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书香教室,呵护生命全人发展

2017-07-25 09:48朱剑梅
广西教育·D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班本书香教室

朱剑梅

历经多年校园文化建设,我校的书香校园及书香课堂改造初见成效,2006年喜获全区第一所由全国传统文化教育与新课改示范工程组委会颁发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殊荣,2010年打造出书香课堂文化。2012年,南宁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引入新教育实验,我校为进一步挖掘文化教育内涵,高调提出“博学尚德 书香立人”的办学愿景,将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缔造完美教室”结合我校特色定位为“缔造书香教室”,让学生在书香教室中经历岁月,“穿越课程”,过一种与书相伴、顺应天性成长的金色童年生活。

一、书香教室的内涵

在新教育生命叙事和道德人格发展理论指导下,我校的书香教室融合了新教育的完美教室理念,赋予每一间教室充分的生命发展空间,倡导师生肩负使命,共同穿越书香课程,经历书香岁月,体验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們明确提出,由各班班主任主导本班书香教室的缔造,可团结相关学科教师、本班学生和学生家长,共同承诺创建一个书香气、花草香、艺术味、能够为生命带来愉悦感觉的教室空间,共同书写一段生命的传奇。

二、缔造书香教室的主要策略

在新教育实验的语境中,完美教室或者说书香教室下的教室,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上的概念:从内涵上说,“教室是一个师生的生命在此展开的场。在这个空间里,不仅世界得以展开,而且历史得以书写,它是叙事的、时间性的……又是岁月的”;从空间上看,新教育的“教室”也并不单纯指向本班这个狭窄的教室空间,学校里的操场、图书馆等其它场所以及学生的家庭等,都是教室的延伸。至于缔造,“在字源上有最初创造的意义”,因为新教育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所以它要成就和缔造的,不仅仅是学生,还包括教师、家长及一切与学校教育相关的人。

我校在缔造书香教室的过程中,把各班班主任推向了工作的前沿,倡导各班以培养儒雅书香气质的学生为共同发展愿景,通过建构本班的价值体系,使每一间“书香教室”都有自己的鲜明主张和独特故事(班级体验课程);我们以典型引路的方式,通过每月开展书香教室班级研讨,以榜样相激励,用故事来引发,靠细节来推动,在全校形成了缔造书香教室的良好氛围。

(一)创建有各种生命气息的班级书香环境

都说环境育人。我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书香校园环境和班级文化环境,而缔造书香教室的教育实践却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教室这个物理空间的生命发展:一间温馨的有生命力的教室,对行为习惯尚处于形成之中的小学生的生命成长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而一间充满书香气息、绿色阳光的教室,必定会对学生热爱书香、热爱生命产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因此,我们不仅赋予了教室“书香的味道”(每间教室的一角都有图书角或书吧小屋,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上有图书推荐和经典背诵排名榜,教室外面的走廊上有“开架书廊”,教室门口的上方有不同名称的“书香牌匾”,等等),而且赋予了教室“生命的活力”,以此唤醒师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关注,让教室和师生一起经历温馨、幸福的生命成长。

书香教室里的生命气象可以各不相同。走进向日葵班,你会被整齐的桌椅、干净的地板、擦得亮堂堂的储物柜所吸引,更会为那教室里无处不在的向日葵花而惊艳——从最开始贴在教室四周的向日葵壁画、挂在墙上的向日葵油画,到现在摆在教室四周的向日葵盆景,一种热烈阳光、乐观向上的班级文化悄然浸润着这间教室里所有师生的生命;走入彩虹班,教室里的学习园地中呈现的是一幅大气明亮的彩虹图,支撑着学生每天的经典背诵表和行为习惯养成图表,教室四周则是学生的书法作品和想象画,教室里流淌着一种梦想的气息……书香教室里的一切,都是师生们一起用“以生命唤醒生命”的方式缔造的:老师们从家里带来吊兰、水仙,孩子们从家里带来富贵竹、文竹、金鱼、乌龟,学生的剪纸、书法、绘画作品上了墙,教室的窗台上爬出了可爱的绿色植物,讲台旁的柜子上出现了一两个活泼的小动物,墙壁会说话了,各种各样的动植物会说话了,学生们也更会说话了。课余时间,学生们给植物浇水、给小动物们喂食,有时会伴着花香拿起图书着迷地阅读。

