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周东亚
让幼年生活插上快乐的翅膀
文 周东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孩子需要良好的伙伴来做他的伴侣,与他们交流相处获得友谊,消除孤独,活泼身心,这是成人所代替不了的。”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在幼年学习活动中发现问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在尝试操作中树立自信心逐渐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并获得发展。
幼儿;快乐;自主;大自然
众所周知,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中学习最有效。那么,何为快乐?如何成为快乐之源?如何做到寓教于乐?现在绝大部分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而一些游戏一人是玩不起来的,必须与同伴合作配合,才能进行。幼儿园应充分保证幼儿的游戏活动时间,让幼儿在与伙伴游戏中习得多种经验,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充分感受到游戏活动的快乐!在幼儿园我们给予幼儿的应该是更多的快乐,因为有了快乐幼儿才会拥有自信及学习的动力;有了快乐幼儿才会有创造的欲望,有了快乐幼儿才能自主快乐地游戏。而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外在的限制,能够身心放松,积极活动,充分表现自己,实现个人愿望,他们通过操纵材料、物品,控制所处的环境,体会自己的力量和自信,从成功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一)学会聆听
我认为:要教育幼儿就要了解幼儿,要了解幼儿就必须要走近幼儿,只有走近了幼儿才能仔细倾听幼儿的心声。人们常用“六月的天,娃娃的脸”来形容幼儿,因为幼儿的心是十分纯真的,他们从不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喜怒哀乐都会写在他们的小脸上。只要我们带着一份爱心,走近幼儿,了解幼儿,就不难发现幼儿的各种心情。在他们快乐时分享他们的快乐,在他们不高兴时努力寻找原因,多给他们一些温暖、关怀、安慰,让他们快乐,使他们心情愉悦地生活。这就要求我们自己首先要拥有一颗童心,能站在孩子的位置上,走进他们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体察他们的需要,归还他们游戏的权利,创造有趣的空间和环境,让孩子尽情地释放自我,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时光,给他们青春的回忆录上画下童年的天蓝色和快乐的淡粉色。
(二)尝试理解
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话:“幼年的生活是最主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教育又意味着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意味着让他们从现在就感觉自己是一个快乐的小天使,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人生的快乐。这个“快乐”显然不是吃得好,穿得好,也不仅仅指将来长大成人后谋得一份好职业,而是指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充分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求知的快乐、创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而且还要充分体验到来自纯真友谊的快乐,来自集体温暖的快乐,来自野外嬉戏的快乐,快乐的天性被纵情释放,青春的激情被纵情挥洒……《纲要》指出:“应该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应绝对尊重幼儿的意愿,不用自己的建议去左右他们的想法。”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也指出:要以幼儿为主体,将主动权交给幼儿。
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要认真分析,充分理解,以科学的方法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认知、探索、创造这个世界。在享受快乐的同时吸收知识的养料,在成长的年轮上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度过灿烂的童年岁月,踏着快乐的节拍去创造快乐的未来生活。
(三)学会自主
教师必须以尊重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肯定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自主就是自己做主,是指遇事会自己思考,自己判断,有自己的主见。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快节奏、高效率、竞争激烈的社会,它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需要有自主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在游戏中,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在探索活动中自主发现问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在尝试操作中树立自信心逐渐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快乐并获得发展。在教室的区域游戏时间,我们请幼儿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并绘制图标,在“面包房”的游戏中,孩子们自己绘制价目表,游戏前,幼儿互相商量今日特价的面包种类和价格,增加了幼儿对游戏的自主性。
(四)体验成功
