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陕北

2017-07-28 10:29刘国欣
延安文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棺材村庄

刘国欣

画棺材“你为什么不学你爸的手艺?”“你让我去画棺材?”到同学阿刚家去,我被他家的大石头窑洞和石头院子以及院子里的石器震惊了。在此之前,我就知道他家是著名的打石头人家。阿刚大学学的是地质学,跟矿物有关,但是他家祖传的石匠手艺后继无人,我总觉得可惜了。因此,每每对话,我遗憾于他没有做石匠,他很庆幸于自己没有学他父亲和祖辈的手艺,去画棺材。因为,在我们陕北的县城府谷,石匠和木匠,以及纸火铺,直接相连。我们那里画画的,大多是民间艺人,不是画人家的墙围地围柜子,就是画棺材。这些都是不被太看得起的手艺,人们幼年读书,动不动就会被大人指教:“不好好读书,以后跟着村子里的某某去画棺材,去当木匠,去刷油漆。”然而一些世代手艺人的人家,却又看不起读书人,认为读书人狡诈,不是靠双手吃饭,而是靠脑袋吃饭,难免算计别人,在他们看来“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是金句,理应牢记。我所在的县城,丧葬讲究繁多。一个人的死亡,从棺材的木料选择,到棺材涂漆绘画,亡人穿衣戴帽,以及下葬仪式,都有一整套古制。这些古制被一代代传承着,即使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于丧事的仪式,仍然有完整的保留,在传承的基础上展开对时代新东西的接纳。在我陕北,非常重视对棺材的描绘,因为齐备甚至荣耀的丧葬可以给活人转运,带来好福分。即使是那些不太孝顺的人家,对于爷娘的丧葬,也会一切齐备,尤其是棺材。陕北人在棺材的选料和制作上,非常重视,也许跟我乡下一直实行土葬有关系。迄今为止,我县城还没有火葬场。人们讲究入土为安,除了未有生育的孩童夭亡,会烧掉,其他都几乎用棺材埋掉。据地方风俗称,埋掉的人可以转世,而烧掉的人,则魂魄已经被破坏,无法轮回。村庄和县城出外打工的人,到了晚年,大都会重返陕北。我村庄的老年人,上了年纪的人,害怕死在外面无法完整进入坟地,很少外出。他们对于死亡的归途看得非常重,安土重迁,这也是一方面的体现。棺材,在我乡下,亦称寿棺、老房子。我乡下人每家都种树,主要用来打柜子、做棺木,需要钱的时候也贩卖。我乡下做棺木,楠木最好,柏木松木也不错,柳木枣木亦可。形式上,最好的是六块头,独帮、独底、独盖,加前后两档。也可以用九块,算次之;条件差的也有用多块杂木拼接做成。一般情况按家庭条件情况对待。棺材的好坏,三看:一看材质和大小;二看做工细密;三看图画。楠木棺材前端大,后端小,呈梯田状,用一根半年楠木可以制成。除非富裕人家,一般人不用楠木棺材,一是怕死人受不住,妨害活人的安稳;二主要是因为经济原因,楠木比其它木头贵。用好料的人家,自然用好木工,用好匠人。棺材铺一般放的最好的棺材是楠木棺材,但大多是放在后院里用套子套起来的,这都卖与“本土帝王家”。棺材做好了,要在上面摆上几尺红布或红绸,一些白面馍馍,香纸和几挂鞭炮。一般木工做好的棺材是开口朝下的。在木匠铺称做好的棺材叫“喜材”、“新房”,家人到了木匠铺后要进行喜材翻棺,也叫暖棺。将棺材翻过来,并将红布搭在棺材上,在棺前点香烧纸,在门外放鞭炮;直接由木匠在主人家做好的棺材,也是要有一些跪拜礼仪的,首先当然是放炮,另外涂抹油漆时,主人家的主事人要刷几刷子,在底盖和顶盖上,这事不能由家中的老人来做,老人即便是自备棺材,也得由儿孙辈来做,算为他们积福。