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聚”到“散”,提升核心运算能力
——以苏教版六下“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总复习”教学片段为例

2017-07-31 19:44
江苏教育 2017年49期
关键词:分配律定律板书

董 良

由“聚”到“散”,提升核心运算能力
——以苏教版六下“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总复习”教学片段为例

董 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运算能力”作为十大核心概念之一,强调理解运算的算理,并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对于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总复习教学,需要通过对运算律、性质的“聚合”及在解决问题中“发散”运用,深入挖掘运算律、运算性质的本质特征及其相通之处,提升学生的核心运算能力。

小学数学;聚合;发散;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修订过后增加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作为三种基本数学能力之一(还包括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林崇德语),对数学学习来说起到了基石性的作用。没有运算能力的支撑,不可能学好数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运算能力是运算技能与数学思维的结合,主要指能够根据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等对题目进行正确的运算,及在理解运算算理的基础上,能够借助数学思想方法,寻求合理的运算途径,并可以灵活地解决问题。

作为毕业阶段的计算总复习教学,如何在学生已有的六年计算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理解运算的算理,正确地进行运算,同时在运算的过程中更加合理地运算、简洁地运算,笔者试以六年级下册“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总复习”的教学片段为例,对复习课培养核心运算能力进行探讨。

一、聚——沟通联系,凸现运算律本质特征

这里的“聚”是将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各个运算定理和性质整合在一起,经过抽象整理,进行系统梳理,让学生能够深入地挖掘出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的本质特征及其相通之处,为接下来合理、灵活地通过运算解决问题找到充分的理论根据。

请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都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用磁性卡片贴出。

(图1)

师:看着这些字母表达式,你能试着说说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吗?

先同桌讨论,再全班交流。

师:如果请你给它们分类,你准备怎样分?小组内讨论。

生:分成加法和乘法两大类。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卡片的位置):说说你的依据。

生:分成三类,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根据学生的回答重新调整卡片的位置。

(图2)

师:谁能说说看,交换律有什么特点?(变的是数的位置,不变的是计算结果。)

师在交换律的左边板书:位置改变。

师:结合律有什么特点?(变的是运算顺序,不变的是计算结果。)

师在结合律左边板书:运算顺序改变。

师:乘法分配律有什么特点?(变的是计算的方法,不变的是计算结果。)

师在分配律左边板书:计算方法改变。

(图3)

师:这里的计算方法怎么改变啦?

生:可以先求积,再求和;也可以先求两个不同乘数的和,再求积。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所说的运算律都是加法和乘法的,那减法和除法有没有呢?

生:减法和除法有运算性质。

师:谁能用字母表示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

生回答,师相机卡片贴出。

(图4)

师:看着字母表达式,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生举例说明。

师:学了这么多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你觉得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使计算简便。)

板书:计算简便

师:为什么可以利用它们来进行简便计算呢?

生:因为用了运算律,只是计算的方法改变了,但是结果不变。

板书:结果不变。

(图5)

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整理能力这一特点,教师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各个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找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或蕴藏的规律,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运算定律,接着让学生试着将学过的运算定律进行分类,并说出这样分类的依据,寻找各自的特点,从而沟通各运算定律之间的联系,并由 “加法、乘法”引申到“减法、除法”,接着回顾整理运算性质,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总结得出结论:学习了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可以在计算结果不变的情况下,使计算变得简便。从而将各个知识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有联系的,有结构的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创造性地完成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构建。

二、散——拓展应用,提升核心运算能力

曹才翰先生在《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数学卷)》中指出,运算能力并非一种单一的数学能力,它是运算技能与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独特结合。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主要通过数学解题活动来实现。学生的运算能力主要表现为能正确、迅速的感知题目形式,确定题目类型,根据题目类型选择解题模式、解题方法,然后多方向地寻求解题方法,摆脱思维定式,力求解法简洁合理,并对题目类型、解题模式方法进行反思总结概括等。

经过前面的抽象整理,接下来则需要从练习设计中放大核心知识,才能体现知识的连贯性,经历抽象整理、拓展应用的过程,体现了复习课中对已学知识的“聚合”和在应用知识中“发散”的功能与特征。

接着看下面的练习教学片段:

第一关:仔细审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师:我们在做题之前,一定要先看清题目的要求,谁来读一下这里的题目要求,要读得有水平!

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要求的?

生:就是要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

师:那好,我们就按照这样的要求再来练几题。(出示课件)

生在作业纸上完成,集体反馈。

师:这样做的举手?(少数学生举手,大多数学生对比屏幕后恍然大悟。)

师:是这样做的举手?(大部分学生无奈地举手)

师: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

生:第一种。

课件出示:

师:有不同的做法吗?

学生答,课件出示:

师: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25×8.8既可以用分配律,也可用结合律。

课件出示:

师:比较一下这一题的两种方法,发现什么?

生:既可以用分配律,也可以直接约分,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课件出示:

师:发现什么了?

生:用了乘法分配律,反而不简便了。

师:现在让我们再观察一下这4道题,有什么感想,想和大家交流?

生:我理解了什么是“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我觉得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有的时候不运用运算律,反而会更简便。

第二关:自己来编题,在括号里填数,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让计算简便。

师: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

解决问题时运算方法合理、简洁是运算能力较高的要求。但事实上,许多学生在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时,往往流于僵化,主要体现在三点:(1)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计算时思维定式严重,常囿于一种思路和方法,不愿意思考是否可以运用多种运算定律或性质进行计算。(2)面对“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时,学生能意识到要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面对其他情况下则无此意识。(3)对于“怎样简便就怎样算”,理解成了一定要运用各种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计算,不会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教师在这里的处理是独具匠心的,各种“陷阱”,学生屡屡中招,才能在计算、交流、辨析中提升对“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的理解。不仅如此,教师还关注后续学习,拓展思维深度。让学生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改编或自编习题。这样先“聚合”再“发散”的处理,体现了复习课中特别是毕业班复习教学的基本要求与策略,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真正提升了核心素养的运算能力。

当然,运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伴随数学知识的积累而淡化。运算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不仅包括运算技能的逐步提高,还应包括思维素质的提升和发展,真正把 “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就要从纯粹计算的外表进入到学生思维的核心,从教师的说教牵引向学生自我醒悟的核心,从能算、会算发展到合理的算、简洁的算的核心。这是运算教学的至高追求。

[1]汤卫红.基于核心素养的运算能力及其培养[J].福建教育,2016(Z5):96-99.

[2]陈文梅.数学核心素养之运算能力的培养[J].小学数学教育,2016(Z3):41-46.

G623.5

A

1005-6009(2017)49-0041-04

董良,苏州大学实验学校(苏州,215133)教师,高级教师,苏州市双十佳青年教师,苏州市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

猜你喜欢
分配律定律板书
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倒霉定律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耐人寻味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