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苏伟
摘 要:一个人儿童时期智力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后天智慧水平的高低。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间接认识的过程。思维的品质就是人们在个体的思维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是思维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又称作为思维的智力品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品质是发展智力重要内容。
关键词:数学实验;思维品质
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思维品质。在学科教学中,数学是培养孩子们思维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引导孩子们去挖掘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内涵,把数学中的知识问题用活,这就是培养孩子们思维品质的重要方法,同时也会让孩子们的思维品质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深入挖掘知识间内在联系,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思维的批判性就是指一种合理性的反向思维,是一种思维的方法,也是思维的倾向,能够帮助学生发现事物的本质特点,挖掘到知识的内涵,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孩子们思维重要措施。
例如:四年级学生在学习三角形时,就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学习三角形分类时,把三角形分别按角和边进行分类。其中在认识“等边三角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时,就存在一些孩子不能够正确把握的情况。此时,我们就要考虑到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虽然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三角形进行分类,但分类后它们之间仍然有联系,而此时学生的思维往往停滞在认为“等边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上,他们就没有把等边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的内涵结合起来看。这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引导孩子们从另一角度去感知等边三角形就是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而锐角三角形是依据它的角来定位的,这样孩子们就不难判断出等边三角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由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60度,全是锐角,因此可以判断等边三角形就是锐角三角形。在此问题的认识上,体现着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教学过程,教师不仅研究学生对某一知识的认识深刻程度,还应考虑联系其他相关知识,发掘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就会让孩子们进一步对数学知识的领悟,能培养孩子们思维的批判性。
二、抓住问题本质开拓思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思维发展的一个方面,它是指由某一问题联想到另一问题,再发展到其他问题,善于对问题进行深入地思索,逐渐深入问题内部,掌握问题规律。所以说,这是逻辑思维的推动力,是培养孩子们思维品质广阔性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自觉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看到“男生比女生少l5人”,就要联想到:女生比男生多15人。看到“红旗比白旗少12面”就联想到:白旗比红旗多12面。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对孩子们进行这样的思维训练,就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能够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
又如对于应用题:一本英语词典的价格是10元,一本汉语词典的价格是一本英语词典的3倍少5元。教师提出问题:通过这两个已知的条件,同学们能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孩子们进过讨论、思考,就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提出问题:
(1)一本汉语词典的价格是多少?
(2)一本汉语词典比一本英语词典多多少元?
(3)一本英语词典和一本汉语词典一共多少元?
孩子们用多角度的思维去考虑问题,有利于培养孩子们思维的灵活性。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思考问题往往是单一的,教师就要能够引导孩子们将思维引入深层次、多角度的方向,长期这样,孩子们就会养成良好的灵活思维的好习惯。
再如,对于应用题“某班每人都订有数学报和语文报,其中有15人订阅了数学报,17人订阅了语文报,两报都订的有5人,问该班有多少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形成借助线段图(如图1)从多个不同角度思考的解题思路:
(1)从段图的左端向右端看,可知该班同学可分为订语文报的和只订数学报的两大类。
(2)从线段图的右端向左端看,可知该班的同学可分为订数学报的和只订语文报的。
(3)从线段图的中间向两端看,可知该班的同学可分为两报都订的、只订语文报和只订数学报的三类。
(4)从线段图的两端向中间看,可知该班同学可分为只订语文报的、只訂数学报的和两报都订的三类。
于是,可以列出多种不同的算式解答此题。经过如此的思维训练,就能很好地培养孩子们的灵活性。
