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倩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京韵大鼓与西河大鼓的比较研究
郑 倩
(云南艺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曲艺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诸多种类,如鼓曲、快慢板、相声滑稽、评书等。京韵大鼓与西河大鼓是鼓曲类曲艺艺术的两个分支,它们有共同的发展源头,即木板大鼓,但在唱词、唱腔、板式、伴奏、表演、创作等方面,都各具特色。
京韵大鼓;西河大鼓;比较研究
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曲艺是以说与唱的方式结合,配以伴奏,来讲述故事情节、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随着历史社会变迁,曲艺艺术的表现内容、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都发生了变化。这种传统艺术,在不同的社会政治背景下,历经各时期艺术大家的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呈现出风格各异的艺术作品。京韵大鼓与西河大鼓就是鲜明的例子,它们以木板大鼓为源头,逐渐发展演变成两种各具特色的鼓曲艺术。
(一)京韵大鼓发展概述
京韵大鼓,又称京音大鼓,由木板大鼓发展而来。木板大鼓是流行于河北等地的一种民间艺术,表演者多为半农半艺,富于浓郁的乡土气息。由于农民经济条件有限,木板大鼓没有华丽的伴奏,只能以表演者敲击鼓板,因此得名木板大鼓。在表演木板大鼓时,以说为主,以唱为辅。随着木板大鼓的发展,其表演形式逐渐发展为两种,一种称为木板书,由单人表演,表演者一边说唱,一边敲击鼓板作伴奏;另一种为两人表演,其中一人在说唱中敲击鼓板,另一人则坐在旁边,以三弦为其伴奏。十九世纪下半叶,木板大鼓由职业艺人传唱至北京、天津等地,并经过一系列著名曲艺大家对其改良,逐渐发展成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京韵大鼓。木板大鼓进入京津地区的初期,因其河间方言的唱词,被当地人成为“怯大鼓”。随着木板大鼓的流行,其河间方言逐渐被京音替代,因此得名京韵大鼓,又称为京音大鼓。早期京韵大鼓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家为刘宝全,他是刘派京韵的创始人。刘宝全不仅完善和丰富了京韵大鼓这种艺术,更将其发展推向了巅峰。曲艺大家骆玉笙创立的骆派京韵大鼓,是同时期除刘派外,也十分具有代表性的京韵大鼓流派。相比刘派,骆派京韵大鼓的风格明显不同,这种差异性,不仅源于艺术家不同的艺术改革初衷,更源于艺术家内心深处,对艺术内涵的不同解读。
(二)西河大鼓发展概述
和京韵大鼓一样,西河大鼓是鼓词类曲艺艺术中,另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曲种。西河大鼓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演形式,由木板书发展而来。木板书流行于冀中地区,如保定、沧州等地,曲调单一,以击鼓板为伴奏。随着木板书的传唱和发展,它逐渐与另一种表演形式“弦子书”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木板大鼓。“弦子书”以小三弦为伴奏乐器,表演者边操三弦,边说唱。经过保定当地艺人的发展,弦子书与单人表演的木板书相结合,发展成一人说唱,一人用三弦配以伴奏的木板大鼓形式,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
