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柳
摘 要:音乐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课程,它是一种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在带给学生们无限乐趣的同时,还能让小学生沉浸在音乐世界中,享受音乐魅力下独有的轻松愉悦,从而减缓小学生的课堂压力。然而,如今的小学音乐教学,教学模式过于死板,如何提高课堂趣味教学,还需要音乐教师对此进行深一步探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24-017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4.107
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并根据当下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研发趣味性教学,让学生脱离传统“填鸭式”的死板教学。开展趣味性音乐教学除了能调动课堂气氛之外,还能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的音乐天赋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从而推动小学音乐教育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趣味教学含义
(一)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古板,教学形式单一,小学生听课索然无味。不可否认,这种教学模式也受教学体制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因为,音乐科目并未列入中考、高考的必考科目,所以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自然不会被放置到小学教育重点当中。教师、学校和家长自然都将音乐课当成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也就出现了音乐课无故停课或提早结业的情况。隨着升学竞争的加剧,小学音乐教育逐渐变成一种功利性的教学,众多周知,在当前中高考中,音乐特长可作为一种考试加分项,即小学音乐教师将音乐教学变成学生的特长教学,这种模式也受到了家长的默许,但压力却统一由小学生来承担。故出现音乐课程中,教师不管小学生是否感兴趣,一遍遍让学生排练歌曲或是演奏乐器、学习舞蹈,小学生缺乏自主意识,盲目地听从教师的指导,并不知道学习这些有什么用,长此以往,形成一种音乐教育病态的现状。
再者,小学音乐课本编制存在理论教条过多的缺陷,学生在课堂中多数是学习音乐歌曲背后的创作背景、历史人文思想,此后才开始课堂学唱。由此可见,小学教师缺乏对音乐教育的正确理解,导致课堂教学的死板,让小学生完全体会不到音乐自身的魅力。从而,音乐教育成为一种应付性教学,小学生因为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自然难有创新,只会一味模仿。
(二)趣味教学含义
趣味教学本质是培养小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其课堂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以兴趣为主导的主动性课堂学习习惯。趣味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以小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情感、音乐理想为主线,制定音乐教学目标。小学音乐教学中,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并在音乐科目之外融入其他门类的学科知识,比如美术鉴赏、自然历史、民族风俗等,开拓小学生的视野,打破思维僵局。此外,为加强小学生的音乐体验感,趣味教学还融入了民族歌舞、现代歌舞以及民族和西洋乐器,让学生亲身体验实践,获得音乐学习的乐趣。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的趣味教学
(一)准确定位小学生的音乐兴趣
无论怎样的教学改革,教师都要抓住一个教学重点——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小学音乐教师授课前,制定教学预案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并将多媒体等现代化辅助教学工具加入备案中,以此带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针对小学生音乐兴趣多样化的问题,教师教学中可进行分组制音乐教学,根据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将兴趣爱好相同的学生编到一组,进行对应的因材施教。考虑到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有效集中的特点,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先利用多媒体等辅助工具,营造一个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其次,充分利用有限的音乐道具,让小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音乐教学的魅力。最后,为提高小学生学习积极性,音乐教师可采用劳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音乐知识。
(二)音乐生活相结合,融入趣味教学
音乐并没有脱离小学生的生活轨道,相反它存在于小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小学音乐教育可与生活相结合,将其共同融入到趣味教学中。音乐教师在授课允许的情况下,可将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小学生走出课堂去欣赏大自然独有的音乐,听蝉鸣、蛙叫、风吹雨落,从大自然中体会到音乐的美,培养小学生审美感知。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中感知音乐,更好地表达音乐,用心去诠释情感。久而久之,小学生逐渐养成对美景、美物多观察、多接触的良好习惯,更能理解音乐与生活的趣味性,学习音乐也会更有动力。
(三)音乐歌唱与舞蹈乐器联合在一起的趣味性学习
小学音乐教育是提倡多层次、多元化的音乐发展。对此,小学音乐可将多种艺术形式联合在一起,比如舞蹈、乐器等等。对小学生而言,动手实践要比干巴巴听课更有趣味,所以为增进小学音乐教育的趣味教学,教师可将舞蹈、音乐和乐器联合在一起统一教学,让小学生在演唱之余学会形体展现,帮助小学生更深刻理解歌曲内涵。因为艺术之间具有共通性,所以教师将音乐和艺术形体表达联系在一起,利用舞蹈的优美动作给小学生带来视觉冲击感,减少传统音乐教学的单调。小学生形体锻炼之余,由教师逐个向小学生进行乐器演练,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在认识乐器的基础上,能自然而然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为音乐添姿添彩。总之,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体现,需要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为了让小学生更加热爱音乐,喜欢音乐,并将音乐视为长期学习的独享,需要教师全面化地理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多媒体等智能设备联合多种艺术教学形式,将音乐的真谛传授给大家。
小学音乐教育对小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教师、学校和家长对小学音乐课程的片面性认知,加之音乐课程的不合理编制,致使小学音乐教育难以有效发展。对此,开展趣味性教学,让教师正确认识到小学生的音乐兴趣点,并加以培养,在音乐课程设置中丰富课堂内容,加入游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趣味性教学,进而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的课堂主动性,使其自觉融入到音乐学习中,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姚林仙.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探讨[J].中外交流,2016(33):253-254.
[2] 温金花.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探讨[J].文理导航(下旬),2016(11):107.
[3] 赵祖英.趣味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
2016,36(12):151.
[4] 雪丽.关于小学音乐教育中趣味教学的研究[J].小作家选刊,2016(16):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