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晓露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时尚设计系,浙江 温州 325035)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高职“服装工业样板”课程教学改革
叶晓露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时尚设计系,浙江 温州 325035)
高职“服装工业样板”课程涉及面广,涵盖的知识点多而复杂,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差。为适应服装行业数字化制版趋势,高职“服装工业样板”课程,结合服装CAD技术,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证明,该课程融入数字化技术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完成效率、学生评价测评成绩均为良好。
高职院校;服装工业样板;数字化技术
“服装工业样板”是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制板工艺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培养职业能力的必修课程,是生产性实训环节最主要的组成部分[1]。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制板是服装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服装数字化技术中,服装CAD技术是最早在服装制作中实现的数字化技术[2],各高校服装专业均开设有“服装CAD”课程,但许多高校仅将该课程作为单纯的一门课程来讲授[3],并没有很好地将数字化技术融入“服装工业样板”课程中。高职“服装工业样板”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手工绘制基础结构设计样板费时,课堂进度难以控制;样板拓印麻烦且不精确;推码过程不直观,难以对推码错误点做出及时快速的调整;学生作业量大,且纸质作业不易保存等。因此,有必要对高职“服装工业样板”课程进行改革。
1.课程结构
当前服装行业对服装工业样板师岗位任务及职责的要求之一,是要求制板师具有熟练运用服装CAD完成成衣生产中的打板、推板和工艺设计等工作能力[4]。制板师和推板师是目前中小型服装企业中需求极大的岗位,因而需要在课程结构设置中以职业岗位为依据,分析服装工业制板岗位的知识技能要求[5],构建职业岗位的知识技能体系,分析各知识技能要求与数字化CAD技术的结合点,重新设置“服装工业样板”课程结构。
2.教学内容
“服装工业样板”课程综合性强、信息量大、推码部分数值计算不易理解,而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钻研能力弱的情况,授课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内容的安排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使学生更易接受。该课程理论教学内容需要通过较为基础的实践训练帮助理解知识点,从而进一步过渡到实训练习;实训内容的安排也需要由简单服装品类到复杂服装品类,使学生的技能在实训练习中逐步得到提升。同时,教学内容需要强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掌握服装样板制作的理论知识及制作技巧。
3.数字化教学模式
为避免传统手工制板由于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纸张,导致拖延教师正常的教学进度和安排,围观操作演示不清晰,作业量大且批改点评麻烦,以及学生之间成绩分化严重等问题,采用数字化技术,将服装CAD软件作为样板制作辅助工具应用于课程讲授、操作演示、实训练习及作业点评等教学环节中,真正使服装CAD技术与“服装工业样板”课程相融合,提高教学效率。
4.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方式由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6]。过程性考核包含课堂互动、课堂竞赛、课外能力拓展及每一单元所要求完成的实训项目练习;终结性考核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以企业实际生产的某一款式的工业样板作为制作对象,模拟技术部门样板制作过程,独立完成该款式服装工业样板的成套样板制作。该课程学生的最终成绩由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按各自的比例计算相加得到。
1.以职业岗位为依据的课程结构设置
以服装工业样板师岗位为依据,分别梳理岗位要求的知识体系及与其相对应的技能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服装工业样板”课程知识技能体系
根据“服装工业样板”课程知识技能需求分析,该课程教学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服装工业样板基础认识模块入手,循序过渡到由五个服装品类组成的服装工业样板制作实训模块,如图2所示。基础认识模块中包含服装工业样板基础知识、服装工业样板制作基础和服装号型与样板推档原理及应用三个单元,教学内容的安排遵循既涵盖理论知识又联系实际操作、既内容多样又不失系统性的原则,在模拟实践练习中渗透知识点。实训练习模块由裤装、衬衫、夹克、大衣和西装五类服装工业样板实训项目构成,每一个服装品类实训项目均含有CAD工业样板制作和CAD工业样板推码板块,学生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训练,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反复联系基础认识模块中的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层层递进的教学内容
图2 “服装工业样板”课程结构设置
经过对职业岗位知识技能的分析,在课程中融入CAD技术,重新组织课程结构(见图2)和具体教学内容。在基础认识模块中,服装工业样板制作基础单元从运用CAD技术制作简单的裙装工业样板的方式入手。以淘宝上选取的一款简单西服裙为例,在学生制作裙装工业样板的过程中,结合相对应的工业样板制作知识点进行讲解和讨论,使学生初步了解服装工业样板制作与结构设计样板的差别及工业样板所必须具备的环节,并借此对以往服装工业样板制作中的疏漏做总结。工业样板推码是“服装工业样板”课程教学的一大难点,因而在基础认识模块的服装号型与样板推档原理及应用单元中,打破以服装直接进行推码讲解的常规教学,先让学生思考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如正方形放大缩小的方法,由此同理延伸至服装推码,并配合相关理论基础来演示,要求学生运用CAD对最常用的服装原型进行放大缩小,由此产生知识迁移的效果。在实训练习模块中,以企业项目任务为载体对多品类服装进行CAD工业样板制作和CAD工业样板推码。服装的品类涵盖下装和上装,由简单到复杂,所有板块的练习均要求使用CAD进行操作。教学内容环环相扣、步步递进,让学生在服装工业样板学习中加强CAD软件的应用能力,在运用CAD进行工业样板制作时快速、直观、深刻地理解工业样板的多项技术要求;创设职业情景,让学生在参与企业样板制作过程中体验服装产品的生产流程,真正做到将书本的技术知识转化为技能。
3.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为配合重新组织的教学内容和数字化教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应作相应的调整。教师的操作演示由学生围绕教师观看演示内容,改为通过教师控制学生电脑,学生直接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观看演示内容;学生的操作练习由手工练习改为上机练习,所有作业均通过电脑完成。教师的点评和反馈通过课堂抽取和课外抽取的形式,在课堂上及时进行作业点评,相对原先需要召集所有学生围绕教师观看作业点评时参与率低的情况,采用电子版作业点评,可避免人多观看效果差、效率低的情况,及时修正学生上机实践操作的不正确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4.全面综合的考核方式
