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教学在高职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2017-07-25 20:39程波陈琳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6期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项目化教学高职

程波+陈琳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过程中课程开设、师资结构、教学方法和创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项目化教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从创业氛围的营造、项目的选择、平台的搭建、课程的设置、项目的实施等方面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最后对实施的成效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

【关键词】高职 经管类专业 项目化教学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C-0045-03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充分激发各个高校的内生动力,同时尊重和充分挖掘基层首创,以一些试点经验、模式,引领和推进高等学校整体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广西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12月,广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成立。2016年2月广西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要把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2016年5月,广西颁布《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改革的目标任务及措施保障等。这期间,部分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综合实践基地,广西财经学院创立了全区第一个高校创新创业学院,广西医科大学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大学生创业案例分析等课程。一些高职院校也积极开展课程改革、技能竞赛、基地建设等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改革成果。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从实际工作来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课程开设不合理。部分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虽然加大了创业就业的内容,但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一是开设过多的创新创业课程增加了教学负担,挤占了原本有限的教学时数;二是创业教育课程落实不到位,教学时数难以保证,排课相对教条,难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要求;三是教材缺乏针对性,创新创业类教材虽然较多,但大多不能贴合专业实际和学校的差异;四是理论性教学内容过多,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较少,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脱节,人才培养目标不够聚焦。

(二)师资结构不合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涉及管理、经济、社会、法律法规、心理等多专业领域,需要具备理论和实践基础,对教师整体要求较高。从现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团队来看,“双师型”师资队伍严重缺乏,成员构成多为校内行政人员,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不足,实际创业和企业工作经历的缺失,导致对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掌控和对项目的指导能力不足,仅能维持基本教学任务。教学中对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伙伴这一角色认识不到位,对学生管理或缺位,或越位,缺乏必要的技能训练。

(三)教学方法及手段单一。创新创业教育没有融入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中,难以形成人才培养的合力。相当部分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短期行为,没有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缺乏系统的对学生开展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渗透以及所内含的文化精神的熏陶和教化。此外,在课程考核方面,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书面考试形式,只能对基本的理论和知识作出评测,学生只能被动评价,不客观不全面,也造成被动和应付式地完成任务的局面。以理论讲授和案例讨论等为主要方式的创新创业教学,难以调动学生内在的创业意识和热情,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四)创业条件与环境不够。创业项目的设置和引导上,要么不能紧密联系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对项目开展论证不够科学;要么不能紧密围绕学生的专业特点,过于零散,针对性不强。由于各学校在教学资源方面的差异,造成部分学校提供的创业实践场地受限制,覆盖的范围有限,创业园等活动载体有限,创业实践只能面向少数学生。虽然有的学校建设了创新创业实训室,但仅能完成一般的共性理论教学及虚拟实践需要,加之集中教学人数较多等原因,难以兼顾每个学生实践锻炼机会的需要,开展的项目大多过于迁就于学校现有条件,缺乏真实的商业环境,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多元化要求。

二、项目化教学对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职教育更加突出职业色彩,侧重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的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尤其是创业教育的形式,对大学生创业有着积极的影响,但传统的说教式、理论化教学必须作出变革,转而开展以面向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热情的探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带着问题进入到学习中,提高教学效果。

項目化教学是推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通过设置与社会创新创业发展实际相吻合的主题,能够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把握,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供环境设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选择创新创业项目,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的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将短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长远的社会及职业发展结合起来。同时,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显著的交叉性,能够综合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全面能力,考核的范围更宽。

概括而言,以项目化教学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具有以下突出优势:

第一,有利于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包含课程设置以及实训项目开展等,除专业顶岗实习外,大多采取校内教学、教师考核,第三方参与教学与考核的范围有限,创新创业教育正好可以将社会实践与社会考评结合起来,用社会的评价和客观的标准来衡量教育教学的效果。

第二,有利于将创新创业所应该具备的多样化知识进行整合。创新创业是一项涵盖多方面知识的体系,很难在传统课程体系内进行独立课程的展示与体现。而项目化教学法正好可以综合各方面知识,进行整体加工整理,基于此搭建综合载体,为综合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第三,有利于学生个性能力的发挥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因为个体差异,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各不相同。采取项目化教学,在项目组的分工下,可以扬长避短、相互学习。同时,也有助于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在共同目标的激发下相互克服、相互包容,提高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第四,有利于学生学习热情的调动和自学能力的提升。项目教学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项目围绕学生展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均由项目小组完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项目化教学在高职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实施

