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2017-07-29 14:26成强
魅力中国 2017年8期
关键词:自主性探究性教学活动

成强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语文教学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主张学生主体意识,主张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是响应新课改要求的重要途径。而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关键所在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促进新课改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概念出发,谈一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有效途径所在。

关键词:高中语文;主体性意识

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动性,是新时代教育理念所尽力推崇的。我国的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就明确的指出了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活动应该围绕着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来展开。

1主体性意识概述

高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那么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事实上,主体性意识算不得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是一个具有深层次含义的完整体系。在这个体系当中主要有三个方面: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探讨主体性意识,我们就需要从这三方面来讨论。

1.1自主性

所谓的自主性也就是指自己做主,自己来决定自己的选择,行使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这是人所具有的一种天然属性,与生俱来的。而自主性也是实现主动性以及创造性的重要前提。1.2主动性

那么主动性就是指主体为了满足自己的外在需求或者是内在需求,从而自觉主动地去从事某一项活动,这也是主体性意识的最典型表现。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主动性是自主性的一种延伸。

1.3创造性

相对来说创造性比自主性和主动性更为高级,它是人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之下人产生的一种活动,所以,創造性也就更加强调了人所具有的主题性思维。创造性是主体性意识所呈现出来的最高状态。

2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有效途径

2.1减少传授知识时间,增加学生讨论时间

传统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思维禁锢非常明显,因为传统课堂大多数都是由教师作为主体,学生们只是被动地听取教师的讲课内容,并不能给与自己多余的时间做出独立思考。那么,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就应该避免这样场面的发生。上课时,应该提供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们做出讨论,这样的讨论将是一个良性的开始,会使学生们更快地进入自主性的学习中。例如高中语文课程《别了,不列颠尼亚》,本篇文章主要描写的内容是香港回归的简单过程,但是其中有很多的内容都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首先,教师应对香港的历史做出简单的介绍,从被英国人占领租用再到香港回归的简单历程都需向同学们讲明。讲明之后让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再提出几点问题:1、对第一段中“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正确的理解是什么?2、结合全文,说说在这则新闻稿件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的叙述?对于这两点问题,让同学们做出讨论,讨论得出的结果会很多,但都是经过学生们自己思考得来的,教师此时再对同学们的讨论做出总结与评价。这时的学生已经进入到自主性意识中,对于文章的理解经过讨论也有了更深层次的增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2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以往教学活动中碍于教师的绝对权威性,课堂学习的氛围往往显得十分严肃、压抑,这也在无形之中拉开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这样的氛围下进行学习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显得十分有必要。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很多途径。一方面教师可以多样化教学手段,借助多种教学工具增加高中语文的趣味性,从而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让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2.3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进行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对教师的教学,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认为缺少创新,只是将课文的内容照本宣科地进行讲解,但是,探究性教学可以将课堂的乐趣进行增加,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行提升,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的意识得到有效地培养。由于没有学生的参与,培养主体性的意识也只能是空谈。在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将课题自己来选定,然后,学生再以小组的形式,将本小组课题内容的讨论进行展示,使学生在进行探究性课题研究的参与时,将自己的观点充分地表达出来,学生自己在进行课题选择时,也能有可以说的话。例如,学习《再别康桥》时,教师将课文讲解完以后,可以组织学生开始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将另一首徐志摩的诗歌选择来进行赏析,让学生思考本组为什么要选择这首诗歌,将这首诗歌最打动人的地方进行探究。在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时,教师应该注意,不要硬性地将一些思考的方法灌输给学生,不可以像上课一样,对学生进行强制性地要求回答一些要点,而是对学生思想的表达进行重视。

2.4利用多元化评价体系

对于学生的表现,教师应该进行反馈和评价,有利于学生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发现,将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提升。但是,在进行高中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将考试成绩进行过度地重视,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却忽视了,会导致教学评价一元化,对学生不能合理地进行评价。所以,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及时地进行教学评价,尤其是学生在表达观点时的表现,教师及时的教学评价来对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有效地培养。例如,学习《哈姆雷特》时,学生的观点会不同,教师在将学生的观点听完时,就应该进行及时地评价。但是,评价不单纯是错或对,而是将学生全面的思考进行有效地引导,并将一些犀利而新颖的观点进行表扬,将学生主体意识和自信心进行有效地提升。

2.5运用多样式教学方法

教师在使用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可以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的课堂活动可以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高中阶段学生学习语文要以实际训练、积累运用为主,锻炼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让学生可以真正学习好语文,只有注重语文知识训练才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使学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分小组诵读、语文知识竞赛等,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教学方式,在选择的过程中也需要听听同学们的意见,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积极的去配合、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猜你喜欢
自主性探究性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自主性数学课堂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无人机自主性分级标准浅析
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应然诉求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乐学善悟,让数学复习更有效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