代金融 2017年18期
关键词:比较分析科技创新经济增长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对经济的贡献度越来越大,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科技创新的高地,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上海市和山东省两个全国科技创新典型城市,将上海市与山东省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山东省在利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中存在的不足,希望通过学习借鉴上海科技创新的经验启示能促进山东省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尽快完成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过渡。

【关键词】科技创新 经济增长 比较分析

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期,旧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科技创新成为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推动力。目前我国正处于投资驱动阶段向着创新驱动阶段转化的时期,科技创新总体形势发展较好,但是各省市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发展十分不均衡。上海市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范围内一直位于前列,并且上海在继成功打造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后目前正在努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上海定位于全球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创新人才交融、成果交易、信息交换的重要枢纽地和创新资本、机构、平台的重要集聚地,它的科技创新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山东省的科技创新能力虽然在全国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中也居于上游水平,但与发达省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并且虽然山东省目前增长方式有明显转型特点,但依然属于偏粗放型增长,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较小。2015年山东省在全国GDP排名中位居第三,而在科技进步监测在全国位于第6位,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对等。

上海的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远远高于山东省和全国水平,并且2015年上海超过北京跃居全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首位,可以看出上海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实力已经初步显现。在全国各地区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排名中山东省在综合科技创新能力上还属于中上游水平,近八年一直位于全国7~9名之间,而上海一直稳居前两名。虽然近几年山东省的科技创新规模不断加大,自主创新能力也明显的提升,但是与上海等科技发达地区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上海的科技进步环境近八年来在全国排名中一直处于前三名,上海良好的创新环境,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宽松的创新氛围,这是上海提升城市创新能力的关键,是保证上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山东省在2008年—2011年的全国科技进步环境指数排名中位次靠后,在2012年以后突破前十,科技创新环境有所改善,这与2012年以后山东省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离不开关系。

上海的科技投入经费总量和投入强度是很大的,近十年,上海市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投入在推动全社会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海市全社会R&D投入规模从2006年的258.8亿元稳步增至2015年的936.1亿元;全社会R&D投入强度也从2006年的2.5%增至2015年的3.73%,已经位于创新型国家3%-4%的投入水平区间内。从近几年来看,

山东省的研发经费也一直保持快速增长,R&D投入规模从2005年的195.1亿元增至2015年的1427.2亿元,全社会R&D投入强度从2006年的1.06%增至2015年的2.27%。山东省在科技投入方面与上海市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上海市。从R&D经费配置与来源来看,上海与山东的基础研究经费占比差距较大,并且上海与山东省都是R&D经费企业来源占比投入较大,政府占比较少,尤其是山东省更为明显。总体来看,上海的科技产出水平较高,上海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上海市专利申请量为100006件,同比增长22.5%;专利授权量为60623件,同比增长20.1%。2015年,上海经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700亿元,上海的科技成果连续15年获奖比例超过10%。而山东省的科技创新产出能力是相对迟缓的,山东省的科技活动产出指数与上海及全国的科技活动产出指数水平差距是相当大的,并且山东省的科技产出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年来山东省积极贯彻国家发展方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通过积极实施人才一体化和产学研相结合等措施,经过不断努力,山东省科技创新规模不断加大,科技从业人员不断增多,研发经费投入在全国的水平不断提高,经费规模也呈逐年增长,这表明山东省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推动作用显著增强。但从上文中山东省与上海市的对比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实施科技创新过程中虽然山东省对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比较高,但在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方面比较薄弱,科研经费来源中政府资金所占比例偏低,经费的使用不当,再加上高科技人才缺乏以及投资结构的不合理等,使得高科技成果难以实现产业化。山东省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具体分析如下:(1)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有效运作在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和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应发挥重要作用,但在现实当中由于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运作效率低下,使得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转化率普遍较低,这是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2)科研经费投入不稳定且来源渠道单一。山东省对科研经费的投入虽然连年增加,但是投入不稳定使得科技创新经费短缺。再加上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单一,研发经费来源中政府资金所占比例偏低,创新融资渠道过于狭窄,投资构成不佳,大量投资集中在应用技术领域,基础研究乏人问津。各主体没有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科研装备投入不足等现象使得科技成果与需要脱节,严重影响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制约了相关科学研究的开展进程。(3)科技创新体制不健全。山东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不健全,使得科技创新得不到有效保护,导致科技创新市场机制不健全,严重阻碍了山东省的科技创新能力。(4)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山东省一直传承孔夫子的思想,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使得山东人的性格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像其他地方人那样善于去创新、改变。这都导致了山东省的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不强,严重阻碍了山东省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余伟,高国武.提升上海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对策研究[J].科学发展,2014,(11):93-96.

[2]张仁开,刘效红.上海建设国际创新中心战略研究[J].科学发展,2012,(11):79-89.

[3]张虹.北京与上海科技创新功能发展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4]董志强.山东省科技创新能力实证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5,(03):5-8.

[5]葛金田.科技创新推动山东经济转型升级研究[J].东岳论丛,2014,(12):144-147.

作者简介:司滢楠(1994-),女,汉,山东省淄博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专业: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科技创新经济增长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