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平 侯旭东 宋国涛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骨外科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胡海平 侯旭东 宋国涛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骨外科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0)
目的:研究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方面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的疗效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PTED治疗的65例LDH患者作观察组,另取同期接受传统开放式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50例LDH患者作对照组,统计各组患者手术一般指标情况与疗效优良率,并对治疗前后3个月各组患者腰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VAS评分与Lehmann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改善效果更明显,且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TED治疗LDH,能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疼痛情况,改善腰椎功能,是临床治疗LDH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腰椎间盘突出症 PTED 疗效
本文作者旨在研究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方面经皮椎间孔镜技术(PTED)的疗效价值,对2015年5月~2017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PTED治疗的65例LDH患者展开研究,现做如下报告。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月期间于本院接受PTED治疗的65例LDH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观察组,男43例,女22例,年龄34~67岁,平均(47.53±10.64)岁,37例为椎间盘L4/L5突出,28例为椎间盘L5/S1突出,患病时间为5个月~5年,平均(1.77±0.69)年;另取同期接受传统开放式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50例LDH患者作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31~68岁,平均(47.22±10.31)岁,30例为椎间盘L4/L5突出,20例为椎间盘L5/S1突出,患病时间为4个月~6年,平均(1.83±0.75)年。比较各组患者资料组成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患者仰卧于病床上,利用G臂透视定位椎间病变部位与棘突正中线,根据术前CT、核磁共振以及X线片确定进针部位、进针角度以及进针距离。一般椎间盘L4/L5突出患者的进针点选在侧腰侧后方距离正中线11~14cm处,进针角度一般在10˚~30˚范围内,椎间盘L5/S1突出患者的进针点选在侧腰侧后方距离正中线12cm~15cm处,进针角度一般在20˚~45˚范围内[1]。对患者进行局部1%的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处理。在X线透视帮助下将18G穿刺针缓慢刺入穿刺至小关节突的外缘处,再经三角安全区穿刺进病变椎间盘。将针芯取出,注入1ml~2ml的亚甲蓝-碘海醇(1:3比例)混合液对髓核组织进行常规染色造影,注意操作过程中患者下肢有无疼痛情况,确定是否造成患者神经损伤。置入导丝,拔出穿刺针,用手术刀在进针点处皮肤做5~8mm切口,逐级插入导杆、扩张套管磨削关节突。再沿扩张管将直径6mm工作套管插入至椎管前方。再行正侧位影像透视,确认工作通道位置。在椎间孔镜帮助下将染色的突出髓核组织用髓核钳摘除干净,并将钙化组织与增生骨刺通过扩孔钻、骨凿处理干净。镜下通过Ellman射频消融处理纤维环、髓核。用大量无菌生理盐水对残存的髓核碎片组织进行冲洗清理。退出工作通道,留置引流管,缝合包扎手术切口。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放式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术后患者均卧床3~5d,同时接受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
表1 . 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腰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情况比较组别 例数 V A S疼痛评分 L e h m a n n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 0 8 . 2 1 ± 1 . 1 4 4 . 5 8 ± 0 . 6 6 2 7 . 7 6 ± 7 . 8 4 6 3 . 6 4 ± 6 . 9 4观察组 6 5 8 . 1 7 ± 1 . 0 4 2 . 4 7 ± 0 . 5 3*2 7 . 8 4 ± 7 . 7 9 7 9 . 8 3 ± 8 . 2 7*
表2 . 各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比较组别 例数 手术时长( h ) 出血量( m l ) 切口长度( c m ) 治疗费用(万元) 并发症对照组 5 0 1 . 6 2 ± 0 . 7 3 1 9 8 . 6 5 ± 5 0 . 6 5 5 . 0 ± 2 . 3 5 1 . 6 5 ± 0 . 4 2 6 ( 1 2 % )观察组 6 5 1 . 5 5 ± 0 . 6 6 5 5 . 4 5 ± 1 5 . 7 5*0 . 5 ± 0 . 2*1 . 7 2 ± 0 . 4 7 1 ( 1 . 5 4 % )*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患者手术时长、出血量等一般指标情况,利用VAS疼痛评分法与Lehmann腰椎功能评估表对治疗前后3个月各组患者腰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情况进行评估,通过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估两种手术方式术后3个月疗效优良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²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腰椎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情况比较
治疗前各组患者VAS评分与Lehmann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与Lehmann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改善效果更明显(P<0.05),见表1。
2.2 各组患者手术指标情况比较
除手术时长、治疗费用2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种手术术后3个月疗效优良率
2种手术疗效优良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 两种手术术后3个月疗效优良率组别 例数 优 良 可 差 优良率对照组 5 0 4 0 4 4 2 4 4 ( 8 8 % )观察组 6 5 5 2 5 5 3 5 7 ( 8 7 . 6 9 % )
LDH是临床引起患者腰腿疼痛的常见慢性疾病,绝大部分患者会选择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并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腰腿疼痛症状,个别效果不佳者会通过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传统的外科治疗手段虽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因其手术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费用昂贵等因素,使其逐渐被PTED所取代,PTED是近年来治疗LDH常用的一种微创治疗手段[2]。利用手术局麻方式避免传统全身麻醉而造成的诸多并发症,利用椎间孔镜将工作通道插入至椎间病变位置,有效地保护了椎旁重要的骨质结构、软组织,大大降低外科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3]。本文作者通过与传统开放式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进行对比发现,除手术时长、治疗费用、疗效优良率2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与Lehmann评分(2.47±0.53,79.83±8.27)与对照组差异显著(4.58±0.66,63.64±6.94),改善效果更明显,且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以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PTED治疗LDH,能有效缓解患者腰腿疼痛情况,改善腰椎功能,是临床治疗LDH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1] 杨五洲, 曹奇, 杨铁军, 等.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6,32(4):633-635.
[2] 仇雪枫, 林建, 韩影, 等. CT引导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22(12):912-915.
[3] 高国勇, 陈廖斌, 镇万新, 等. 经皮椎间孔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12,35(5):423-425.
1006-6586(2017)10-0047-02
R687.3
A
201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