西河大鼓的出现,与曲艺艺人马三峰对木板大鼓的艺术改良密不可分。清代道光年间,曲艺艺人马三峰,在木板大鼓基础上,借鉴和吸取了我国民歌、戏曲等诸多民间艺术曲调及唱腔精华,加入新的伴奏乐器,发展创立了西河大鼓。马三峰用大三弦替换木板大鼓的伴奏乐器中三弦,将击鼓板的木板换做铁板,将单一的板式结构发展成头板、二板、三板等多种形式,并在头板中添加了一马三跳涧和紧五句,在二板中运用了双高、反腔等声腔。在马三峰对木板大鼓的不断探索和改良中,西河大鼓的雏形逐渐形成。
辛亥革命后,西河大鼓的发展进入另一个阶段。西河大鼓逐渐发展成熟,成为河北农村中十分流行的民间艺术,并逐渐在天津等地及周边城市传唱开。因天津市民将西河大鼓的发源地称为西河、下西河,西河大鼓因此得名。西河大鼓的演出场所集中在天津的茶楼、书社等地,其表演逐渐发展成一种长篇说书的形式,因此很多艺人在表演中弃唱改说。另一部分常在综合曲艺场所表演西河大鼓的艺人,在表演中融入京韵大鼓的艺术精华,发展唱腔,以演唱短段为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西河大鼓出现以“赵派”,“郝派”、“马派”等代表性流派,各流派独具特色,极大地丰富了西河大鼓的艺术表现力。
(一)唱词之比较
京韵大鼓唱词一板一眼,西河大鼓唱词则灵活多变。在鼓词类曲种中,京韵大鼓的唱词最为典型。一段完整的京韵大鼓通常包含一包多句唱词,也有短段与小段之分,有些短段作品只有十多句唱词,而有些长段作品则有二百多句唱词。京韵大鼓的唱词风格独特,句式与诗句相近,以七字句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五字句、八字句、九字句和十字句的基本句。除基本句式外,还有变化句式,通过嵌字、嵌句、加垛等手法发展而成。西河大鼓的唱词同样以七字句为基础,但相比京韵大鼓的唱词,其风格更加通俗,这是由其说唱的内容决定的。西河大鼓说唱内容具有鲜明的故事性特征,因此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追求通俗易懂,其唱词口语化,甚至有时会加入日常用语来方便表演,且每个西河大鼓流派,在唱词的口语化处理方面,都各有特点。在唱词的辙韵和格律方面,京韵大鼓与西河大鼓相近,均采用十三道大辙和两道小辙,并遵守相同准则,唯一的区别在于西河大鼓对十三道大辙的称谓。尽管唱词辙韵、格律等方面相近,但句式及表演风格的差异,使京韵大鼓与西河大鼓呈现出不同艺术表演风格。
(二)唱腔之比较
京韵大鼓的唱腔有基本的使用模式,西河大鼓的唱腔则富于变化。京韵大鼓以慢板为主体板式,常用唱腔都包含在这一板式里。以平腔为基础,其他京韵大鼓声腔都是在平腔基础上发展而来。在唱腔运用上,叙事性段落采用平腔,起始句用挑腔,下句采用落腔,其余段落则根据内容和情感变化采用不同唱腔,最后以长腔接甩腔作结束。每种唱腔具有不同风格,平腔音调平稳,一字一拍,风格接近叙述,结构自由;挑腔又称高腔,音域宽,因在演唱中腔调突然上挑又落下得名,通常与落腔搭配使用,挑腔使用比较讲究,在挑腔处要用仄声字,挑腔唱句的最后一字要使用平声字;落腔腔调下行,使用在段落中间时具有停顿和收束的作用,与平腔搭配使用时,后面常接过门,为演员提供休息时间;甩腔音域宽,是京韵大鼓唱腔中最由特色的结束长腔,通常用于一个唱段或整个唱段的结束,常采用加垛手法扩充唱词;长腔音域宽,曲调舒缓,富有表现力,最后的腔字较长,可达到四十拍,常用来表现自然景色或人物内心情感,在使用上,长腔后接甩腔,构成段落结束。西河大鼓的基本唱腔被称为“三把唱”,包括上把唱、中把唱和下把唱,它是根据其伴奏乐器三弦的把位命名的。三把唱使用起来灵活多变,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上把唱通常用在小段落的开始处,或内容紧凑的段落,表现激动、热烈、紧张的情绪。中把唱腔调活跃,常使用在中音区曲调,或表现情绪平稳、叙述性较强的段落。下把唱常与中把唱交替使用,也使用在情节跌宕起伏的段落中。除了三把唱,西河大鼓唱腔还有很多花腔和专用腔等,与不同板式配合使用。相比京韵大鼓的唱腔,西河大鼓的唱腔运用更加灵活,且常与表现内容相结合使用,富于变化。
(三)表演之比较