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全面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度。在过程性考核中,除考虑课堂出勤率、课堂活跃度、作业齐全度和课外拓展等因素外,在具体内容的设置上需要作进一步的规定和丰富。课堂活跃度通过小组竞赛、课堂讨论等形式体现,将教材中死板的知识转化成有趣的竞答,使学生在自主讨论及比拼中学习知识。作业齐全度要求学生上交的所有作业均为CAD样板形式,CAD样板是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输出和保存,每一位学生建立一个电子档案,按照单元进行作业和期末考试内容储存,由此避免了之前采用手工方式进行样板制作时样板不易保存和翻阅的弊端,学生可随时快速地找到所做的作业,查缺补漏;教师批阅作业和批改试卷更为方便,对于错误知识点可快速记录在CAD文件中,并发回学生纠正,增强了互动性和及时性。课外拓展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将课堂上讲授的基础服装款式拓展为变化款式完成作业,此项作为加分项目。终结性考核采用引入企业真实生产的服装为考查内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综合练习。降低终结性考核的占比,才能提高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学生期末成绩由企业专家及教师共同评定。对学生的优秀作品颁发收藏证书,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教学改革成效
在温州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服装专业学生中进行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服装工业样板”课程改革实践,在作业完成效率、学生评价、测评成绩方面改革成效显著。
(1)作业完成效率良好。基础样板完成效率情况为:学生无需提前在课后耗费时间去完成基础样板,当堂就能快速完成基础样板的绘制。工业样板制作完成效率情况为:96%的学生能当堂完成练习,教师可设置课堂点评环节便于学生及时修正,学生课后也不会有太大的作业负担。作业完成效率良好,大大地改善了由于部分学生没有同步配合教师而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
(2)学生评价较高。“服装工业样板”课程采用数字化教学方式后,学生评价课堂“喜欢”和“很喜欢”的比例达89%。结合学生的评价进一步分析,数字化教学方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装工业样板”课程结合CAD进行教学和练习,能通过CAD工具的使用直观地理解服装工业样板的知识点。二是在“服装CAD”课程学习中没有使用过或操作并不熟悉的工具,通过“服装工业样板”课程加深了解和应用,同时提高CAD常用工具的使用技能。三是对于工业样板推码部分,“服装CAD”课程只是点到为止,学生只会操作却不懂原理,经过“服装工业样板”课程的学习,有效地将推码原理和CAD推码系统操作联系在一起,能做到运用自如。
(3)测评成绩大为提升。对2013级和2014级学生就“服装工业样板”课程期末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高分区间(91~100分)比例由15%上升为20%;中等区间(71~80分)比例由44%下降为35%,中上区间(81~90分)比例由27%上升为36%;中下区间(61~70分)比例由14%下降为9%。可见,采用数字化教学方式后,学生测评成绩大为提升。
1.提高服装CAD软件应用技能
融入服装CAD软件的使用,基于数字化技术进行教学改革,顺应了服装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要求讲授“服装工业样板”课程的教师能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不断提高服装CAD软件应用技能,且不能局限于单种服装CAD软件的使用,应与企业及市场接轨,及时了解最新的服装数字化技术,使服装CAD软件能有效地为“服装工业样板”课程教学所用。
2.利用真实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工业样板涉及面广,涵盖的知识点多而复杂,且服装推码部分计算量大、不易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内容和作业安排中尽量选用真实案例,如学生所穿服装、淘宝上流行款式或企业实际开发项目等,使学生完成任务后能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课程难点——推码部分原理的掌握
服装推码部分是“服装工业样板”课程的一大难点,服装CAD技术给该课程授课带来便利,但CAD中推码系统的应用却增加了课程教学的难度。学生在计算得到推码数值输入CAD推码系统时,需要将其置于坐标系中,进一步计算得到推码数值的方向,增加了错误率。因此,对于推码部分知识的讲解,应着重分析其原理,使学生扎实掌握其计算原理后才能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1] 王祺明.服装工业制板课程教改的探索与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1(9):73-75.
[2] 虞紫英,陈璐易,李旭.服装CAD的技术现状和评价体系[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5(4):350-355.
[3] 杨晓霞. “服装工业样板”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3(3):229-231.
[4] 范友红,戴孝林,徐继红.高职“服装结构设计与制板”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纺织服装教育,2014(6):519-522.
[5] 戴孝林,徐继红,刘荣平,等.高职《服装工业制板》课程改革与实践[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1):60-62.
[6] 陈清华,翁正秋.高职“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以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4.
[责任编辑:吴国智]
Teaching Reform of “Clothing Industrial Pattern M aking”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Digital Technology
YE Xiaolu
(Department of Fashion Design, Wen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Wenzhou, 325035, China)
W ith the popularity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the clothing industry, to deal w ith industry pattern makers’job duties and task changes brought o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goals, a teaching reform for the clothing industry pattern courses is put into effec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combining the clothing CAD technology in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ode and the methods of assessment. It has been proved by the practice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ca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work ef f ciency and test results.
Vocational colleges; Clothing industrial pattern making; Digital technology
TS941.2; G712
A
1671-4326 (2017) 02-0092-04
DO I: 10.13669/j.cnki.33-1276/z.2017.044
2017-01-16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636727)
叶晓露(1989—),女,浙江温州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时尚设计系助教,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