做完棺材,人们总会在原价之外给棺材匠一些烟火钱,另外还给几尺红布,红布是必然给的。在我陕北,红布有驱邪气的作用。主家给棺材匠一些红布,为的是免除他们的灾难。在我乡下,棺材一般涂抹为土黄色或原色,当然也有黑色白色和红色,但那一般是为特殊的人准备的。红棺材用于寿终正寝的老人,黑棺材则用于非常有说法的丧事,用黑色的人多半与负责丧葬的人有私仇,或者是阴阳法师的主意,用黑色棺木的人代表他无法返阳。一般人家很少用黑棺,若非子女和父母仇怨很大,或儿女死得太早,父母觉得儿女是前世仇人,诅咒他不得来世再转再轮回,是不会用黑棺木的。陕北对黑色非常禁忌。白棺材一般是给少年及未婚女性死者,这也算富裕人家的安排,一般人家,未婚女性直接烧掉,多裹甘草或破木板,不装棺材;夭折的小男孩,虽然也可以用棺木,但多半烧掉,埋于荒野外,不入主坟。做一副好棺材,画得繁复漂亮,是有说头的,活不到一定岁数或者没有什么建树的人,享受不到这福分。即便有的人对父母在世时不大孝敬,但父母死去时的棺材也一般讲究精美,可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算陋习。有些人家,老人到了年龄无法做事,常有虐待,甚至打骂和拒绝赡养,进行有意虐待。然而在丧葬事务上,却大肆奢华,用好棺木好画匠。不修阳世修阴德,实在让人耻笑。然而这样的事,近些年,在我乡下常常发生。画工并不能随意画棺材,男女不一样,不同年龄亦不可以相同,每种画法有每种画法的说法,不同的亡者挣下的是不同的画法。活过甲子并且有子孙后人的,他们的寿材要讲究很多,其上可以绘制龙凤,也可以绘制山水,孝子孝孙图。而没有活过一个甲子的中年人,则男绘福女绘寿。总之,活得长的人,可以享受松鹤延年童男童女等各种图;活不过一个甲子的,则被克扣很多图案,亦不能随意脚蹬祥云头顶荷花。府谷棺材最次的处理方法叫满堂红,用红漆一涂,了事。这类棺材的主人要么没有子女,要么是上有老下有小却突然暴死的中年死亡者。近些年,现在的人嫌涂漆麻烦,一般用棺材套子来代替,套子上有孝子图、金童玉女图、万寿松等。我祖母用的就是棺材套子,不过,那棺材在此之前是绘制过的。停灵的那几天,夜下看那绘制的金童玉女,像活的一样,在夜风里绕着棺材来来回回跑,我还惊异过几次。不同棺木的画法,主要在棺材的头部体现,而棺材的顶盖和底座,基本都是一致的画法。顶盖绘制斗七星,指天;底座画山水石草木鸟兽,表大地。色彩搭配上,富裕人家的自然华贵亮丽,而一般人家的就相对简单一些。当然,这和油漆和颜料的档次也有直接关系。不太讲究的人家,一般男画老寿星,女画麻姑献寿,脚下都是荷花祥云;前蟒后鹤中穿梭龙的图案,也是可以的,但那有时得依赖画工的心情。棺材大多儿子出钱,而老衣和棺材画,则由女婿出钱来置办。孝顺的人家,往往趁着老人在世,就做好棺材,老人欢喜,儿女欢喜,大家都已经接受好归途的召唤;当然,老人病重也有做棺材的,叫冲喜。祖母的棺材就在她一次病重时候做的。冲洗之后,她又活了几年,也许这真是冲洗的结果,应该感激上天。按照我府谷的习俗,比如木匠的父亲死了木匠不能亲自做棺材,阴阳的父亲死了阴阳不能亲自葬父,家里有医生的人家不能给自己家人看大病。画匠亦然。不过,这些近几年也没有人特别忌讳了。前些年,他们常常说起一些事例,医生给自己的女儿看感冒,结果看成了疯子;阴阳法师为自己家算风水,埋老人,结果出了三代傻子。至于棺材匠,倒没有听说过,但这仍然是避讳的,但我村的那个木匠,他父母的棺材,应该就是他打下的,不然便只能买。