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科学探究在初中生物学学习中的作用

2017-07-27 19:56孙建海
商情 2017年21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生物学初中

孙建海

【摘要】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有效方法,是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对于促进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和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科学探究 初中 生物学

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探究性学习,探究是学习的中心,科学探究是学习科学的有效方法,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通過科学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和理解探究的基本过程和常用方法,不断形成和发展科学的理性思维方式,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步骤。在初中生物学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能直观地感受生命世界,认识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核心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能初步掌握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能养成科学理性思维的习惯;能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从而为主动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1.科学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兴趣是学习生物学最好的老师,生物学并非枯燥的概念、规律的集合,其内容是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无论是万紫千红的植物,还是千奇百怪的动物,其中都存在着许多可以探究的秘密,引人入胜。科学探究可以激发学生去探索这些秘密或生物学问题的欲望,学生带着一种探幽的心态去学习生物学,就会发现生物学的许多乐趣,学习的兴趣自然就能调动起来。例如,在初学生物学时,学生带着什么是生物的问题来进行探究,通过观察一滴水中的生命或者收集一些关于生物的资料,如图片、视频等,这样去一步步认识生物,从而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再联系现实生活中自己身边的生物,会发现其中有许多有趣的生物和现象,这些自然就激发了进一步学习探究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

2.科学探究有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生物学中许多概念的构建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通过大量的观察与实验,基于这些科学探究的结果所提供的大量丰富的事实性知识构建的。观察实验包括观察宏观现象,通过肉眼观察生命活动过程、生物个体的结构或行为,以及借助仪器观察生物微观世界的结构和生理过程等,例如,观察不同植被环境中的大气湿度数据,种植并观察某种植物的生长过程、观察不同动物的不同行为,以及借助显微镜等仪器观察细胞的结构、叶片的结构等。通过这些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可以真实、直观、形象地了解生物的基本结构、生理过程,从而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而且通过科学探究,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生物学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如生物的结构都是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都是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所有这些有助于进一步学习生物学中的规律,有助于掌握并利用生物学的知识。

3.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和理性思维

生物学具有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本质,科学知识具有客观真理性,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科学知识是以科学实践为基础,能经受实践的反复检验;科学知识是不断变化的,并且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绝大多数知识是相对稳定的。科学探究就是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已有的或未知的知识进行检验和探索。通过科学探究,不仅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所学生物学知识,更能在探究中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培养尊重探究结果,质疑并重新认识科学知识的精神,在探究活动中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性思维。通过科学的创新和理性的思维,能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规律。例如,通过讨论分析科学家们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使学生了解生物学史中科学发现的过程和科学家所利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更深刻理解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体悟科学知识需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惧权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科学探究是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这就要求在科学探究中严格按科学探究的流程或规定进行。在科学探究中,学生根据相应的探究流程和方法,可以规范自己的实际操作技能,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如在观察细胞的结构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观察的细胞结构,绘制相应的细胞结构图或制作细胞结构模型,这些都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大大激发其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现实生活中许多工作的完成都需要许多人的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意识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许多科学探究也并非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小组的分工合作,通过合理的分工和良好的配合,既能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创造横向交流、取长补短,从而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5.科学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是一个把科学的知识和方法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深刻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其应用过程,从而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通过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可以深入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在实际生产中,遇到如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时,可以想到利用光合作用的知识进行分析解决。在探究影响霉菌生活的环境条件中,通过探究,学生可以认识到影响霉菌生活的环境因素,进而可以认识到日常生活中食物为什么会发霉变质,从而可以联系到生活中食品的保存以及食品安全的问题。科学探究的最终意义是从生活、生产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促进科学知识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科学探究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通过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探究活动,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手段。科学探究对于促进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养和品质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梅珠.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功能及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2012(9):81-8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王愉鑫,石建.初中生物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生物学初中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存在的几个偏差
突围与重构——小学科学课堂中师生交往的真效性实践探究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