(二)创建有师生生命印记的价值体系

班级价值体系是缔造书香教室的灵魂,是师生共同奋斗的目标和力量源泉。班级价值体系包括班名、班级口号、班训、班歌、班级目标、班主任寄语、班级公约等内容,这些内容需要围绕班级的核心价值来构建。

在新教育实验之初,我校曾两次组织教师赴江苏海门的新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学习,了解当地完美教室行动研究的方向、方法,其班级文化价值体系与孩子一体成长的经验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和思路。归来后我们结合自身书香校园的办学特色反复研讨,最终确定了缔造书香教室的方向,制定了相关的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指导下,各班班主任与学生一道制定大家一致认同的班级目标以及富有寓意的班级名称、简约美丽的班级标识、激励习惯养成的班训、奋发向上的班级口号、促进发展的班规、催人奋进的班歌或班诗等。

首先,给本班的书香教室命名,确立班级的核心价值,提炼班级的文化追求。就像每个人出生时被命名一样,这是书香教室“生命”中一件特别重大的事,班主任们都想别出心裁,给自己的班级起一个与众不同、富于激励特质的名字。有用植物来命名的,如太阳花班、花语中队班、荷花轩班、春苗班等,他们看中的是植物的阳光、典雅、温馨、美好特质;有用动物来命名的,如萤火虫班、小蜜蜂班、小蜗牛班、小狮子班,他们看中的是动物的可爱、坚韧品性;有直接用心愿来命名的,如幸福快车班、明德苑班、启航班、梦想号班等,他们看中的是这些词语所承载的催人奋进、积极向上的力量。

其次,围绕班名全面构建承载班级文化的价值体系,包括创设各班班徽、班旗、班歌、班诗、班训、班级承诺(誓约)等,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再把这些元素编入《书香教室手册》发放到学生的手上,把班徽牌钉在每间教室的门板上。

再次,学生小组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建设相得益彰。得益于合作课堂教改实验中小组建设的成功经验,各班班主任带领学生给自己的小组起组名、制定小组契约和口号等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每天甚至每一堂课开课之前,全班学生都会呼喊班级口号、诵读班训或唱班歌来提振班级精神,班级口号如小狮子班的“天道酬勤 恒者能胜”、彩虹班的“志存高远 追求卓越”、小蚂蚁班的“勤劳团结 文明守礼”等。一句句铿锵有力的口号、一段段振奋人心的班训、一首首陶冶心灵的班歌,一天天提醒着学生他们的班级价值追求,激励着他们学习的信心、做人的信念。正如新教育实验所倡导的,我们的每一间书香教室都是独特的,对于这一间教室及其中特定的教师和学生而言,它非同寻常、深刻隽永,因为它镌刻着师生的生命印记。

(三)丰厚书香教室里的书香课堂文化,开发校本书香课程

在实施新教育实验的过程中,我校精心打造国家课程,研发校本书香课程,以国学经典诵读课程为核心,将新教育实验的晨诵、午读、暮省课程改编为我校的晨诵、午练、暮省课程,引领学生“穿越课程与岁月”,享受沐浴书香幸福成长的每一个日子。

1.深化国家课程书香课堂建设,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追求

北京师范大学相关课题组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确立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精神等六大核心素养。我校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把夯实文化基础、培育参与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落实到书香课堂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自然吸纳的能力。我校书香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主轴、以导学为主线、以合作为主攻,倡导书香特色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以学会、会学、乐学、创学为学习目标,其中“学会”是基本要求,“会学”指向学习方法,“乐学”指向学习态度,“创学”指向学习境界。我校书香课堂通过合理、适度、有效链接经典阅读来体现书香特色,链接阅读的经典素材包括成语故事、历史典故、唐诗宋词、四书五经、名人箴言、经典歌曲、传说由来、学科发展史等,不同学科需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情境相机链接、自然融入,这在本校教案和导学案中有鲜明体现。