这些年,村庄的旧制,越来越简化,严格遵循的人少了。新农村建立之后,家家住的是新式房子,没有了可以给土地爷上供的香火钵子,猪圈牛圈也因为地形多不能喂养,也就不能再给它们贴对子;“出门通顺”四个字,也只能贴在门的顶端,和“抬头见喜”挤在一起。以前过年,院子里垒两个火塔,现在,直接减掉了一个。电话里,小叔叔和我说起这些,我问:“可以吗?”小叔叔答:“人家都这样。”他回答得毫不含糊,也不觉得害怕,他接着说:“这些都改革了,这是改革的一部分。”也确实,很多事情,不得不改变旧俗。那些小村遵循了多年的严格禁忌,也在改革中,包括画匠,他们的作品,就如碾子磨盘一样,在走进一种博物馆和景观之中,而不再是切实生活的一部分。也许,当我有一天去参观某个博物馆,发现了我陕北的棺材画,大厅的中央放着很多油绘过的各色棺材,会觉得很正常而不感到骇异。然而说出来,总觉得像是从我自身剥落了什么。曾经令我们分外敬重分外严肃庄重去进行的事情和活动,仅仅是不几年,就变成了一种被观看被猎奇的对象。木匠是可以给自己打棺材的,这点倒让人觉得荒谬,自己做的木头房子,最终装了自己,一个人成了自己的掘墓人,人生真是荒唐。然而这样的事情,在小村小镇并不鲜见。一些活着的老人,毫不避讳自己的棺材,与家人一道评头论足。前面已经说了,我祖母活着的时候,一次病重,就将她的棺材制作好了。又过了几年,她才住了进去。其后几年,她也是笑着说自己有了棺材。好像那棺材多么贵重,多么……想起她说自己有了棺材的表情,我也像是死了几年了,不敢起任何悲伤,当时如此,现在如此。呜呼哀哉,亦已焉哉?我高中对面有一家棺材铺,我往往装作去买一些老年人穿的鞋子专门进去转。我祖母缠过脚,只有在这些铺子里才可以买到她的鞋子。想到我的祖母余年不多,看到那些东西,总让我有种奇妙的亲切感。在这间铺子里,我看到了奇特的一具棺木,色彩繁复华丽,外部装饰特别引人注目。棺材的正面材头上画的是长颈鹿,盖头上是展翅腾飞雪白的仙鹤,两壁是青松和草地,草地的中间是通往石阶路径,材头正顶上写着“万寿宫”,这三个大字将材头图与棺材本身联系起来,形成一种荒谬的感觉,到底是活人万寿还是墓地人万寿?棺材的两旁分别画着两条正在腾云驾雾的黄色龙追逐戏弄着珠子,依次还有梅兰竹菊的碎花环绕,都闪着流动的色彩的光,绚丽雅致,飘逸流畅。那些似龙非龙的动物,那些似鸟似鱼的神物,以及那些绚丽的我在生活里几乎没有见过的怪异花朵,让我骇异又觉得惊喜。这些日常生活所不可能见到的图画,画棺材的人是如何小心翼翼一笔一笔涂抹上去的,他们怀着怎样的心思,对死亡进行最后的祭祷?尤其是,一些人家,因为来不及,会在将亡者装入棺材之后,请求画工进行描绘。画工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为一间木头房子,漆上五颜六色?而房子里的人,端然睡着,无法再发一语。他有过怎样的恐怖和祈祷,有过怎样的不安,如何能做到屏声静气将这一切做完?这种神秘的超现实的感觉,一直让我好奇却又无从得知。我陕北的棺材画看起来简单幼稚,花花绿绿,实则却非常生猛有力,能唤起人内心对死亡的敬畏,能引人思考。仿佛来自自然的一次狂啸,过早地在我心上种下了死亡的样子。种地、画棺材、掩埋去世的老人,是棺材画匠们的日常生活,在我们当地不会称之为艺术,现在甚至不把这种绘画叫艺术。即使我写这篇文章,打电话回去,人们仍然把可以在街市上买的工业制造的布做的棺材套子当作是美好,而不是膜拜于身边的棺材画匠。前些年,红白喜事,一般都会全村出动,叫到谁家谁家出人。埋我祖母的时候,村庄壮年出行,村子里也没有多少人了,小叔叔想雇人,有亲戚说:“活了一辈子,嫁到这个村超过一个甲子,难道就没有人抬棺?”