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思考

2017-07-26 19:47王朝云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王朝云

[摘 要]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阅读在语文教学当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在教学模式上,从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不仅是对教师的一个新的挑战,也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的参与性更强。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教师要采取趣味的阅读教学方式,结合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造烛求明、读书明理,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思考

纵观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大多数阅读教学模式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一言堂”阶段,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对阅读课程的兴趣不高,使得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无趣。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创新阅读教学方法,重视教学的艺术性,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能够让学生在书籍的海洋中自主扬起前进的帆桨,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阅读,从而体会阅读的乐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时从不同的人物角度进行阅读,感受不同人物对故事发展进程的理解,认识到同样的故事在不同的人物眼中能够体会出不同的意味。初中生的自制能力较差,需要教师进行提点,控制好课堂节奏才能够让学生沉浸在阅读当中。教师可以在进行课文阅读前,通过设计引导语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幽默的语言或者适当的题外话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通过鼓励和肯定学生的阅读成果,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从而对阅读充满兴趣。

例如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抬起头看看天空中的云朵,问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初中生想象力丰富,一片普通的白云都可以想象成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一个正在降妖伏魔的英雄。这时,教师再教授学生不同的云朵代表了不同的天气,学生会感到十分惊奇,阅读的兴趣自然就被激发起来了。

二、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更加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教学中,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到阅读情境当中,与作者进行文本的对话,更好地领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像奥苏泊尔的建构主义学习观中,利用情境对话,可以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到课堂当中,完成阅读课程的学习。同时,教师要明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不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率。

很多教师认为散文十分难教,学生无法读懂作者通过散文手法写出的不同情感,所以在教学散文的时候,教师倾向于直接告诉学生作者写的是什么。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有些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作者采用了通感的描写手法,写出了春天的不同美景。这样学生对于课文的阅读期待减少,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也直线下降,不利于阅读课程的学习。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给每一个小组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将文章的不同重点分成一个个“小步子”,每个小组掌握一小点,再进行整合,这样就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给小组A安排思考朱自清在写《春》这篇散文时的背景是什么,给小组B安排思考文章当中出现的不同修辞手法,给小组C安排分析文章中的重点段落……这样将一个个小任务安排到不同小组当中,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更强,也无形之中增强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样学生体会到了获得知识的快感,而且对自己讨论、研究出来的知识记忆更加深刻。

三、交给学生多种阅读方法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篇文章在不同学生的眼中,也有着不一样的魅力。每一位学生的阅读方法都不同,有些学生的阅读方法能够帮助自己快速地理清文章脉络,但有些学生的阅读方法在阅读了一遍遍后依然抓不准自己阅读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质量与效果,也就无法达到新课程标准对学生阅读的要求。因此,教师要了解班级中不同学生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更好地进步与提升。尤其是在初中语文的课外阅读中,课标要求学生在初中学段要阅读达到400万字以上,如果没有好的阅读方法,是很难完成这项阅读任务的。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例如《战争与和平》,这是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本结合时代历史的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学生十分喜欢阅读这本小说。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阅读的不同类别,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为学生推荐更适合的阅读方式。例如对于冲动型的学生,可以推荐精读的阅读方式,增强学生的阅读质量,引导他们摘抄喜欢的句子,帮助冲动型的学生更加贴合文本。对于沉思型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略读与浏览的阅读方式,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让学生在阅读时不要深入理解,只要能够明白这一章作者讲述的主题内容就可以了。因为冲动型的学生在阅读时常常追求速度,采用精读的方式就可以让学生对内容更加深化理解,探索其背后的含义;而沉思型的学生过于追求质量,导致阅读速度无法提升,采用略读或是浏览的方式,可以提升速度。这样不同的阅读方式,既贴合了学生的性格特点,也让学生在阅读中自身能力得以提升。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信

阅读不仅要有兴趣、有方法,还要有自信。因为不是所有文章都简短易懂,有些也会比较生涩难懂,如果学生缺乏阅读自信,往往就难以读懂,甚至难以读完。以文言文为例,文言文一直是初中生学习的痛点,很多学生背出了许多文言文后,对文言文的鉴赏水平依旧无法提升。一方面可能是学生过于依赖教材下面的注释,导致看到一篇新的文言文没有注释时就无法进行鉴赏。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于文言文本身就有惧怕心理,认为文言文都是难以理解的。这种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压力,导致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的效率无法提升。例如《出师表》,这篇文言文讲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报答刘备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但其实对于《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很多学生都有着不同的看法。在学习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一点辩论时间,让他们结合自己看过的《三国演义》,说一说自己眼中的诸葛亮。有的学生会认为诸葛亮是一个聪明的谋士,帮助自己的主公不断获得胜利;有的学生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愚忠之人,在刘备死后,完全自己可以取而代之,而不是让一个无用的皇帝坐上皇位。学生有着不同的意见,辩论得热烈积极。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教师再引入《出师表》这篇文言文,让学生通过诸葛亮对自己的描述,去深层次地理解诸葛亮的为人。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降低,使学生明白文言文只是不同时代下的语言,而不是内容的差异,只要明白了写作的规律,也就可以很好地理会文言文的阅读技巧,从而提升鉴赏能力。

消除了学生对于鉴赏课文的不自信后,给出不同文体的文章,学生都能够得心应手,与作者在文字中对话,激起阅读期待,提升阅读品位。

阅读是语文之根,是学习之母,是现代化学习生活所必备的手段,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參考文献

[1]刘磊.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205-206.

[2]央金.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J].成功(教育版),2013(8):54.

[3]宋立春.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2):172-173.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