2.开发校本书香课程,体现书香教室对生命和书香的充分关注

我校校本书香课程以国学经典诵读课程为核心,引进新教育实验中的晨诵、午读、暮省课程并把它们改编为我校的晨诵、午练、暮省课程,同时强化师生共读课程,将书香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1)让生命与经典同行,做实经典诵读课程。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我校曾汇集全校语文教师之力,精心挑选古往今来的经典诗词、名家名篇,编修《国学》读本,开发国学校本课程,把国学的圣贤义理引入课堂、融入校园、植入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在此生漫长的生命岁月中不断固守之、践履之、证成之,传承并光大中华传统文化。

诵读经典十六年,我校《国学》读本历四次修订后固化为一套六册校本教材,国学课堂形成了以吟诵为本的“五步教学法”教学模式,体现出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四化”特点。

为做实经典诵读课程,我们用评价来引领教学:下发《经典诗文背诵篇目表》,引导学生每日诵读、人人背诵,把班级、年级背诵比赛与定期检查相结合,把班级平时的背诵量化指标与学校读书节活动成果展示相结合,每学期不分年级评出全校经典背诵状元奖、榜眼奖、探花奖,激励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丰盈师生的心灵世界。

(2)融合晨诵、午练、暮省,让“阅读”与当下生活诗意关联。我校把经典诵读与新教育晨诵模式相结合,精选了一批包括经典诗文和与学生情感世界、当下生活相关联的现代诗歌,整编出一套六册晨诵读本《晨韵》,引导学生朗诵佳篇、体验美好情感。《晨韵》朗诵固定在每周三早上的15分钟晨诵时间,诵读形式有晨间诵诗、日常诵诗、生日赠诗和情境诵诗等。晨间诵诗提倡在一定时间(一周、一月或一学期)内,用同一首诗来“开启”黎明,重点选取那些意义深远的诗,既能让学生一下子感觉到它的力量与美,又未必能在瞬间洞悉其全部奥妙,每一次朗诵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感悟。

午练指的是利用下午第一节课之前的15分钟,各班组织学生进行硬笔书法练习,抄写经典诗文(一、二年级练习铅笔字,三至六年级练习钢笔字),培养学生“一笔一划写汉字,一心一意做好人”的精气神儿。其间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写字姿势,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不说话、不做小动作,培养静心写字的习惯。语文教师负责检查学生的练字本,并对学生进行书法指导。班级可以开辟学生作品展示专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把最满意的作品张贴到墙上展示。

暮省指的是学生每天在完成学业以后,用15分鐘时间反省自己一天的生活,并用随笔和日记等形式记录所思所想所悟。教师与学生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成长并上传数码社区,亲子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用简单的品评词语相互激励和抚慰,共度有意义的教育生活。

(3)师生同读一本书,拥有共同的语言密码。各班师生每个学期选出5本必读书、10本选读书作为共读书目,自定时间自主阅读。为了有效推进师生共读活动,学校引导老师们开发了好书推荐课、读书分享课、群文阅读课等课程形式。师生共读,促使班级的阅读氛围越来越浓,师生的共同话语越来越多,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缔造书香教室,让学生的“书香”生活更加充实:天天“三刻钟训练”,15分钟诵读经典,15分钟练字,15分钟在《金色童年成长手册》上书写读书心得体会、摘抄名篇名句或创作新诗美文;周周大阅读,每周四下午以班为单位自定主题和方式“师生共读”;月月经典论坛,每月一次把自己阅读的书籍与本班师生分享,在碰撞思想的同时,把书中大师的教诲融入自己的生命长河;年年硬笔书法和新诗创编赛,一年两场赛事,让学生享受“书香”生命的灿烂绽放。