一语点醒叔叔,亦点醒很多人。然而在其他方面,却和古制已是不同,以前如果盖房子和农忙,都可以叫村子里有闲余时间的人搭把手,近些年人人都懂得时间就是金钱,一般做事,喊人都得付账了。活得年长的人回看从前,只觉得赶不上新时代了。那是2010年的腊月二十,一班人马是八个,因为搬到了旧村,离祖坟太远,就叫了两班人马,“轰轰烈烈”抬着祖母的棺木,一路往坡上去。棺材高过头顶,威武的寿头,五颜六色的廊檐基座,灵动的童子童女,以及流动的祥云荷花,都随着人群往远去了……我很想随着棺材去,到墓地扯开那包着油画的套子,寻找里面的白鹤,以及万寿松,却终究停住了脚步。在人群里,我看见棺材匠居然置身其间,他那么为我熟悉又陌生,我脑海里,涌现出的完全是十四年前给我爷爷做棺材时候的那些木花,像一个巨大的白色的海洋,漫过来,那么多的死亡,淌成河流。而那些色泽鲜艳的棺材画,却像是在高天里飞,那是荷花,也是祥云,一切颜色都在发出它们的声响,死和生那么近,那么缠绵。小村坟茔我陕北乡下人家现在仍然是土葬,只延安市有火葬厂,但那也是为专门有特别要求的人准备的。在政策没有改变之前,我陕北人仍然愿意“托体同山阿”。我小村的人死后多埋在一个叫前平的地方,村庙也在那里。村庙在坟墓的最顶端,依次往下是各家的坟茔,就像村庄建设一样,由上而下,一户一户人家,一户一户的墓地。村庄走到坡脚下,就是叫做“大井”的山泉处,小村里都喝这里面的水;坟墓一路往下,是个大坝,村里人家在那里都有一块地,浇地就用那坝里的水。前平是我们家庭生活和家庭成员的自然延伸,我们的祖先都在那里,凡有生育的人,死后尽都入住那里。我们在那里种玉米和葱,那里也是种瓜的好地方,因为走到村庄的高处一眼就可以望见,这样就不怕有人偷瓜。也许因为前平埋着祖先,所以那片土地种什么都收成好,无论是谷子还是黑豆,甚至即使是难种的向日葵,两三行,秋天也会果实满满,且不说绿豆土豆了。通往前平的道路,草籽都長得疯狂。风水先生说前平风水最好;阴阳法师说,前平那里乾坤最平衡,前平前平,前世太平,提前走的人都是前人,所以该埋在前平,死后一世平安,静卧山丘。也许,我该用科学思维解释,先行的人用骨肉喂养了这片土地,他们与泥土一起,重新返回村庄,哺育了自家人。只要有前平,就不会有分离,可以说,从来没有分离,我们,生生世世在一起。我的祖母,在石碑底下;我的父亲,我的爷爷,终身都在这片泥土地下;我们吃着这块土地长起来的庄稼,与活着的亲人们交谈起他们,一次又一次,我们从来没有分开。人们春天种庄稼,清明节在坟头上填土;夏日锄地,顺便拔掉坟头的一些杂草;秋天清扫坟头,燃起一把火;冬天,在冬雪为墓地盖上白地毯的时候,人们来到坟地祭祀。生死不过一沟之隔,我们可以相互对望。死者并不是死了,我们在他们睡着的地方犁地锄草,相互谈话,从前的祖父母,从前的祖祖父母,都还在这里,不怪异也不让人觉得惊憷。从前是父女,现在仍然是父女;从前是祖孙,现在仍然是祖孙;从前是邻居,现在仍然在一个村子。他们死掉了,被掩埋在这里,享受着逢年过节的祭奠,仍然享受着村庄的一席之地。我的外祖父也是躺在这样的村庄,也埋在类似于前平的地方。我的被人们称作傻子的二舅舅,放着羊。他喜欢将羊赶到他父母的坟头,在三块砖垒就的墓堆上,他献上捡来的塑料假花,献上被人们扔掉的酒瓶子,献上山泉水,献上用草木编织的花冠……他一次次地到他父亲的坟头放羊。在他父亲去世几年之后,这坟头又葬下了他五十岁左右的哥哥,依然,一次又一次,他带着这些捡来的荣耀之物,献给他们,献给这些曾经和他一起生活血肉相连从大地上走来又回到大地的人。