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评价

2017-07-31 20:07刘培文郭欢胡柏龚国华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江西吉安34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内窥镜继发性椎间

刘培文 郭欢 胡柏 龚国华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江西 吉安 343000)

磁共振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评价

刘培文 郭欢 胡柏 龚国华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 (江西 吉安 343000)

目的:观察和分析磁共振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接收治疗的153例行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磁共振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磁共振检查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评价中的价值。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53例患者感觉症状得到了减轻,没有出现感染、神经根粘连及损伤等并发症。较手术前,术后硬膜外圧痕值、中央椎管失状径,侧隐窝径值等参数变化情况更优,术后恢复满意,腰腿痛显著减轻,术后各次随访的VAS评分与JOA评分较术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中具有更明显的优越性,手术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应用。

磁共振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 腰椎管狭窄 诊断

腰椎管狭窄症在临床上可以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椎管狭窄,本质上就是由于各类因素造成椎管各径线的缩短,进而对脊髓、硬膜囊、神经根形成压迫,最终导致神经功能障碍[1]。本次研究以本院收治的153例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磁共振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术后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本院接收治疗的153例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2]。其中男98例,女55例,33~72岁,平均年龄(49±1.58)岁,狭窄间隙L3-428例,L4-571例,L5-S154例。病程3个月~9年,平均病程(16±1.1)月。

1.2 纳入标准

①腰椎管狭窄症诊断明确,经过3~6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②患者有严重的症状,或者症状持续加重,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并且要求缓解症状患者;③腿痛,间歇性跛行患者;④明显的神经根性疼痛,部分神经功能丧失,疼痛和神经功能丧失并且加重的患者;⑤出现马尾神经损害综合征患者;⑥进行性的腰椎滑脱、腰椎侧弯且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

1.3 排除的标准

所有患者排除先天性腰椎管狭窄、脊柱感染、腰椎滑脱伴峡部裂、腰椎肿瘤患者;排除脏器功能异常,孕妇、出血、精神等异常患者。

1.4 方法

1.4.1 手术方法

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在手术中主要是借助配套的脊柱微创手术器械、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以及图像与成像处理系统,通过双极射频机,构建一个脊柱微创手术系统。一般是在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在椎间孔安全三角区中,充分清除增生的骨质以及脱垂、突出的髓核,彻底减压椎管前方,同时也减压侧隐窝神经根管,对肥厚的黄韧带进行切除。同时也正是由于会对硬膜囊及神经造成压迫,从而致使间歇性跛行、疼痛情况的出现,这就需要扩大椎管,以期对神经根与硬膜囊压力进行解除[3]。另一方面,在对骨质增生清除之余,还需要对突出或脱垂髓核进行切除,同时应用射频技术对纤维环展开修补破损以及成型的处理,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纤维环的完成性和保持脊柱的稳定性[4]。

表1 . 术前及未次随访评分的比较(分,x ± s )指标 术前 术后即刻 术后1月 术后3个 术后6月V A S评分 8 . 0 2 ± 1 . 0 1 3 . 0 4 ± 1 . 2 0 2 . 1 1 ± 1 . 0 3 2 . 6 9 ± 1 . 9 8 2 . 9 0 ± 1 . 4 9 J O A评分 1 0 . 8 8 ± 3 . 2 2 2 5 . 4 3 ± 3 . 7 1 2 7 . 4 4 ± 3 . 2 1 2 5 . 2 0 ± 3 . 2 0 2 6 . 5 1 ± 3 . 4 7

1.4.2 影像学检查及评价方法

在MRI图像上,通过2名影像科医生对手术前、术后的硬膜外圧痕值、中央椎管失状径,侧隐窝失状径径独立进行测量,医生之间彼此进行协商,处理差异,总结、分析列入样本的每位患者,最大程度上确保位置、层面、方向的一致性。使用XGY0.3T磁共振扫描仪。矢状位T2加权成像TR4000ms/TE131ms,矩阵256×256,FOV30×30cm。矢状位T1加权成像TR400ms/TE21ms,矩阵256×256,FOV30×30cm。手术间隙加扫横轴位T2加权成像参数TR3200ms/TE105ms,矩阵256×256,FOV23×23cm。下位椎体上缘需要和横轴位扫描角度保持平行,扫描范围需要和椎体1/3高度毗邻。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两样本平均数比较用t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153例患者感觉症状得到了减轻,没有出现感染、神经根粘连及损伤等并发症。较手术前,术后硬膜外圧痕值、中央椎管失状径,侧隐窝径值等参数变化情况更优,术后恢复满意,腰腿痛显著减轻,术后各次随访的VAS评分与JOA评分较术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中老年人这个群体中,继发性椎管狭窄被作为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中老年人行动的不便,对广大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5]。现如今,此病的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集中在缓解患者的疼痛这一方面上。但是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磁共振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被作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最为先进、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保证每一个平扫层面都能得到诊断,尤其是对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价值颇大,由此可见,磁共振(MRI)检查能够准确分辨出术后椎管结构并能够准确进行测量,是评估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微创手术治疗LSS术后疗效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153例患者感觉症状得到了减轻,没有出现感染、神经根粘连及损伤等并发症。较手术前,术后硬膜外圧痕值、中央椎管失状径,侧隐窝径值等参数变化情况更优,术后恢复满意,腰腿痛显著减轻,术后各次随访的VAS评分与JOA评分较术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认为,磁共振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术后疗效评价准确性的应用组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6]。

综上所述,磁共振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继发性腰椎管狭窄症中具有更明显的优越性,手术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应用。

[1] 杨留志, 曹景雷, 喻溪, 等. 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J]. 医药卫生:引文版:2016,1(7)5-6.

[2] 赵一民, 汤玮, 王振东, 等.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6,24(19):1745-1748.

[3] 华强, 赵慧毅, 胡治平.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6,24(3):278-280.

[4] 杨军, 宋柏杉, 何俊. 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退变性腰椎不稳症[J].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24(1):53-54.

[5] 胡德新, 郑琦, 朱博, 等. 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J]. 中国骨伤, 2014,27(3):194-198.

[6] 周洋, 侯伟光. 经皮椎间孔镜下选择性减压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J]. 生物技术世界, 2016,6(2):106.

1006-6586(2017)10-0075-02

R687.3

A

2017-04-13

猜你喜欢
内窥镜继发性椎间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腰间盘突出运用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继发性短QT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对生存的影响①
腰椎间孔扩大成形在椎间孔镜技术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