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英 龙德华
名著阅读是语文课堂训练之外的各种独立活动。他是语文课堂阅读的补充和发展,是阅读训练的必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更能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同时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但是,由于中学生大多阅读量小,读好名著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指导学生阅读名著是语文教师阅读教学的必要补充。怎样才能让孩子提高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名著,我归纳了以下几点:
一、要提高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1.读书要趁早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在犹太人的家族里,他们爱书如命。在每个犹太人家里,当孩子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在《圣经》上滴几滴蜂蜜,然后叫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的意思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读书是一件甜蜜而快乐的事情,以此唤起孩子对书,对文字的兴趣。
2.保证读书时间
读书贵在坚持,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松一天紧一天读一天歇一天。如果每天都给孩子一段读书的时间,哪怕只有10分钟,日积月累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我和依依经过商议制定的生活作息时间表里,读书和看电视一样有固定的时间,除此之外,睡前半小时是雷打不动的读书时间。为了给依依争取更多读课外书的时间,我免掉了孩子的很多作业。因为在我看来,浩瀚的书海中有更多的知识琼浆等待孩子去汲取,为什么要每天机械性地、重复性地埋头于作业、题海,而远离知识更丰富、天地更广阔的书的世界呢?
3.营造读书氛围
读书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如此才能保证孩子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地读书。所谓书香门第多才子,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家庭读书的氛围好。如果父母是知识分子,本身都有阅读习惯,言传身教,自然能给孩子良好的影响。
4.感受读书的乐趣
孩子之所以喜欢玩游戏,是因为游戏让孩子感到快乐。那么要想让孩子喜欢读书,也要让孩子感受到读书的快乐。当孩子在认真看书的时候,我们不要去打搅他,更不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对孩子提出一些要求。因为这个时候孩子正沉浸在享受读书的乐趣中,你要做的是分享这种乐趣,而不是破坏孩子的心境。另外,当孩子向我们讲述自己阅读的快乐和收获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表现出和他一样的开心,分享孩子的读书成果,这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并对读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所以,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和孩子一起读书,是家庭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它既引领孩子学习了知识,培养了阅读兴趣,又让父母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增进了和孩子的交流
二、让学生对名著有兴趣
让学生懂得,名著经过了时代的考验,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是很有价值的,读名著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对自己的一生起决定性的作用。随着年级的增高,不能只局限于读低层次的、娱乐性的、消遣性的卡通漫畫、《故事会》等等,更不能迷恋于那些武打言情小说,而要阅读高层次的书,文学名著著有密切关系的例子。比如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冰心奶奶的文章和诗,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冰心在七岁时就开始苦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西游记》等等;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黑塞,其阅读生涯则是从《鲁滨逊漂流记》开始的。他经常一坐就是几个钟头,一摞摞的书都被他啃了下来……
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之后,学生对名著开始有了兴趣。这时再把教育部规定的十部名著根据不同年龄特征一一推荐给学生初一:《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童年》,初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朝花夕拾》《繁星·春水》,初三:《骆驼祥子》《名人传》《西游记》《水浒传》等。
让学生读名著有层次名著营养丰富,读一遍往往吸收不来或吸收得很少,因而要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原则,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受益。
(1)教师向学生提供导读材料,材料主要包括作者简介、作品的时代背景、思想内容简析、艺术特点简析等等,让学生在读之前对作品先有个大体的了解。
(2)咀嚼阅读,主要在每周的阅读课上进行。这一遍阅读是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交流对优美的词语、句子、段落的赏析,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对公认的好句子、段落朗诵甚至背诵。
(3)评析阅读,一般在作文课上完成。在大体了解—初步阅读——咀嚼阅读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设计题目,或从内容方面或从形式方面对小说进行评析。
最后让学生对名著有渴望经过较长时间的引导、阅读之后,有部分喜欢语文、精力充沛的学生往往不满足教师指定的作品,往往提前阅读或者让老师推荐其他名著。因为他们体验到了静静地读书的乐趣,尝到了激烈地争论的甜头,而这类现象的出现,可以在班内或校内逐步形成“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风气。
我相信经过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断探索、实践,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学生会变成一个个的“读书”人,我们的社会也将变成一个个书香社会,名著也将成为学生真正的“名师”。
(作者单位:古浪县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