乡村的死就是这样地缓慢,像如另一种生,年年在坟茔上开花结果;城市的死是匆忙急促的,以至因为匆忙显出了一种有序且规律的平静从容。这绝不是简单的对比,在村庄住过的人应该有这种深切的体会。去秋,我新入职的第一周,一个同事的母亲去世了,是一个卧床多年的八十多岁的老人。我跟着单位的同事集体去吊唁。去之前我不止一次浮想过,这新鲜的城市的死应该和我小村的死差不多。我小村的死为这样的形式,一个大塑料布下放置着一具棺材,那里面自然已经是住了人的,水果摆放在案板上,还有一盏长明灯,是盖了罩子的蜡烛,也或者,一大盏灯泡,另外最好有一些肉食,可是因为荤腥,我们必须防着村庄的那些狗,就是为了棺材里的人,我们也必须得防备着这些四脚禽兽。尽管我知道城市的死不可能是这样,未必是这样,可是这城市的死,依然令我展开怀想。实际,我们到达的时候,就如电视屏幕上一样,现场被打扫过了,死是被美化过的。亡人的客厅的一方桌子上,供着鲜花,老太太的照片在上面规整地摆放着。在同事的率领下,我们规规矩矩地面向这个不知道踪迹的老妇,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寒暄的话语充满了安慰,也充满了不安。我们在一帧亡者的照片旁坐下,展开礼仪性的交谈,尽管有稍稍的不适,但是得继续下去,进行完“城市文明”的章程……城市生活就是这样,死是有序从容甚至无声的,只一点零星的波澜,至多就是一堆文字的喧哗,那样的讣告针对的却是有一个合适的社会身份的人,属于某一个组织,或某个“望众者”。城市的日常生活就是婚姻和税务,孩子读书,贷款交接,水管是否破裂……我要说些什么呢?水管既可以是生活里的水管,也可以是我们身体的水管,是体液与体液的交流和断流。此外,交通堵塞和雾霾、大雪大雨,以及一些人员窜来窜去的活动,也是城市人最为关心的。现在,大多人涌入城市,改头换面。一有闲暇,他们旅游一样也会回到村庄,甚至,一年一度,利用春节的理由,四处推销他们的“乡愁情感”,推销他们“失落的乡愁”,推销他们的“怀旧”。很多时候,我压下心中的惊异,尽量避免去戳破真相。因为,也许他们并不是怀念“过去的好日子”,而是怀念“过去的死”,一片安稳的可以找得见踪迹的墓地,那里面骨肉相连,父母儿孙相依而葬,一切都可以上十年上百年地坚守不动。在那里,没有进行室内告别的装帧画像,也没有进行火葬场告别的小礼室,亲人们不会在一场大火相聚之后一劳永逸扬长而去。土葬意味着什么呢?挖开的墓穴,大地的拥抱,满地尘土却自有去处。城市,为了生者而处理掉死者,所以死者必须让路,必须化为一个骨灰盒或化为一缕青烟。多少年来,殡仪馆秘密一样藏在一些城市的旮旯,可是城市上空的空气里会有那味道。殡仪馆很少搬迁,然而若没有死者,没有人知道这个地方具体在哪里,没有多少人去关注陌生人的告别之旅。也许,正因为城市的死者被流放,乡村的死者近在咫尺,所以,那么多人在文字里哭泣着怀念着自己陈腐的“乡愁”,如同怀念一具陈腐的肉身。旗幡飘飘,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孝子孝孙们排队而行,村人们抬着棺柩,吹鼓手一路吹打,这样红红火火地死,这样热热闹闹地归去,才算是有情有义有始有终。这些被葬在村庄坟墓的人,离开了人们的视野,但并没有离开村庄,他们也不会再离开村庄。告别之旅浩浩荡荡,却只是,从村庄的这一片地方,搬迁到村庄的那一片地方,从一片土炕之上,回到一整片大地之中。甚至可以这样说,他们即使不是英雄,但还能长久地活在村庄后人的交谈之中,活在人们的脚底下,泥土之上,活在一种沉睡之中。