(四)开发各具特色的班本体验课程

班本体验课程是由班级实施,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方式,师生、家长等共同开发的特色课程。新教育实验的领军人、江苏教育研究所所长成尚荣指出,班本课程要以综合性和活动性为主,针对班级文化创建的特点进行设置,增强学科与生活的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们认为,班本课程的开发,既要考虑与班级文化融合,又要考虑班主任的能力、学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延续性,为此,学校对班本体验课程的开发做出了如下引导:内容往科技类、习惯养成类、文体类、实践类、人文类方面设计;班主任要深思熟虑并撰写课程计划,一旦确定不再轻易更改;确定内容后,由学校领导、政教处、班主任、学生四方共同认定后方可实施。

1.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验课程中培养态度、习得能力,实现健康成长

俗话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认为,一个好的老师,好的班主任,就是陪着学生一起健康成长的人。

(1)人格体验课程。班主任根据本班学生年龄和个性特点,以专题形式开发系列人格课程,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感恩、学会奉献。比如:基于“为学生的精神打底”的理念,明德苑班开发了故事课程,依靠故事的力量,引导学生在故事中感悟成长;在“寻找爱的足迹”班本体验课程中,荷花轩班的师生每天在图书、报刊、电视、校园、班级中搜集大量平常人物的不凡事迹,引导学生在寻找、讲述和倾听中感悟人间真爱,学会感恩;小精灵班把班本课程定为“感恩,让我在行动中成长”,系统地开展了“感恩父母——美食篇”“感恩社会——回馈篇”“感恩老师——谢师篇”“感恩同学——互助篇”等活动,班上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学生跟老师、家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格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做人的根基更加坚固。

(2)班本实践课程。在洒扫应对校本实践课程基础上,各班根据各自的班级文化和资源优势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班本特色实践课程,发展学生参与社会、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责任担当精神。如:春苗班的“我与小苗共成长”班本实践课程,要求学生亲手呵护一株小苗,观察并记录小苗的成长过程;向日葵班的手工制作,让学生从最简单的拼图、折纸做起,经历科学小仪器的制作、演示,直到更复杂的DIY数字油画、风筝彩绘、海绵贴画及不倒翁的制作等等,内容丰富,让学生目不暇接……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生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初步养成了互助合作、乐于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定期开展班主任教师书香教室叙事活动,引导班主任通过分享经验相互鼓舞,不断奋勇前行

开发课程是艰难的,又是幸福的,班主任教师们在给学生开发的人格课程中看到了学生的缤纷成长,幸福感油然而生。为了鼓舞士气,我校每个月举办一次专门的班主任会议,引导大家相互分享班本课程创设经验;到了学期末,每个班还要对本班班本课程的开发提交一段图文并茂的书香教室叙事视频或PPT课件在会上分享,要求有情感、有故事、有学生案例。班主任会议既是督促,更是鼓舞,班主任教师在相互的经验分享中受到启发,不断调整前进的方向。

三、建设数码社区,为班级创建互动分享的精神家园

建设数码社区是新教育实验倡导的六大行动之一,是指通过整合学校内外的网络资源来建设学习型网络社区,让师生、家长可以通过网络来相互交流和学习,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应用能力。目前,我校各班都建有了家校QQ群,主要用于家校互动。

“家长进课堂”和各班亲子活动是我校的传统项目,有了各班家校QQ群,学校会密切关注各班在Q群上上传的相关活动安排,准确掌握各班的活动动向,一旦发现好的教育資源,会及时“放大”各班的资源效益,把活动内容调整到整个年级甚至全校来共享。此外,数码社区还把老师、家长和学生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让我校的书香教室班本体验课程变得越来越精彩:老师、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开心心地活动,再把活动内容用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分享到数码社区,变成全校师生家长都可以间接体验的活动课程,并能得到大家的鼓舞和建议,那份幸福与甜蜜,那份生命焕发的光彩,便成了一份恒久的记忆。

缔造书香教室,让我们怀揣梦想,和学生肩并肩,开发丰富多彩的书香课程,共同体验生命最真实、鲜活的状态。我们以无限相信每个人、无限相信每个班级、无限相信每一个行动为出发点,尊重、满足、成全每一个生命,在书香琅琅、歌声琅琅、笑声琅琅的书香教室里,倾尽爱心守护着学生,促成他们的全人发展。

(责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
班本书香教室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浅谈幼儿园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313”教室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