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波++夏权
摘要:三维动画创作题材可选取可以民俗艺术的传播与传承进行展开,探索其传播的新形式新方法,总结动画表现形式演绎地方文化内容的制作规律,传统歌舞素材和歌曲片段制作剧情动画,提高动画短片的制作质量和艺术水准,运用影视动画技术让传统民俗艺术重新焕发生机,让更多的年轻人包括青少年儿童更好地接受和喜爱。《花鼓传奇》创作中采取结合学校动画专业教育和国产动画目前的实际情况,吸收地域艺术特色以计算机动画的创作思维和创作手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继而为国产动画创作和大专院校动画专业教学以及CG动画制作爱好者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三维动画 花鼓灯 CG
中图分类号:J21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12-0171-03
动画作为一种视听语言,迎合观众需求并不断改进自身形式,结合新的动画内容,发展出新的动画种类,是动画发展的必然,动画作为视听艺术与中国传统歌舞结合是其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吴江曾说:“戏曲动画是一个很好的创意,京剧本身的形态和动画有着天然的联系——二者都是动态艺术。京剧的程式化、虚拟性使用了夸张、象征的手法,这也是动画的美学特征。”[1]因而,戏曲动画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的产生成为一种必然。香兰在 《中国动画与戏曲艺术(上)》文章中提出:“中国动画片的制作,从一开始就自觉地接受了传统戏曲中的精粹,从而创造出了盛极一时的中国动画学派。”[2]阐述了戏曲艺术在动画片的运用,使得中国早期动画片呈现出独特的民族特色。
一、民俗艺术题材动画创作现状
新世纪之初全球动漫产业发展很快,中国动画有再次崛起之势,但传统题材的动画很少,反而国外却制作出了《功夫熊猫》这样风靡全球的动画作品,旧“事”重提,更多地是民族题材而非民俗题材。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中国民俗艺术题材动画的摇篮,很多影视作品将动画影像与民俗文化相结合,使全球观众有机会观赏到中国的民俗文化,体现了很好的本土文化内涵和民俗文化价值。2017年6月2日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厂60周年的纪念日,其发布了13部影片,首当其冲的是水墨动画《斑羚飞渡》,当然还有《新版雪孩子》《阿凡提新传》将展现3D形象。
台湾民俗动画短片《樱时》获2013东京国际动画节最高奖,配音选用闽南方言,是一部文化风格浓厚的动画短片,庙宇内鬼怪神灵富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和地方文化特色。2015年中国唱诗班系列短片,手绘动画《元日》《相思》演绎的是古诗和歌曲,中国传统文化与音乐的结合,它将召集更多有志于中国民族文化教育的人们,为民族文化美好的未来携起手来共同努力。2016年《大鱼海棠》原汁原味的中国风,取景地土楼,是客家人的传统居所,主要分布于闽南及珠三角一代,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2016年《风生水起——二十四节气的故事》制作完成,淮南五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淮南师范学院动画专业老师也参与其中,二十四节气的故事题材来源于《淮南子》,它是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二、民俗艺术题材动画的特质
民俗艺术题材动画特质具有民族性、通俗性、传说性。
(一)民族性:特伟创立“中国学派”,让中国动画摆脱了对他国动画的模仿,走上了民族化的创新之路,动画影像民俗文化形成是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民风民俗的熏陶、民族性格的渗透以及地域条件的差异。
(二)通俗性:民俗动画题材在创作中,更多是描写特定人群的行为和思想的习惯性事象。故事和美术设计需要通过研究经济、社会、精神、游艺四个方面来构思,涉及在生产、生活和生存发展中等众多民俗符号,如影片《小门神》中包含140多个角色,上千件道具。
(三)传说性:近年来民族艺术题材动画创作有回暖的趋势,不断有新作品问世,将动画影像与民俗文化的统一性作为研究对象,从民俗的角度对动画进行提升和改进,如2014《神笔马良》、2015年《大圣归来》、2016《年兽大作战》。
三、民俗艺术题材动画的创作手法和途径
(一)动画制作流程
现代动画的制作流程一般分為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策划阶段,作品设定;2.中期设计制作阶段,剧本编写,美术设计包括花鼓灯元素动画形象化,分镜故事板和2d、3d动态分镜、摄制表、配音等;3.后期制作采用影视后期合成,包括非线性编辑、特效合成等。 以动画短片《花鼓传奇》为例,该片是一部以淮河地区花鼓灯艺术题材的CG动画短片。该片的制作历时七个月,期间三维动画制作组应对了种种压力,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创作了一部三维动画。“勇气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特质,倘若有了勇气,人类其他的特质自然也就具备了。”[3]女主角常玉兰正是一个具有勇气的女孩,为她制作动画的时候,她的经历也在激励着我们。
(二)《花鼓传奇》具体制作过程
合理控制周期:初期对质量要求做了科学合理的统筹计划。前期创意进行策划、剧本、人物设定、场景设定,把确立短片的核心环节,指定短片节奏。中期制作开始于人物三视图、画面分镜头、三维模型建模、拆分UV、绘制贴图、骨骼绑定、分配权重、动作调节、前期配音、3d动态分镜等;影片后期创作,渲染、合成、特效、最终配音并输出。
