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荫
摘 要:当前,我国中职教育正处于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热潮中,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是中职教育的核心目标。这就需要中职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课程体系,进行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纷纷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建立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随着各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教育加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但人才培养的质量还不能满足行业企业的需要。因此,笔者所在学校会计专业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促使校企深度融合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项目课程为主体、职业实践为主线”的“集群型、技能化、渐进式”课程体系。
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
1.全面调研专业人才需求,三重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笔者所在学校会计专业通过“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企业财务岗位设置及岗位分析”“会计就业岗位群及岗位群技能与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多层次分析,结合学校自身资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最终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社会和会计行业所需要的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健康的个性品质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初级技能型人才。
2.了解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定位毕业生就业岗位群
专业岗位群定位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通过对企业财务岗位设置及岗位分析的调研,我们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分析,中职会计毕业生更适合从事中型企业基础型会计岗位,更适合从事小型企业辅助型会计岗位。根据岗位群技能分析,中职会计毕业生更容易胜任出纳类、统计类岗位,其次为核算、税务类岗位。
3.分析岗位职业工作过程,梳理岗位工作任务,转化学习任务
针对已定位的岗位群,结合本地区行业、企业情况,将岗位定位为主办会计助理、成本会计助理、往来会计、出纳员、税务会计助理、统计员、核算员、财务文员、收银员等十三个岗位。结合企业财务岗位分析调研,将以上岗位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并转化学习任务。
4.构建“集群性、技能化、渐进式”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应具备基本素质、专业素质、综合素质。所以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要以这三种素质的培养为标准,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项目课程为主体、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课程理念。
要使培养的专业人才具备基本素质、专业素质、综合素质三种素质,必须有一定的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支撑。基本素质方面,应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心理健康、计算机应用等课程作为支撑;在专业素质方面,应有会计基础知识与核算技能、统计实务、会计岗位核算技能、成本核算实务、会计电算化实务、EXCEL在会计与统计中的应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纳税实务等课程作为支撑,同时为了体现专业技能化培养,需要增加相应的实习实训、顶岗轮岗实习等环节。综合素质方面,通过第二课堂开设课程统一实现。
5.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构设计
根据中职学校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指导方针,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紧贴行业需求,与企业保持“零距离”。为了探索具有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对会计专业人才进行了广泛的社会需求调研和职业岗位调研,并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按照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特点和培养要求,提出“双元联动,双向融合,三个合一”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双元联动即校企共同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与课程考核。双向融合是专业和职业相互融合,岗位要求和教学要求相互融合,表现为教学过程與会计岗位工作过程相互融合。三个合一是学生与财务人员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教室与财务室合一。
三、改革成效
毕业生实习单位和就业单位对学生的岗位能力满意度颇高。许多企业在实习生完成顶岗实习后就直接签订劳动合同。一大批毕业生目前成了企业一线的骨干,用人单位对学生“零距离”就业能力评价颇高。
中职学校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运用全真的业务资料和单、账、表、章进行教学,体现了真实的岗位技能要求。以岗位综合能力为目标构建了“集群型、技能化、渐进式”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强化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先进教学方法的应用,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并执行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与职业技能标准有机结合的多元考核评价标准,使得学生的“双证率”和岗位能力大幅度提高,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四、思考
我们的改革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双元联动、双向融合、三个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用刚刚起步,初见成效,学校如何加强与企业合作,促进专业发展还需要不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