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军
·临床经验·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王国军
目的:观察分析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全身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欲行剖宫产术的126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对比分析2组间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T1)、麻醉诱导至新生儿娩出时间(T2)、胎儿娩出后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分娩后,观察组产妇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联合应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进行剖宫产全身麻醉,能取得更佳的临床应用效果。
剖宫产术; 麻醉,产科; 丙泊酚; 瑞芬太尼
剖宫产手术是临床产科常见的分娩方式之一,产妇通常需要进行硬膜外麻醉,但硬膜外麻醉后肌肉松弛效果差,导致产妇感到不适,部分产妇甚至存在硬膜外麻醉禁忌证,导致手术难以实施,因此全身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和重视。本文对我院剖宫产产妇采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观察全身麻醉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资料 收集2013年7月-2016年7月间我院治疗的126例欲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我们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63例,年龄19~39岁,平均年龄(28.1±3.6)岁。观察组63例,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28.5±3.9)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孕周、体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足月,孕周在37~42周,平均孕周(40.6±0.5)周,且均为第1胎,所有患者符合剖宫产术指征,且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晓并同意本实验内容。排除标准:患有妊娠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心肺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及有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1]本资料中所有患者均行全身麻醉剖宫产手术,在手术前,均做好常规术前准备,不使用影响麻醉效果的其他药物。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开放患者的上肢静脉,对患者的血压、心率、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情况进行监测,在对患者实施常规去氮给氧后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其中,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国药准字H42022076,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丙泊酚(国药准字J20080023,Fresenius Kabi AB)麻醉,麻醉药量具体为:芬太尼2.0 μg/kg,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胺(国药准字H20066941,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0.08 mg/kg,均采用静脉注射方式,药物注射完后进行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国药准字H20030197,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合并丙泊酚麻醉,麻醉药量为:瑞芬太尼1.5 μg/kg,丙泊酚1.5 mg/kg,维库溴胺0.08 mg/kg,与对照组一样药物注射完后进行气管插管。本资料中所有产妇在胎儿分娩出来之前均吸入氧化亚氮,胎儿娩出之后在此基础上加用咪唑安定、瑞芬太尼以及丙泊酚,手术结束后为患者静脉滴注1 mg阿托品和2 mg新斯的明。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2组间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指标包括:患者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t1)、麻醉诱导至新生儿娩出时间(t2)、新生儿出生后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以及产妇分娩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
2.1 2组产妇t1,t2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t1)、麻醉诱导至新生儿娩出时间(t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胎儿娩出后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 对2组胎儿娩出后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产妇t1 t2时间比较
表2 2组胎儿娩出后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
2.3 2组产妇分娩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手术前2组产妇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儿分娩后,观察组产妇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产妇分娩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是以保证产妇安全、不抑制宫缩、对新生儿无影响为主要原则。椎管内麻醉曾是进行剖宫产手术的首选麻醉方式,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很多产妇不能选用这种麻醉方式,而局麻因其镇痛效果不佳而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1]。全身麻醉也曾常应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然而由于其麻醉药用的选择及有效剂量与母婴的健康及生命安全有直接关系,因此一直困扰着临床麻醉医生[2]。
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的芬太尼衍生物,其亲脂性强、具有独特的阿片类μ受体激动剂特性,静脉推注入体内后,能快速发挥药理作用,且在体内代谢快,不但能获得显著的麻醉效果,同时对母婴的生命健康影响也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中[3-4]。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5-7],在剖宫产手术全身麻醉中,联合应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能取得不错的麻醉效果,母婴分娩前后身体健康相关指标无显著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瑞芬太尼的剂量需掌握好,对其剂量的把控是保障麻醉对母婴无影响的关键。在本资料中,我们发现联合应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进行全麻的产妇,其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t1)、麻醉诱导至新生儿娩出时间(t2)、胎儿娩出后1 min及5 min的Apgar评分虽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其分娩前后,产妇平均动脉压及心率的变化幅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对产妇血流动力学指标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与芬太尼相比,联合应用瑞芬太尼与丙泊酚进行剖宫产全身麻醉,能取得更佳的临床应用效果。
[1] 王清兵,路超.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全麻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4,23(4):383-385.
[2] 段薇娜,夏中元,孟庆涛.两种全身麻醉方式在剖宫产手术的应用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9):87-89.
[3] 曹蓉,欧英余,伍孟军,等.丙泊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术母婴血糖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9(4):103-104.
[4] 蔡弥松,祝家庚,李光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剖官产全麻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8):383.
[5] 屈军,刘晖,刘锦.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全身麻醉中的应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1,28(2):182-184.
[6] 高翔,胡建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术对母婴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4):96-97.
[7] 周卫敏.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身麻醉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4):1994.
河南省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 麻醉科,450000
王国军(1981-),男,主治医师,大学。
10.14126/j.cnki.1008-7044.2017.04.014
R 614.2
A
1008-7044(2017)04-0419-02
2016-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