三、强化技能技巧训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孩子们进行思维的一种速度,充分体现了孩子们在数学学习中对问题的本质性思考,能正确、巧妙地运用法则、概念、公式、性质等数学知识,进行推理,提升数学能力。所以说强化数学技能是培养孩子们思维敏捷性的重要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一些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如计算“1+2+3+4+5+……+9”,碰到这样的题目,教师应提醒学生先观察题目的数据特征,再根据这些特征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计算:(1+9)+(2+8)+(3+7)+(4+6)+5=45,这样算不仅简便,而且不会出错,显示了思维敏捷性的价值。思维的敏捷性可以通过平时的技能训练获得。
例1:计算8×15×125。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乘法交换律计算:(8×125)×15=15000。碰到这种类型的题目,可以把乘积为l00,l000……的先乘,然后再和别的数相乘。
例2:计算32×25×125。这道题可以根据32=4×8,把原来的式子变成4×8×25×125,再进行变换,用乘法交换律,计算步骤:(4×25)×(8×125)=100×1000=100000。
随着孩子们的运算技能不断地形成,运算的中间一些环节可以逐渐简单化,让孩子们从详尽的思维过程逐渐向简单化的思维进行引导,这样就可以使孩子们一目了然,得心应手。可是我们教师在对孩子们进行强化技能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在孩子们深入理解、吃透性质、定律的情况下进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引导孩子们熟记一些数学常用数据,锻炼孩子们能够在平时学习中多进行口算训练、运用题训练的技能,让孩子们通过听算、视算、口算、速算训练,强化孩子们的思维技能,一次来形成培养孩子们思维的敏捷性。另外,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数学语言,这也是强化孩子们思维敏捷性的重要方法。首先,在进行数学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引导孩子们将三种语言(即口头语言、符号语言、图象语言)进行有机融合来授课。在数学教学中,口头语言就是教学的内涵,符号语言是数学教学的表达方式,图像语言则是数学教学的形象表示。这与一般语言的义、声、形相当。如果不把它们结合起来,就不利于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的理解,更谈不上熟练运用,数学语言的熟练运用是培养思维敏捷性的基本功。其次,要使思维合理,应该注意语言之间的互相转化。择其善者而用之,才能避免走弯路。
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灵活的数学语言,看待问题要求孩子们不仅看到表面,还要看到实质,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积极思考,积极思维找到一条正确解决问题的捷径,这其中无一不体现着思维的敏捷性。
四、积极探究自主求新,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学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就是让孩子们自己去探求数学知识、发现知识内涵。教师就要引导孩子们去进行创造思维,而不是牵着孩子们的鼻子走。因为人们的创造性思维不存在于现成的认识中,而是活跃在探索的思维过程中,只有孩子们在认知的过程中,才能释放出创新的能量,發现知识的源泉。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就要让孩子们进行创造,因为创造就是财富,引导孩子们在数学知识的探求中去获得新的发现,这就是创新。所以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就要依据新知的特点和孩子们的认知能力,营造孩子们创造的氛围,让孩子们在质疑问难的思维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讨论去引导孩子们去创新。
启发质疑鼓励提问。怎样才能使学生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呢?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引导孩子们去学习心得数学知识,启发孩子们敢问、善问、思问,鼓励孩子们大胆思维,做到别出心裁。
重视操作探索发现。教师要加强孩子们动手实践的训练,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成为一个探求数学知识的创造者。
在新知运用中训练创新。运用新的数学知识实质上就是数学练习,是我们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使孩子们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还可以使孩子们发展智力,同时也把数学知识进行沟通、创新。实践说明,一个具有思维灵活的人,遇到问题不是从事物表面去分析,而是能够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进行思考,把所学的新知识灵活运用其中,来探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挖掘具有创新性的能容,引导孩子们去思考,让孩子们去问,善于打破常规思维,进行创造性考虑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是一门思维能力很强的课程。教师就要引导孩子们去发散思维、反向思维,抓住事物本质特征,培养孩子们思维的批判性;让孩子们能够走进知识内涵,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孩子们思维的深刻性;抓住问题的本质,开拓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强化孩子们学习数学的技能,进行思维训练,能够灵活地进行运用,培养孩子们思维的敏捷性;积极探究,自主求新,培养思维的独创性,使学生思维品质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