我陕北乡下人习惯安土重迁,女儿不外嫁,可是城市文明制造着疏离和游移。城市习惯了轻车简从,所以,土没有火快,火烧让城市保持了干净和体面,也节省了土地,而且,客观上,保持了与死者的距离。至于火的气味,那又算得了什么呢?比起实际地面面积,雾霾实在不算什么,即使是火葬的烟霾,人们也可以戴上口罩,装作一切被科学正确主义保护过了,一切都安全了。火葬的另一个好处,便于携带和方便抛撒,应该也可以这样说,便于抛弃。谁会留下骨灰在房子里呢?谁会逢年过节去一个公墓呢?没有多少人。城市需要鲜花,需要有形的文字悼念。城市不需要有形的墓地,反正不是那么必需。城市的死者的追忆肤浅而庸俗,秀才情谊半纸书,再加上一些鲜花,死者在实际和想象中都很远,甚至早就进入了遗忘状态,那些书写是文化记忆而不是情感记忆,比如一些挽词和悼联。我时常反思这些矛盾的面相,城里快速地消灭死者,那么厌恶他们,却又毫不犹豫将他们奉上神坛,甚至对一些有名望的老人,只等着急速火化他们然后在白纸上展开追怀。这是多么可怕。在乡村,悲观让这些先行者走上神坛,掩埋掉他们,而不是当作垃圾烧掉他们。死者并不可怕,比如我的祖母,她是我今生今世的至爱,我需要一块棺木,一块地,完整地埋下她,需要她在那里,填平我心头的爱与惧,思与怨,悲与欢,需要她作为一种提醒。只有她,而且也唯一有她,才是我的归途。因此,小村的坟茔是一种习惯,一种手段,亡者在身边,但亡者又走远了,告别了。曾经,在一面炕上,我看着我死去的大舅大张着嘴,像是在微微喘息,我甚至还闻得见他作为人的气味,我看着他,心里想着他只是睡着了。他那么安静,好似我只要喊和叫,他就会重新坐起,首先是眼睛睁开,其次是胳膊和腿开始活动,在此之前,鼻翼会急速地抖动几次。我不只一次想过,甚至,就是现在,我也还有那种感觉,重返原地,叫他几声,他就应了,他就是我活着的大舅了。然而,七月的暑天,三天之后,打开棺材板,我居然看见了塌陷的嘴唇下面蒸腾的紫色舌头,隆隆地往空中升起。尸体已经开始腐烂,散发出异味,一切都在表明着无可挽回,一切都变了。由此,一具棺柩必须通往坟墓,对于活着的人来说,这是最好的摆脱亡者的办法,比任何怀念和追思都最好。人们经过墓地,放羊,劳动,甚至只是兴步而走,看见一片坟,就丈量了自己有限的未来,丈量了自己无限的黑暗。我们走过别人的墓地,别人也必然走过我们的坟茔。死亡只是让我们无法感知一个人的身体,无法再在触觉里摸到一个人,但是因为坟茔,死亡其实让死者仍然生活在外面中间,仍然引起我们的七情六欲。我所读过的几所大学都建立在村庄之上,包括我现在任教的大学。我的大学有悠远的校名,算得上省内的一个知名学府。然而,我大学对面的村落,却叫茅坡村。华贵学府与坡上人家,不能不说是一种强烈的对比。我曾无数次想,也许那里以前有一个公共茅厕。这样的玄想并不算玷污,毕竟一个能让人起茅房茅草联想的地名,更接近自然和大地。但现在,那里高楼林立,种地的庄稼汉每天坐着电梯上下楼,没有了田地,也没有了牲畜。大学改变了村庄的原型,村人的坟墓也被改变了,人们改变了埋葬方式。知识也是一种殖民,却被很多人当作理所当然。没有墓地的村庄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的开端在,终端却被抽掉了,人心的坍塌来得那么快。有限的赔偿能补救这样的劫难吗?我问过我自己,站在我小村的坟茔前。然而,我小村的坟茔是美满的吗?我从来没有肯定过这廉价的有缺陷的乡愁,从来都有怀无恋。我的这种暧昧的情感不是无凭无据,我曾经亲眼看见流浪汉将小村早夭的少妇开膛破肚,不只一个,张姓人家和王姓人家各有一个,我看到的是王姓人家。