京韵大鼓和西河大鼓虽然都属于鼓曲类,但在表演方面,风格各异,且每个派别表演风格也不尽相同。京韵大鼓表演者通常只有一人,偶尔有两人对唱的形式。男演员穿传统服饰长衫,女演员穿旗袍,近代京韵大鼓表演中男演员也穿西装,佩戴领带。演唱者表演时站立,伴奏乐器为高脚架书鼓,右手操鼓箭敲鼓,左手持三页木质鼓板以击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京韵大鼓成为茶楼里常见的表演形式,其曲目数量不多,多为初学者登台练习,有一人表演,也会有两人配合表演的形式。二十世纪中叶,在正式上演的京韵大鼓表演中,出现过两人表演的作品,被称为“双唱京韵”。针对京韵大鼓的表演,从刘派京韵大鼓创始人刘宝全到骆派京韵大鼓创始人骆玉笙,都曾从不同角度进行过分析和研究。首先,发音吐字是京韵大鼓表演的关键,“四声标准,尖团分明”是判断京韵大鼓演唱发音吐字的基本标准。除发音吐字,表演京韵大鼓时,气息的控制也十分重要。此外,还要注重板眼的作用,力求“有板时若无板,无板时却有板”的表演状态。在演员着装、乐器使用等方面,西河大鼓的表演与京韵大鼓表演略有不同。表演时,男演员身穿长衫或中山装,女演员身穿旗袍或连衣裙、拖地裙。西河大鼓分为短段表演和长篇大书表演,表演短段的演员,站立演唱,使用长腿支架书鼓,表演者右手持鼓箭敲击书鼓,左手持金属鸳鸯板击节;表演长篇大书时,演员可坐可站,通常在演唱时站立。演员面前摆放桌子以放置矮架书鼓,旁置醒木、扇子。演唱西河大鼓时,发声方法十分讲究,自赵派西河大鼓派创始人赵玉峰对传统演唱进行改良,西河大鼓的表演更加丰富。他用北方话代替西河大鼓的传统语言,吸收评书中的表白技巧,借鉴京韵大鼓的部分演唱技巧,对伴奏、过门等各方面进行全新的设计。与京韵大鼓相同,西河大鼓也十分注重咬字和气息,并总结出“四呼”和“五音”等技巧。
(四)伴奏之比较
鼓曲的伴奏乐器有三大件,即鼓、板、弦,鼓通常使用长腿支架鼓,弦是指大三弦。在乐器使用方面,京韵大鼓表演时,使用的是长腿支架鼓,而西河大鼓在表演长篇大书时,则使用矮架书鼓;在响板的使用方面,京韵大鼓使用木质响板,西河大鼓则使用金属制鸳鸯板,因此,京韵大鼓与西河大鼓的击节音色不同,整体音乐风格也会存在差异。在伴奏方面,京韵大鼓采用“八法”,即扶、衬、托、簸、八面封、补、垫、简繁相称和进出分合手法,伴奏时板眼灵活,节奏富于变化。西河大鼓的伴奏较京韵大鼓的伴奏更加灵活,它有五种常用技术,即黏、搬、搓、扣和揉,在具体运用中,没有固定的使用方法,每位艺人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选择不同的技巧。西河大鼓的伴奏整体与主调相仿或完全一致,在把位的转换方面,由于演唱者演唱会根据演唱内容对把位旋律做自由即兴处理,因此必须在表演者已经唱出一拍或两拍后,再进入新的把位旋律。另外,在表演者开始演唱和过门之间的空隙里,弦子作为伴奏填补这一时间的演唱空白,采用固定节奏不断反复,直到表演者开始演唱。
京韵大鼓与西河大鼓,是以木板大鼓为源头,逐渐发展出来的两个不同分支,在曲艺大家和艺人的不断改良及创作中,不断完善和丰富,并产生了多个风格不同、有影响力的流派,促进了我国民族传统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作为我国鼓词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两个曲种,京韵大鼓整体风格透露着“风雅”,而西河大鼓整体风格偏重市民阶层的审美标准,但这两种曲艺艺术在整体上仍存在诸多共性。京韵大鼓与西河大鼓同为综合艺术,融合语言、音乐和表演三种形式,都着重强调音乐与伴奏的配合,在唱腔艺术方面追求极致,在表演过程中,逐渐完善、丰富,并各自最终都形成了风格各异的派别。在我国传统艺术历史的长河中,鼓曲的发展生生不息,声腔嘹亮、措辞讲究、流派纷呈,征服了无数欣赏者,至今仍保持着独特艺术魅力。■
[1] 马聪.京韵大鼓与西河大鼓的比较[D].东北师范大学,2006.
[2] 李光.骆玉笙京韵大鼓的音乐创造[J].中国音乐,1990,03:63-64.
郑倩(1984-),山东莱芜人,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