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月燕+刘慧
摘 要:教师评价语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瞬间作出即兴、即时、即地的评价时所用的语言。高质量的教师评价语,对学生有发展、导向和激励作用。教师评价语可以分为三类,即口语评价、书面评价、肢体语言评价。教师要合理运用评价语,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关爱性原则、延缓性原则以及尊重性原则。唯有如此,教师评价语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评价语;小学教师;导向;激励;关爱;延缓;尊重
中图分类号:G650;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32-02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无论是在教育上还是教学上,教师的评价语言都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本文对小学教师评价语进行研究。
一、教师评价语的内涵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种媒介,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必不可少的交际工具。“评价”是教育学研究中一个专业术语,人们把“评定价值”简称为评价。教师评价语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桥梁,其本质特征为价值判断的一种语言工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教师评价语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瞬间作出即兴、即时、即地的评价时所用的语言。在教育指导过程中,评价的实施者为教师,实施对象为学生,它具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对象、依据教师自身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外部评价的特点。众所周知,教师是通过言语表达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运用评价语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因此,正确合理地运用评价语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认识到,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育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教师评价语的作用
教师评价语言是教育工作者教学机智、口语技巧、教育智慧的全面展现,真实体现了教师的文化内涵以及个人的独特魅力。小学生因其年龄特点,在自我认识能力上存在许多不足,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淡薄,不能客观地看待自身,对周围事物及周围环境认识浅薄等。教師有效运用教师评价语可以帮助学生成长,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发展作用
教育的目的和价值皆在于学生的发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评价语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产生学习动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案例一:爱美学生爱上了学习。五年级L同学是一个喜欢打扮不爱学习的女生。一天,教师发现L同学将指甲油带到学校涂抹,在没收指甲油时教师这样评价该生的行为:“爱美是女生的天性,老师也爱美,但是需要分时机分场合,这是学校,你是学生,真的喜欢指甲油可以在家中涂抹。如果今天老师允许你涂指甲油,那么明天每个女生都会涂指甲油。学校有校规,班级有班规,现在我先没收指甲油,如果你连续一个星期上数学课积极举手发言,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就将指甲油还给你。老师相信,你是聪明的孩子,能明白老师说的话,也相信你一个星期后你会拿回你的指甲油。”一个星期过去,L同学如愿拿回指甲油。两个星期过去,L同学上课仍积极举手发言。一个月过去,L同学的月考成绩有明显提高。自指甲油事件,L同学注意了美的方式,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事情。她写一张纸条对老师说:“谢谢老师,我喜欢你。”教师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向L同学摆事实讲道理,并借助评价语言,有效地促进L同学的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在教师评价的影响作用下,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自我发展,向往美好生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 导向作用
教师评价目的不只是判断学生的“对与错”“好与坏”,而要在评判的基础上,对学生加以引导,告诉学生如何去想、如何去做才是正确的,反之亦然。皮亚杰研究表明:“小学生认知水平尚处于前运算阶段。”小学生的情绪体验非常丰富,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小学生的自我评价中消极评价往往多于积极评价,并且其自我评价更多依赖于他人的外部评价,而教师评价在他人评价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评判。
案例二:“乡下学生”要自强。五年级的M同学是一名从乡下转到城里学校的男生,原学校教学设施不够完善,使 M同学到新学校后对一切都感觉很新鲜。由于M同学没用过钢琴上音乐课,没见过白板,同学们就嘲笑他是“乡巴佬”。教师知道事情原委之后,对班级的同学进行了教育:“如果别的同学给你起外号,你愿意吗?因为你个子小叫你矮子,因为你胖叫你胖子,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M同学以前在乡下念书,没有好的教育环境,但这不应该成为大家嘲笑他的理由。老师从小生活在城里,所以老师很羡慕M同学能在农村生活。现在他来到我们班级就是班级里的一员,希望同学们友好相处。”“乡巴佬”外号事件后,再也没有同学嘲笑M同学,M同学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他的进步每个人都看得见。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常常表现为对教师言听计从甚至是崇拜,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影响着学生对同学的评价,对于学生之间的评价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教师应使积极导向作用最大化,这样不仅会对被评价者产生影响,还能使聆听者产生共鸣,促进他们主动反思。
3. 激励作用
激励作用的评价语在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教师通过语言、情感,对于生活给予充分的肯定、激励和赞扬的评价,会使学生获成功体验。
