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巧英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217-01
一次音乐课,我在给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不知道真的是因为学生的水平欠佳还是这样的练习的确过于枯燥乏味,学生们一直都不肯积极配合,甚至连最基本的节奏型都念不准确。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突然有个迟到的学生敲响了教室门:"砰砰砰,砰砰砰。"
这个声音突然给了我灵感,这个敲门声不是很好的节奏吗?于是我让那个学生再敲一遍,并让其他学生来模仿他的敲门声:"砰砰 砰,砰砰 砰。''与此同时,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节奏:×× × ×× ×。学生们一看,也都恍然大悟!于是,我趁热打铁,拿来一块小黑板作为"门",让学生想出各种敲门节奏并上来展示。接着,各种各样的节奏都一一展现了出来:
3 3 3 3
"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 砰"(××× ×|××× ×)
"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 ××××)
"砰 砰砰砰 砰 砰砰砰"(××××|× ×××)
"砰·砰 砰 砰砰砰 砰"(×·××|××× ×)
……
学生们看到了自己的作品,个个都很兴奋,原来自己也能创编节奏呢!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把几个难点节奏的问题也解决了。
我又找来一个学生模拟了一个场景,让其他学生把自己听到的节奏都写下来,只见他们都自信地拿出了纸和笔。
学生敲门:"砰砰 砰,砰砰砰砰砰"(×× ×|×××× ×)
我开门,问:"你是?"
(× ×.)
学生回答:"我来送东西。"
(×× ×× | × 0)
学生对这种练习的方式都很感兴趣,而且也达到了积极的练习效果。在后来的课堂中,我又想到了一个"拍电报''的小游戏,训练学生对节奏的敏感性和记忆能力。方法是这样的:
1、準备几张卡片,制作成以下电码:
a) × ×× |× ×× ×‖
b) × × |×××× ×‖
C) ×× ×× |0 × ×‖
2、找几个学生站成竖队,第一个学生翻看"电码"后立即用食指放在第二个人手心里,按卡片的要求点出"电码''节奏,一个传一个,依次类推,依次传一个"电码"。
3、传到最后一个学生时,立即将收到的"电码"翻译到黑板上。
4、也可以采用几个小组比赛的方法来推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这个游戏也得到了学生的喜欢和支持。
如何使学唱变得轻松、容易,让学生感兴趣,是我一直在教学中思考的问题。通过实际教学的尝试,我发现,教学方法是学生对学唱感兴趣的关键。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教唱,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
比如在三年级教唱《嘀哩嘀哩》的时候,时值初春,春的气息悄然而至,歌曲《嘀哩嘀哩》正好表现这一主题,学生对春天有较丰富的生活经念与知识。(一)设计思路:整个教学过程以"春"为主题线索,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感受春天、寻找春天、歌唱春天、表现春天"这一系列的活动中进行音乐教学。(二)寻找春天的声音 1、 找一找 师:春天的大地不但风景秀美,还有春天里特有的声音呢。你听到过哪些春天的声音? 生:春天小鸟儿在歌唱。 师:小鸟儿怎么歌唱?能模仿么? 生:叽喳喳嘀哩哩师:春天小鸟儿可高兴了,他们的叫声特别欢快,我们来学小鸟欢快的叫声。 (教师引导下念出:嘀哩哩嘀哩 | 嘀哩 哩|……叽喳喳 叽喳 | 叽喳 喳|……)师:还有什么声音? 生:春天小河在欢快地流淌:哗啦啦 哗啦啦…… 生:还有春雨在歌唱:沙沙沙 沙沙 |沙沙沙|……淅沥沥 淅沥| 淅沥 沥|…… 2 、念一念。师:这些春天的声音给我们带来一条新的节奏,老师用小黄鹂的叫声念出这条节奏,大家来学学小黄莺灵活清脆的叫声好么…… (课件出示节奏×× × ×× | ×× × 0 | ×× × ×× | × ?? |) 活动:教师指出前十六分音符,先引导用小黄鹂的叫声准确地念出节奏,后让学生模仿其他春天的声音巩固。 师:你还想用什么声音来表现这条节奏? 生:蜜蜂的叫声: 嗡嗡嗡 嗡嗡嗡…… 生:小河的流淌声:哗啦啦 哗啦啦……
音乐课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前提,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科学认识的紧密结合。这个环节的设置适应儿童的认知特点,从孩子们感知较为清晰的生活中的事物为教学活动的起点,由寻找春天的声音引出节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然后让学生在各种声音的模仿与模唱等音乐实践活动中掌握难点,,并在集体个人小组等自由灵活的形式中进行,通过以上体验 探究 合作等方式和过程,变枯燥的学习为有趣的活动,解决了歌曲的难点。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和实践,我发现学生的节奏能力都不同程度有所提高。我觉得,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做到教学与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好奇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