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桃
摘 要:赏识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进而“小题大做”,给他们以鼓励信任、理解宽容、自物自励、完善自我。
关键词:赏识;实践;体会
每个班级中都难免有一些学习或行为方面的后进生,这些孩子似乎成了老师们最为头疼的难题,甚至成为老师们眼中拖后腿的因素。他们不受老师待见,也不受班级中的其他孩子欢迎,久而久之,他们自己也接受了这种状态,默默地承认自己是与其他同学不一样的特殊人物。渐渐地习惯了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底层”地位。然而,作为一名教师,如果真正把教育孩子当做自己的事业,把班级中的每一个孩子当做自己的责任,那么,我们对待这些孩子不应该是歧视,更应该是怜惜。
四年前,我们的班级里转来一名女同学,当我看到学生的户口本时,心里就打起了鼓,10岁?这可是二年级的孩子呀,再看到摸底考试的成绩时,心凉了半截。刺眼的12分,让我感觉自己接到一个烫手的山芋。当孩子来到教室门口时,说实话,我心里真是有些不痛快。一个个子好高的女孩儿,足足高出班上最高的男孩儿两个头,头发蓬乱地在头上顶着,两只大眼睛暗淡无神,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这么大的女孩儿,却留着两条黑黢黢的鼻涕。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尽量挤出了笑容,把她迎进了班级。
接下来的日子,印证了我的猜测,应该说更糟!这个孩子根本无法完成班上的学习任务,我基本上看不到她的作业本。当我质问她时,她总是扑闪着空洞的眼睛,一言不发,似乎根本听不懂我在说什么,又好像根本不在乎我在说什么。我想我得做点什么,或许跟家长沟通一下。这样的机会,很快就到了。那天,上了半节课了,他的座位上还是空空的,我赶紧按照报名表上的联系电话打过去,接电话的是一位老太太,她告诉我,她是孩子的伯娘,她不知道孩子去哪儿了,或许是被他的舅舅带到乡下玩去了。听那语气她既不不关心这孩子上不上课,也不想知道这孩子去了哪儿。我只好追问孩子的父母在哪儿,希望和他们沟通一下。谁知老太太说这孩子没有父母,是伯伯捡来的,说完还嘀嘀咕咕地说:“都叫他别管了,偏不听。”挂了电话,我的心情沉重极了,这孩子究竟有怎样的身世?她的生活是怎样一种境况?谁才是真正关心她的存在的人?一个孩子,当她在所谓的亲人眼中可有可无,甚至令人嫌弃的时候,她又会如何看待自己?我赶紧又打了一个电话过去,恳求老太太转告孩子的伯伯,一定给我回个电话。终于等到了那个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是一位老人的声音:“对不起啊,老师,我也说不清这孩子去哪儿了,我找到一定送到学校来。”这声音很无力,但是透着无奈和焦急,最起码我听出了担心,听出了牵挂。
我没法去深入了解她的身世,我不忍问及她爸爸或妈妈,我生怕這样的深究成为一种残酷。我想,这些也不那么重要了,目前他在我面前只有一个身份,她是我的学生。
我牵着她的手把她领到了办公室,递给她纸巾让她自己把鼻涕擦干净,然后我拿出梳子,为她扎了一个精神的马尾。也许这样的待遇对它而言太陌生了,整个过程中,她不言不语,眼神不自然地一直盯着地面。然后我又牵着她的手把她领到教室,夸张地对同学们嚷,“孩子们,你们瞧瞧,××同学今天是不是特别漂亮呀?”如我所愿,孩子们都跟着附和起来:“哇!××,你现在好漂亮呀!”
她害羞地低下了头,红红的脸蛋上浮起了一抹甜甜的微笑。从那一天之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她脸上的鼻涕,头发也规规整整地扎起来了。我第一次欣喜地发现,赞扬竟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力量。
尝到甜头的我,当然不会就此止步,我要用好“赏识”这只“魔法棒”。第二天,我趁热打铁,跟她进行了第二次沟通。“孩子,咱们俩来做个约定好吗?你不在学校这几天,老师心里七上八下的可难受了,你能答应老师,从今以后每天都按时到校,不再缺课吗?”她还是没有说话,迟疑了片刻,她怯怯地看着我,点了点头。“太好了,那老师就踏实了!”我故作惊喜,其实心里是没底的,她真的会遵守约定吗?一个星期过去了,她每天按时到校,我坚持每天走进教室先冲她点点头,送上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月过去了,她竟然连迟到都没有过,一个学期过去了,她每天都在座位上迎接我的微笑。原来孩子要的不多,一个微笑,足以让她充满期待和喜悦。不需要说教,不需要请家长,不需要惩罚,微笑就能让这个让人头疼的问题迎刃而解。
是时候做进一步的改变了,一天,我走到这个孩子课桌边,:“××,可以把你的作业让老师看看嘛?”她愣了一下,慢慢把头低下来,两个大拇指在桌下不停地打绞。沉默了一会儿,我对她说:“要不,明天再给我看吧,可以吗?”“可以。”声音很小,但是最起码她愿意用语言回应我了。第二天,我再次走到她的桌旁,作业本已经摆好在桌上等待着我了。虽然是歪歪扭扭的字迹,连篇的错别字,但是在我眼中却是非常养眼的。“嗯,不错,要是再认真一点,把多的这一撇去掉,把少了的这一点加上就更好了。”她的神情是惊讶的,大概没有想到字迹的作业会得到老师的认可吧。从那以后,“欣赏”她的作业有成了我的另一个习惯。
孩子的变化比我想象中要快,当然,我选择给她和别人稍有区别的评价标准,我想她首先需要的是树立自信,找到学习的快乐。课堂上,我总是把我认为她有能力完成的问题抛给她,在她回答之后,我一定及时给予表扬,让她品尝成功的喜悦;考试后,我在同学们面前表扬她得到的47分,因为她有了很大的进步,让她的努力得到认可;在课后,我不时地为她创造“帮助”的机会,帮助我抱抱作业本,擦擦黑板。帮助同学抬抬凳子,整理整理文具。让她有存在感,被需要的体会。偶尔她犯了错误,我也会名正言顺地告诉同学们,因为她最近表现很突出,我决定原谅她。庆幸的是,她的表现也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班上没有一个同学认为老师“偏心眼”。
四年过去了,如今这个孩子,已经是个十四岁的大姑娘了。虽然她的成绩仍然是在50分左右徘徊,但是我无比满足。看看她干净整洁的作业,看看她虽然语句不通顺,用词不精练,但却洋洋洒洒几百字的作文,看看她干净得体的衣着,尤其是看到她带着阳光自信的笑容快乐地和同学们畅谈,我心中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我不奢求什么了,我要做的就是,在我的教育岗位上,默默地把阳光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等待着他们渐渐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