案例三:我要寻找丢失的一角。三年级阅读课,教师给学生讲了一个绘本故事《寻找丢失的一角》,这是一个关于“缺陷”和“满足”的故事,故事大概内容如下:一个圆丢失了一角,嘴里唱着:“啊,我要寻找丢失的一角。”他跋山涉水,终于有一天,他找到了丢失的一角,因为他完整了,他再也唱不了歌了。于是他将一角轻轻放下又开始唱起歌来;“啊,我要寻找丢失的一角。”生:“他又要去寻找他丢失的一角了,但是他很开心。”师:“是啊,你有你自己的独特体会,这是属于你自己的独特感受,非常不错,你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开卷有益,多读多想多感受,相信你会从读书中成长。”生:“老师,我也要寻找我丢失的那一角。”此后,这个学生成了上阅读课最积极的学生,每次上阅读课她都聚精会神地读书,并且有自己独特体会,她的语文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在这个案例里,教师通过自己的合理评价让学生产生了阅读兴趣,主动地去阅读、去思考,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读书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可见,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
三、教师评价语分类
教师评价主要分为三种:书面评价、口语评价、非语言评价。本文依照李润洲先生的分类,进一步将教师评价语分为三类:口语评价、书面评价、肢体语言评价。
1. 口语评价
口语评价是教师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即时的、即地的口头点评,如口头表扬、鼓励以及口头批评。教师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学生相关情况,以口头语言的形式做出判断和反馈。
(1)口头表扬、鼓励。案例四:百元大钞事件。五年级的S同学在走廊捡到4张百元大钞,并在事发之后第一时间交给了老师。课堂上教师对S同学进行了表扬:“S同学在走廊捡到400元钱交给了我,对于她拾金不昧的品德我提出表扬。我们学过的课文《钓鱼的启示》中说:‘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我想S同学是真正地明白了其中的含义,希望其他同学向S同学学习,做个诚实的好孩子。”S同学听了羞红了脸。教师的口头表扬使S同学体会到被表扬的喜悦,他今后肯定还会拾金不昧,其他人也一定会向S同学学习。
(2)口头批评。 案例六:班级小偷成为“班级英雄”。三年级某班发生一起偷笔事件,一堂体育课后,很多同学发现自己的笔丢了,便纷纷向老师“报案”。教师通过学校监控录像,发现了一名可疑的学生,但在藏“赃”地点未发现丢失的笔,却意外发现一摞学校图书馆的书。教师私下找了该同学,对其展开询问,该同学随后承认自己偷了同学的笔和学校的书。但是,接下来老师却这样对该同学们说:“在老师心目中你是听话懂事的孩子。第一,偷东西是不应该的;第二,偷东西之后说谎是不应该,你既然敢做就要敢当。”该同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哭了。教师继续教育该同学:“你喜欢好看的笔,可以用零用钱去买;你喜欢看书,可以和阅读老师借。”同学们丢失的笔找到后,教师在课堂上并没有对该同学进行批评,反而表扬该同学是勇于举报高年级同学的“英雄”。该同学听了,把头低得更低了。此后,班级再也没有丢过笔,“英雄”在班级里与同学团结互助,并主动帮助老师工作。教师对学生某种错误的认识、看法、做法进行批评时,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而要启发学生去思考。口头批评教育只有加强艺术性,让学生乐于接受,能心服口服地改错,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书面评价
书面语言评价语是教师在书面上对学生进行的点评,以“书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使其在以后学习生活中扬长避短,提高教育效果。书面评价作为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接对话的一种形式,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3. 肢体语言评价
肢体语言是全世界通用的一种语言,肢体语言评价是教师以面部表情、身体姿态、手势和声调等非言语方式对学生所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如“点头”给予肯定,“微笑”给予鼓励,“竖大拇指”表示赞赏,“眼神”沟通心灵。
四、教师运用评价语的原则
1. 关爱性原则
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小学生最需要的就是关怀和爱,关爱性原则指的就是教师在从教过程中,对学生展现的积极情感态度。小学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教师应关爱学生的身心发展,杜绝侮辱性、责骂性评价语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延缓性原则
延缓性原则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评价,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给予学生表达见解和主张机会。教师应客观看待学生举手发言但无作为现象,面对学困生的回答采用延迟评价的方法,鼓励学生“再想一想”“别紧张,慢慢说”,尊重保护每一个学生。
3. 尊重性原则
师生互相尊重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尊重性原则表现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独立人格和精神世界,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地位,以独立个体同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话语表达权,给学生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的机会;尊重学生差异性则是爱生情怀的表现。教师不应只关注学优生,更要关注学困生。面对学困生,给予更高一层次的赞赏;面对敏感的学生,评价尽量委婉含蓄;面对自卑的学生,尽量使用鼓励话语,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发展。
五、结束语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的语言应该像冬日午后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去抚平学生的心灵创伤,让学生的心灵之花更好地綻放。期待教师评价语受到更多关注,得到深入研究,让教师评价语在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晓莲.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探讨[J].教育艺术研究,2016(37).
[2]郑燕燕.新课改中课堂评价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04).
[3]孙月芹.基言语行为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研究[D].宁波大学,2014.
[4]李润洲.教师非言语学生评价浅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3(03).
[5]晋桔.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师评价语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