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7-07-27 21:41李小金
商情 2017年23期
关键词:激发兴趣培养

李小金

【摘要】数学中抽象的概念、刻板的法则和枯燥的公式,使学生们对学习数学既害怕又反感。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挖掘学生学数学的潜能,使他们主动地学习数学, 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课堂 培养 激发 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就会表现出高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激趣的情景创设,在学生对数学和课堂有着浓厚的求知欲望的基础上开始教学,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并不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因为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所以教师在课堂开始就应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以达到急于想知道的最佳状态,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

创设问题情境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1)用好奇心理。高尔基说:“惊奇是认识的开端和引向认识的途径,好奇是儿童特有的天性。”教学中通过采用吸引注意的材料,唤起学生求知方面的好奇心,记分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怀着惊奇之感,主动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中。例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中,可以这样设计:你们知道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同,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身体的比组成的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利用已有兴趣与动机的转移。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认知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成分,儿童的认知兴趣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和学习内容的趣味本身,如生活情趣、童话式的教学故事、拟人化的动物插图等。教学中教师利用游戏或听故事等其它活动,使学生这种已有的兴趣与动机和学习新知识发生关系,把这种兴趣和动机转移到学习上,从而使学生产生对学习的需要。例如:教学“6、7的加减法”时,让学生每人拿出准备好的6颗花生,把花生撒在画好圆圈的桌面上,接着自己统计圈内有几颗,圈外有几颗,然后汇报(如2+4=6,4+2=6,6-4=2,6-2=4……)。像这样创设游戏情境,符合学生好动的心理,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既激起浓厚的兴趣又发现新的知识。

二、利用直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直观上下工夫远远是不够的,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形象性的矛盾,就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学的各种手段,“直观”具有看得见,摸得到的优点,“直观”有时能直接说明问题,有时能帮助理解问题,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

??? 例如:在苏教版一年级下册61页例题:小芳说:“我一把抓8个蓝花片”;小军说:“我一把抓13个红花片”;哪一种花片抓得多?多多少个?指导看情景图,读题:①请学生说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学生边说,老师边出示8个蓝花片和13个红花片;②提问:哪一种花片抓得多是什么意思:(蓝花片和红花片同样多的数目以外还有几个);③老师演示,把蓝花片和红花片一个一个的对着,中间用虚线连起来(引导学生观察,蓝花片和红花片对着有8个,是同样多的部分,还有5个没有对着,这5个是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个数。)④看图说一说: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应该怎么办:(从红花片里去掉蓝花片同样多的数目,剩下的就是红花片比蓝花片多的个数);⑤怎样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用什么样的方法计算,怎样列式计算:13-8=5(个)答: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⑥小结提问(a)从红花片里面去掉与蓝花片同样多的个数后剩下的是什么:(b)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就是求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个)(c)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用什么方法计算。

这样学生由直观感知上升到抽象的理解,有了这个基础,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多少的教学就容易了。这样做体现了直观教学的优越性。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动手操作,提高兴趣

“思维从动作开始,学生可以理解的首先是自己的动作。”通过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索、思考的环境,使他们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动手操作过程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高了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让学生通过亲自对折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来体会什么是对称轴,有几条对称轴;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動手画出一些轴对称图形。

四、经常开展有趣活动,拓展思维,丰富学生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课堂不局限于教室内,例如苏教版小学教材第一册初步接触加减混合的式题,带学生到室外参加活动:打扫操场。通过活动教育学生注意讲究卫生,积极参加劳动,有意识地创造快乐气氛,让小朋友在轻松中学习,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并且通过现场活动,自主独立编题,独自解答或你出题我来答等方式来体现数学中的美。例如在教学《十几减9》时,先看图表题:猴哥哥摘13个桃去卖,小白兔买走了9个,还有多少个留给猴哥哥?列算式13-9=?学生觉得题目表述得很美就开动小脑筋,发表解法一:一个一个地减,一直减到9;解法二:因为9和1凑成10,所以从10个里减去9个再加上3个;解法三:先减去3个,再加上去6个。题目表述很美而且同一道题有不同的解法,解法又有优劣之分,像以上解法二刚给出就令人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解得真漂亮!”而这个“漂亮”即是美。

总之,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允充分运用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情感性、形象性、和趣味性,抓住小学生好问、好动、好强、好胜的特点,先培养学生“爱”上数学,喜欢上老师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他们入情入境,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数学的教育,收到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激发兴趣培养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