幼儿来自各个家庭,他们的基础、层次、个性、品德习惯等都不同,因此,幼儿通过自主游戏,体验成功。例如,有的幼儿总喜欢支配别人做事,对人说话没礼貌,在角色游戏中当“超市管理员”时,大家都不听他的“管理”;有的幼儿自理能力较差,每次玩好角色游戏都不会把游戏区角里的材料归放、整理好;还有的幼儿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角色游戏中一会儿玩玩这个,一会儿玩玩那个,孩子们都不愿和他玩。于是,我运用不同的指导方式,和他们聊天、谈心、讲道理,或以角色身份加入孩子们的游戏,间接指导孩子。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树立榜样,或是给孩子多一些鼓励、肯定,有意识地让他们担任一些重要角色,面对他们的进步,我总是以微笑、点头等方式适当地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主动性。慢慢地,孩子们变了,他们对人说话有礼貌了,做事也很积极,能主动将玩具、物品归放得整整齐齐,在游戏中也能控制好自己了。另外,我还主张并鼓励幼儿进行自主评价,使幼儿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教师能及时抓住“闪光点”及时表扬,有时仅仅是一句赞美就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让他们体验到游戏的快乐,能使他以乐观的态度来面对未来新的挑战。
(五)传输关爱
一个生活在充满浓浓爱意的家庭中的孩子是最快乐的,而幼儿园就是幼儿的另一个家,老师就是这个“家”的妈妈,妈妈为孩子所准备的爱的“小点心”有很多种:可以是一个拥抱,额头上的轻吻、一句衷心的赞美、一声“谢谢”,费时不多,但功效神奇。只要是发自内心的赞赏与感谢,幼儿都能从内心吸收到充足的“营养”。
我们应该珍惜和爱护孩子宝贵的童心,并多向孩子学习,学会与大自然交朋友,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成为孩子们的朋友。引导孩子在了解、认识、适应大自然的同时,让孩子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走进”大自然,自主学习
陶行知就曾说过:“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使他长得更有力量,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所有的孩子对大自然都存在着天然的亲近之情,如山坡、种植园地、草地、树木等都是孩子们喜欢去的场所。”
还记得有一次午饭结束后,我带孩子们到户外散步时,孩子们在草坪上自发地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观察蚂蚁运豆豆的过程,还有一群孩子则在捡小石头,此时草地的秋千旁飘洒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欢乐的气氛围绕着他们,孩子们在融入大自然的同时,也感受着大自然的奇特与魅力。在这里,他们无拘无束,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这是我们在室内游戏活动中所不能见到的情景。那时浮现在孩子们脸上的快乐,都是发自内心的!
只要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他们便会主动地去观察,去自主学习大自然的知识,从而去扩大他们的眼界,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大自然,自主发展
陶行知说过:“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有了之前的观察,孩子们通过用绿色纸制作一根根又细又长的柳条,用黑色卡纸制作出小燕子,用彩泥粘贴了各种小花和蝴蝶,用自己的小手点画了美丽的桃花,设计出了一幅幅属于他们自己的《大自然畅想曲》。
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环境资源,如扩大孩子们的学习场所,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鼓励孩子在大自然中自主学习、探索和发现。只有充分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才能促进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快乐成长,了解大自然是那样的神奇与美丽;只有带孩子尽情地去观察自然、拥抱自然和回归自然;才能让孩子观察力更敏锐,想象力更丰富;只有让孩子亲身体验自然界的奇妙,才能培养和提升孩子对自然界的兴趣,从而更有利于孩子的自主发展,促进智力开发。
(三)“感受”大自然,自主完善
陶行知主张,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在班里自然角中,添设了草娃娃,让幼儿时刻注意关心属于自己的草娃娃,观察四叶草的发芽生长过程,并用绘画的形式记录在自己的观察记录本上。让幼儿感受小植物、小盆栽的生命力,体验付出爱心的喜悦。教师应以积极的口吻、温柔的动作、耐心的态度去感染幼儿,让孩子从中感受到老师的爱,自主完善自我,从而激发幼儿的爱心。将教师的这些行为转换成自己的行为,让孩子在付出的同时,感受到小植物、小盆栽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引导孩子用他的一双眼睛去认知大自然的奇妙,可以是高山流水的名胜古迹,也可以是虫鸣蛙叫的郊外,还可以是花草繁茂的动植物园等,让孩子尽情去观察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因为观察是孩子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大自然是培养孩子的好课堂。亲近大自然可以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可以通过看天空、看花草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使孩子的眼睛更灵动;通过听水声、听风声、听小动物的声音,让孩子的听力更灵敏;通过捡拾、堆积、分类、种植,让孩子的手更灵巧;通过提问“为什么”让孩子思维更活跃,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提高。
作为幼儿教育者的我们,只有我们一起为幼儿创造一个快乐的环境,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事、物都成为教育资源,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才能使孩子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自主地学到新知识,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的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让每个孩子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江苏省无锡市大地名扬幼稚园)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