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模式下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探析

2017-07-25 21:14吴同
河南教育·高教 2017年6期
关键词:学分制管理模式大学生

吴同

摘要:学分制是相对于学年制而言的,虽然其涉及教学培养模式的改革,但也冲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有直接的影响。在学分制模式下如何通过班级、宿舍、社团、校园文化等建设及辅导员引导,来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和意识,以达到当代高校德育目的,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需要探析的问题。

关键词:学分制;管理模式;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一、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优势

学分制是一种现代教育管理模式,它以学生自主选课为基础,学制弹性化为特点,以所修学分的数量以及学分绩点的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在校学习数量和质量的计算单位。学分制相对于学年制而言具有很多优势:它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进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教师竞争意识的提高,因为学生自主选课,学生往往会选教学水平高,自己感兴趣的教师和课程,这无形中会激励教师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主动地改进教学方法,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依据学生的兴趣开设选修课程,满足学生自主选课的需要,可以使学生学到学年制统一模式下学不到的知识,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创新;有利于营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既能保证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又能适应大众化人才成长,有利于教学中既注重专业教学又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因此,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由学年制转向学分制是许多学校改革的方向。

二、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的影响

学分制是当代高校教育管理模式的一场深刻改革,与学年制相比,它促进了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管理模式的变化。这必然对学校的德育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学年制教育管理体制中,学生具有相同的修业年限,学校安排同一专业学生统一排课、上课,课程内容也一样,按年级和专业组成班级。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经在《大教学论》中激励倡导班级授课制。因为班级授课不仅能提高教育效率,而且班级具有德育功能。学校很多活动的开展,都以班级为单位,在班级活动中大家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能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体验集体的荣誉,能增加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在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下,学生自主选课,打破了年级、专业的限制。每个人都有一份不一样的课表和学习计划,这就淡化了班集体的概念,使集体主义教育失去了一个重要的载体,削弱了班集体教育功能。同时在学分制模式下,学生每个人选课不一样,课余时间也不一样,这就为组织统一的集体活动增加了困难,不利于集体活动的开展。有的同一专业、年级的同学四年间不熟悉,甚至不认识,对班集体印象不深刻,对集体没有感情,严重影响了集体主义教育功效的发挥。

三、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下,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途径探析

学分制有其自身的优势,但对集体主义教育产生了一些冲击。那么,我们如何在学分制模式下探索出一些教育途径,来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尝试:

(一)按课程组建班级,加强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

学分制模式下,学生入学后按照自己的学习安排,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私人订制”。每个学生有自己的课表,一般把选同一门课程,在同一教室、同一时间,由一个任课教师上课的班级组成课程班。在传统学年制班集体弱化的情况下,可以加强课程班级的建设,以此来强化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在课程班中,要加大学生干部的培养力度,学生干部是联系学校和学生之间的纽带。除学生会干部之外,在课程班中任命或选举班长、团支书等学生骨干,不能因为是因课而临时组成的班级而没有学生骨干,更不能成为一盘散沙。一个良好班集体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学生骨干的作用。只有班级干部团结一致、积极向上,具有很强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具有很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积极举办各种集体活动,才能带动更多身边的人去学习。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拥有一支有能力、有责任感、具有很强执行力的课程班级干部,对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们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力量之一。

(二)把学生宿舍作为重要载体,提高集体凝聚力

宿舍作为一个重要的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学分制模式下,因为传统班集体的弱化,宿舍成了集体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据统计,大学生60%左右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把宿舍作为集体主义教育的阵地和载体,提高集体凝聚力意义重大。首先,在宿舍寝室长的选拔上,一定要选拔一位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现在有些学校对学生会或班级学生干部选拔很重视,但往往忽视了寝室长的選拔,如果一个宿舍能选拔各方面非常出众的带头人,那么在宿舍集体活动的开展、宿舍同学人际关系的协调等方面,都会非常有帮助。其次,可以在宿舍的每层楼或几个宿舍成立一个团支部,把支部建在宿舍里,平时把几个或若干个宿舍联系在一起,以团支部的名义开展各项集体活动,提高宿舍集体凝聚力。再次,在学分制模式下,还可以建立党员联系宿舍制度,让每个学生党员或教师党员联系一个宿舍,给同学树立标杆、树立努力的榜样。同时加强对宿舍同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展集体活动,党建带团建。

(三)加大学生社团培育和引导,使其成为集体主义教育重要力量

学生社团是在学生自愿基础上,按照兴趣、爱好而组建的,经学校相关部门批准或备案的学生团体。在学分制模式下,因为传统学年制班级的弱化,可以把学生社团作为一个重要平台,开展集体活动,培育学生集体主义情感。在社团活动开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对社团的引导,打造品牌社团,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学校团委及校级社团联合会等社团上级管理部门也要对社团活动加以引导,丰富社团活动内容,提高活动质量,让学生体验集体的力量,培养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社团活动经费的支持和监管,对需要经费支持的社团活动,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这对提高活动质量,培养社团活动集体荣誉感十分必要。当然也要加大社团活动经费监管,让社团经费透明公开,不要让成员产生误解,否则会削弱集体的向心力,进而影响集体的吸引力。总之,在学分制模式下,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和荣誉感,要打造好学生社团,让学生社团成为集体主义教育的主阵地之一。

(四)打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集体主义培养提供氛围

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形态和精神文化形态,它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学生情操的陶冶、修养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校园集体文化的养成,对学生集体意识和集体观念的培养也非常重要。在整个校园大集体中,一方面要通过物质文化形态,使校园的环境更加美观,让校园更具有吸引力,使学生更加热爱校园这个大家庭,都愿意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这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另一方面要通过精神文化的营造,通过一些团体校园文化活动及评选,比如,开展足球、篮球、排球等团体活动,通过定期评选先进宿舍、先进课程班级集体、先进团支部、先进党支部等评选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从而自觉维护集体荣誉,为集体奉献自身的力量。

(五)充分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引导作用的发挥,对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辅导员自身要具有很强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观念。辅导员作为日常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之一,其一言一行对身边的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试想如果一个辅导员在平时集体主义意识淡薄,只为自己而不为集体着想,事事从自己的利益出发,那么他在教育引导学生过程中,就很难有权威和说服力。这样集体主义教育会大打折扣,甚至起到反作用。其次,辅导员是培养学生骨干的重要实施者。学生骨干队伍培养数量和质量,主要取决于辅导员的工作。在开展集体主义教育中,辅导员要采用有效的培养学生干部的方法和策略,打造一批靠得住、综合素质高、集体意识强、有执行力的学生骨干。再次,辅导员要统筹谋划,建立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做好学生集体活动的同时,要从制度上考量如何规划学生大学三年或四年的集体主义安排,形成长效机制,以达到集体教育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裴新军等.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 (11).

[2]张志军,金晓明.学分制条件下的班级集体建设[J].高教与经济, 1995, (3).

猜你喜欢
学分制管理模式大学生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大学生之歌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