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公安:倾力帮扶助脱贫

2017-07-25 00:23
中国扶贫 2017年13期
关键词:工作队驻村队员

“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过了,我们住上了大房子,收入有了保障,孩子也能繼续上学深造。”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那杏村村民李朝忠说。

以前,李朝忠一家的经济收入主要靠种茶和蔬菜,但因为交通落后、缺乏种植技术,年收入仅能维持全家的基本花销,孩子的学费常常没有着落。被云南省公安厅确定为挂包帮扶对象以后,李朝忠的孩子享受到了困难补助和助学贷款。通过云南省公安厅在挂包点推行的种猪发放、芽茶改造等举措,李朝忠家一年计划增收一万余元。

和李朝忠家一样享受到实惠的,在马台乡还有很多。自云南省公安厅将那杏、南糯、平河3个村委会确定为“挂包帮”扶贫点以来,云南省公安厅举全厅之力倾力帮扶,积极开辟为民服务“新战场”,由此而发生变化的不只是村民的生活,还有这里的村容村貌。

责任到人,全警参与助脱贫

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云南省公安厅迅速成立了由时任省委常委、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张太原任组长、厅党委成员任副组长的“挂包帮”“转走访”工作领导小组,由厅党委成员分别牵头负责,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落实领导责任。按照全警参与的要求,云南省公安厅采取了“一帮一”“一帮几”或“支部帮”等形式,厅机关1026名民警结对帮扶3个村38个村民小组的6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保证了“挂包帮”扶贫点村村有队员、户户有人帮、项目有资金。

为切实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自2015年8月以来,云南省公安厅选派了两批共38名民警组成驻村扶贫工作队,驻进挂包点,深入了解民情民意,针对性地帮助每村每户做好扶贫规划,开展精准扶贫。

龙志成是扶贫工作队驻平河村委会的队长,他所在的村委会共有14个村小组。为了解村民的需求,有的村小组,一户人家,龙志成走访了不止5次。一次,他到核桃树小组宣传扶贫政策,遇到一个“有点倔”的小伙子。当时,小伙子对龙志成和工作队员很抵触,觉得他们“说一套,做一套”。为了消除小伙子的成见,龙志成耐心地跟他解释:“我们彼此是朋友,从村里到乡里,对扶贫政策的执行和落实,都是不打折扣的。我在村里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止一个月两个月,你以后如果有不如意的,你再来找我,我们再交流。”龙志成的诚恳与真挚,最终打消了小伙子的顾虑。

不止龙志成,2015年云南省公安厅派驻马台乡扶贫工作队队长胡学清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一次,他到一户村民家走访,主人听他说的是普通话,穿着也不像当地村民,便问他是来推销什么的。胡学清赶忙解释,自己是驻村扶贫工作队的,这才消除了“误会”。“刚来村里工作,村民都会带有防备之心,耐心和他们解释清楚也就好了。”在最初那段时间,驻村工作队的队员们经常碰到这样的状况。

事实上,驻村工作队要克服的困难还有很多。由于交通不便,道路条件差,加之村落较为分散,工作队员的入户走访很多时候无法使用交通工具,只能靠步行。要是遇到下雨天,步行都很难行得通。

好在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队员们的辛苦付出都有了回报,驻村工作队和群众的距离拉近了,感情变好了,工作也容易开展了。对此,马台乡党委书记陈一波说:“驻村工作队对各村各户的情况了解得比我还熟,他们的工作确实是做到群众心坎里了。”如今,队员们到哪,村民们都会问上一句,邀他们到家里坐坐,对这群经常以“我是驻村工作队的”为开场白的人,村民们很是信任。

精准帮扶,从根源处解决问题

平河村委会往前走20多米,是一大片低洼、较周围稍显平坦的地。这块地上,有七八栋正在建的新房。而8个月前,这还是一片稀稀落落的油菜田。

这样的变化得益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按照危旧房改造及抗震安居工程易地搬迁一批、原址拆除重建一批、维修加固一批、进城定居一批、政府兜底一批的工作要求,平河、南糯、那杏3个挂包点的安居工程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3个挂包点,69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涉及到的易地搬迁安居房建设工程已经100%动工。