剧本创作过程:剧本创作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按照美式三幕36场编写,然后运用剧本20问答来完善结构,最后再编写细节。
分镜头注重流畅和节奏:分镜头台本是一部影片最终要的部分。[4]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把剧本的文字叙述转化成画面,也就是说分镜头首要的是能够立场的讲解故事,导演和编辑的沟通很重要。
角色造型新颖:在美术设计中里角色设定无论是造型、发式、服饰还是肤色都很重要,对于如何努力让他们鲜活起来,一定要要下一番功夫。每一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动作表演可以强化角色性格。
场景设计注重细节:最能体现环境、时代、气氛,故事片头介绍故事背景,禹王庙的大场景烘托节日的气氛,美丽的双旗镇、神秘的震巽天后宫殿、危险重重的十二音律神宫殿烘托剧情。
道具设计:短片道具按照生活中花鼓灯表演用具,包括鼓、锣、镲、衬子、帕子、扇子等,从现实中取材,按照剧情需要设计花鼓灯“神器”,道具贯穿与各个剧情,适应影片要求,为了在制作流程中不出差错符合逻辑要求,就要制定严谨的制作环节。
动作设计:原画赋予动画灵魂,让角色“真实”的演出,把剧本中文字和分镜中的画面变成生动的表演,使得角色鲜活起来,如果运用动作捕捉和面部捕捉系统,会让动画制作如虎添翼。
声音编辑:声音效果包括人声、音响和音乐三种元素,配音融入东方风格和古代传说的气氛,花鼓灯音乐的特殊性和画面中夸张与浪漫的情节合二为一,提高了艺术形象,构成了全片的节奏。
后期合成:后期是动画制作的提升阶段,是质量把握的关键。后期的部分是对气氛效果的塑造,首先是色彩要统一;其次对时间光影、天气状况的处理。
(三)制作方法和途径总结
《花鼓传奇》从策划到制作完成历时七个月,能最终完成作品,主要是团队一直遵循着集体主义原则,有了问题大家一同解决,短片是主创人员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三维动画制作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部分,11项制作流程分工分和36场戏分配给14个组员。虽然CG短片存在著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缺点,但是这部动画传递出了我们团队做一部优秀动画的决心。动画目前的发展状况是缺乏民族特色,因此结合地域文化发展,对于研究本课题来说,动画蕴含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产业价值,对花鼓灯的传承和发展都有一定意义。从不同层面分析花鼓灯风格特征、音乐效果、文化特性等,归纳和探讨花鼓灯独有的风格及其审美价值。制作出专门的动画作品,对研究歌舞动画、戏曲动画、MV动画等不同动画分类的演变和扩充具有可用价值。具体实践过程中涉及三维建模、绑定蒙皮、布料、流体、毛发、动作捕捉系统、等高级动画技术,对动画专业系统教学和学生自学都提供技巧资料,对提高教师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实用的价值。
四、关于民俗艺术题材动画创作的建议
美影厂能创作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是因为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作品享誉全球,表现手法上采用民俗艺术形式如水墨片《牧笛》、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动画片《骄傲的将军》、木偶片《神笔》等从选材都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内容上采用民俗艺术题材动画创作。对动画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历史根源、现状以及困难和出路进行深入探索。
而今《大圣归来》的成绩让让我们又重新认识到了“经典IP”的力量,有前作基础的电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拥有不可否认的观众号召力。笔者指导创作的CG动画《花鼓传奇》以民俗艺术“花鼓灯”的传播与传承进行展开,探索其传播的新形式新方法,总结CG动画表现形式演绎地方文化内容的制作规律,“花鼓灯”素材和歌曲片段制作剧情动画,提高动画短片的制作质量和艺术水准,运用影视动画技术让传统民俗艺术重新焕发生机,让更多的年轻人包括青少年儿童更好的接受和喜爱,更好地将花鼓灯传承下去。结合时代背景并通过相互比较的方法对现有的国内动画界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寻找问题的根源。研究内容可查阅国内外关于民族歌舞表演的理论书籍与文献,分析经典动画作品,归纳出动画影视作品中常用的剪辑方法、镜头语言,探索其运用的内在规律,运用CG动画制作方法运用于项目研究。
参考文献:
[1]周懿.戏曲动画的特征及传播途径研究[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 2011年.
[2]香兰.中国动画与戏曲艺术(上)[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9,(06):71-82.
[3][美]约翰逊.丘吉尔[M].宋伟航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2.
[4][美]贝格莱特.从文字到影像:分镜画面设计和电影制作流程[M].何煜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