一母双尸,“是个小子”,人们这样说着,有点遗憾又有点幸福。怀孕死去的女人是不洁的,她会脏了坟墓,而且死婴会在坟墓里吃着奶一天天往大长,直到成为墓虎,以血为生,既吃人又吃牲畜,但只是吸完他们身上流动的血。这样的谶语在那里等着村庄的老少,所以,一定要开膛刨肚,村子里的男人要见证这样的杀伐,才可以,在一片烟雾之中,放她进入土地,安息。如果是女孩子,不管是多么年轻的女孩子,她都无法进入坟茔的,她的死是属于孤魂野鬼的,属于火,属于云烟。没有土地,在大地上没有子宫,没有疤痕和没有伤口。当我每次站在前平,站在这一片坟茔之上,我就会浮想联翩,想哭又想笑,有种奇妙的温柔,但是什么事也没有发生,然而却又像是发生过了一些事。生活在继续,我脚下踩着的是死亡,这是寻常事,我也将被踩下,尽管不知道是多久之后。我希望最好是腊月,正月也行。我祖母在腊月去世,我父亲是正月。尽管天寒地冻,有雪有风,可是掏开冻僵的泥土,就像住进一个天然冰箱,“春打六九头”,很快一路往下是春天,就会有虫子出来,有百草生,我的坟茔上也是青青草,有蝴蝶和花儿歌唱,生死像是没有间断。只这样想,也觉得是冬天最好。这对于我,并不是有什么特别意义,我不愿意像那些读了很多书的文明人,优雅规整地写一封遗书,怕打扰到别人,但是,我希望是冬天,最好是腊月。天气寒冷,最好下了雪,我陕北到冬天一切都是灰色的,我喜欢原野的光秃秃,一切赤裸裸的,那么坦诚又真实。我是喜欢南方,喜欢雨和小桥,但我的死应该是西北式的,有雪,天是铅灰色,但不是雾霾。我喜欢灰。灰是一切的无和有,是所有事物的本质,灰不是一种偶然,灰既是因又是果,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果,也不是一个只有展开没有完成的因,花朵才是偶然,灰是一种必然。在腊月,毫不期待,关于春天和爱情,一切都愿意摧残殆尽,包括我身上的一切,包括这具肉身。风把寒气送到脖子里,黎明和黄昏都是一样的,固执不肯南去的鸟偶尔从深山里返回村庄,叫着,人们提着锹往回走,心里庆幸着,终于埋完了我。对于这不得不做的事情,对于这可能有一点经济补偿但实际对于心灵是一种折磨的倒霉事,他们会抱怨,但也会承受。我的死会将雪地弄脏,那看似枯干为无色的土地也会重新翻新出颜色,仿佛冬天的一道开裂的伤口,新颖,甚至渗着血,这被迫敞开的大地的伤口,是最好的胸膛,我将被拥抱,彻底回家。我不需要见证者,不需要墓碑,我只想进入土地,对于这古老的丧葬,我充满最原始的怀念,我相信一切都是土里来的,我从土里上升到天空,上升到云层里,绝不是青烟一缕。烟是属于神的,我生而为人,接着是一个死人的延续。然而这样的奢望只能是幻想,我站在这埋着我祖父母埋着我父亲的坟茔,无论我多么不舍得,我无法在周围找到自己的位置。我的死注定是一场漂泊,我的村庄并没有赋予女儿入葬的权利。有时候,在旷野里,在遥远的海边,我会想到溯流而上,回到一片泥沙里,回到鱼的口中,回到一片水域里,让谁带着,流浪,不停止,继续走,继续一种肉体已经停止的征程。我们都在走往这条路,即使你现在看到的是精美的食物,温馨的灯光,也不要太过忽略了灯光之后永恒的黑暗,大地之上空闲的泥土之家。那些没有村庄的人,有时候我真是可怜他们,他们贫瘠到无法对一块墓地的前世今生展开联想,缺少一个生态系统完整的村庄。endprint

猜你喜欢
棺材村庄
不要把传统诗词送进棺材
我的小村庄
是棺材,也是艺术品
村庄,你好
“官财”的故事
村庄及其他
村庄
货比货
委内瑞拉兴起纸质棺材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