平河村委会河边组李忠元一家对扶贫工作带来的实惠应该是再清楚不过的了。2016年8月,他们一家搬进了刚建成的新房。

在扶贫工作开展以前,李忠元一家住的是破旧的土坯房,家里的经济收入主要靠他打散工、种茶叶和种玉米,而这仅仅只能维持一家人的基本花销,李忠元甚至没想过他还能拥有一套新房。被确定为挂包帮扶对象以后,李忠元家的新房建设很快就开始动工了。原本,李忠元打算自己建房,这样可以省下一笔开销,可是缓慢的进度,让李忠元不敢想象何时才能把房子建好。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帮李忠元找到了一个施工队,并与施工队商定让李忠元在施工队打工。如此一来,李忠元既能自己建房,也能领到一笔收入,还能学到盖房子的技能。几个月后,新房的雏形出来了,再过了几个月,他们一家搬进了新房。

南糯完小紧挨着南糯村委会,有事没事,胡学清总喜欢到学校里转转。然而,学校的现状却让胡学清深感忧虑。“学校使用的200套课桌、板凳都是2005年之前购置的,大多数陈旧破损,教师自行修补后,还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正常使用需求,有三分之二的课桌板凳甚至已经失去了维修价值。”之后,驻村队员将情况上报给云南省公安厅相关领导,最终由云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帮学校筹集到近30万元资金,为学生更换了桌椅,并在学校设置了一间计算机教室,配置了45台电脑,安装了“博学宝”教学平台。“以前条件简陋,学生都没碰过电脑,教学资源也紧缺,现在有了这个教学平台,所有课程都可以通过网络同步获取,全校师生也能和信息时代接轨了。”南糯完小的校长说。

“衷心感谢云南省公安厅的叔叔阿姨们,让我们能够坐在宽敞的电教室里,使用多媒体电脑学习知识、了解外面的世界,我们一定加倍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社会。”2016年6月,一封来自大山深处的感谢信从马台乡南糯村寄到云南省公安厅,感谢云南省公安厅为南糯完小建造了电教室。如今,同样的电教室也在马台乡的那杏、平河村紧锣密鼓地建设着。

而云南省公安厅做的工作并不止这些。对存在特殊困难的群众,云南省公安厅也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协调资金400万元设立了临翔区贫困户助学基金,帮助解决贫困户子女上学难问题;为提高扶贫资金投入的使用率,与当地党委政府共同研究制定了配套扶持措施,因村、因户制定了增收计划。

目前,云南省公安厅制定的精准扶贫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马台乡平河村河邊组旅游示范村建设项目已按规划启动建设。在特色产业方面,帮扶群众种植瓜果豆菜4000亩,组织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养蜂1897箱。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上,帮扶完成芽茶嫁接6596亩,核桃提质增效5100亩,实现亩均增收700余元。劳务增收方面,因人而异组织贫困户到相关企业从事相关工作,增加劳务收入。

长效为本,巩固深化脱贫成果

“2016年底,平河、南糯、那杏3个村委会挂帮的建档立卡697户贫困户已有463户实现脱贫,完成了年度扶贫要求,为2017年实现整体脱贫出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过去一年,云南省公安厅扶贫工作交出的一份“答卷”。这是成绩,更是一个开始。对云南省公安厅而言,“长效为本,以可持续理念巩固深化脱贫成果”将是今后扶贫工作中必须重视的一项工作。

为深入开展这项工作,张太原在临翔区走访贫困群众时,专门为9个村委会支部书记、主任、平河村全体党员、马台乡党委政府领导讲党课,要求加强当地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基层党员领导干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带头作用;云南省公安厅直属各单位深入马台乡开展了“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云南省公安厅协调省交通厅、省扶贫办等省级部门多次深入马台乡指导帮助,激励基层干部群众脱贫的决心和信心。

2016年的一次送教下乡活动后,马台中学的几名学生给为他们上课的2名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老师写了张卡片:“我要好好学习,我要走出去。”学生的举动令老师感动,也让驻村队员感动,“这不就是教学的意义吗?让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学习是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在驻村工作队员的牵线下,马台中学的老师和云师大附中的老师交换了联系方式,并组建了一个微信群,老师们经常在群里交流教学方法和技巧。

走进如今的平河、南糯、那杏村,道路干净,村容整洁,一幢幢正在建设的安居房,采茶、喂鸡、喂猪……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的村民,描绘出美丽乡村的蓝图。

(供稿单位:云南省公安厅、云南省扶贫办)

猜你喜欢
工作队驻村队员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博士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