创业项目成功与否的直接标准就是市场的检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创新创业教育既需要宏观层面氛围的营造和条件的创造,又需要微观层面师生及社会主体的参与协作。从学生的教育、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潜移默化地培养,提高学生学习实践的热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整体而言,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氛围,应该遵循“从社会中来,回社会中去”的原则,合理设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利用校内外条件,发挥好两个课堂的作用,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一)创业氛围的营造。相对工科专业而言,经管类专业缺乏直接的产品或技术支撑,创业技能和优势更多体现在理念和管理等方面,良好的创业氛围有助于提高这种意识,改善经营理念。需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广播站和宣传长廊等,宣传创新创业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从思想深处变“要我创业”为“我要创业”,宣扬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和形式,营造人人皆可创业的氛围,普及创业政策。

以入学教育为契机,将创新创业的思想和理念融入入学典礼和专业介绍中,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目标和信念。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讲座,邀请创业专家、行业人士以及创业毕业生,分享创业心得体会,培养正确的创业观,拉近创新创业实践与在校学习的距离。树立全员营造创新创业意识,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适当组织开展主题交流活动,渗透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学生勤思考、多实践。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等项目中,突出创新创业等内容,拓宽学生就业的范围和途径,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创业项目的选择。创业项目范围及主题的选择应该把握以下四个原则:

1.关联区域产业结构。创业项目应尽可能贴近区域产业结构和区域规划,有助于解决师资、基地等难题,彰显区域特色,获得政府支持,有利于培养和营造创业环境氛围。

2.關联项目现实环境。要充分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定位,通过内建创业园、创业街等,外建校外实践基地、开办电商平台等,结合社会需求设置创业创新项目,让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3.关联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教学必须服从、服务于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案框架内,正确处理好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专业课与公共课的关系。

4.关联创业人员结构。根据生源结构及特点等合理设定项目,鼓励跨专业联合。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涉农创业项目中,除经管类专业学生外,还邀请广告设计等专业学生加入,并聘请相关老师担任顾问。

(三)创业平台的搭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条件,利用好各方面有利条件,搭建各类平台,将专业教育、实践基地、社团活动等进行紧密结合,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利用创业大赛、校园展销会、挑战杯、商务精英大赛等竞赛平台,将竞赛要求等融入创新创业活动中,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际操作能力,在竞争中体会创新创业的氛围,在实践中检验成果。发挥各类学生社团作用,以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利用创新创业协会、营销策划协会以及物流学会等社团组织,辅助开展实践教学,服务合作企业,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搭建创业信息、经验分享等服务平台。

借助经管类专业常用的沙盘等实训工具,为学生提供模拟实际的对抗演练,增强对残酷竞争的认识,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及时引导学生对创新创业过程中环境的理解与把握。适当建设创新实验室,如创客空间等,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践,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强化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提高综合能力。

(四)创业课程的设置。参照国外通行做法,从整体创业的角度把创业需要的知识课程纳入创业机会识别、企业创建与成长、风险控制等完整的创业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由于高职教育在校时间相对较短,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有所侧重,不能面面俱到,需要因时因地进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既可以采取模块穿插到专业课程中,也可以单独作为课程开设。具体而言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创业项目认知内容,主要传授项目经营的基本理念,通过创业者经验分享、创业环境与政策分析、创业项目的选择等内容开展,给学生传递企业价值、趋势、商业模式、信念、行为、成果等信息,培养正确的经营理念。

第二个层次是创业技能提升内容,主要是传授企业运作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通过方案制订、营销策划、财务会计、人资管理、风险控制等内容的教学与实践,让学生初步掌握企业运作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各方面知识。

第三个层次是创业综合素质内容,提升心理、礼仪、演讲等素养,通过选修课、讲座报告等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四个层次是创业平台实践与总结,以项目实践为主,通过校园展销会、产品发布会、创业大赛等活动,物化创业成果,开展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组织经验交流与总结活动。对于有前景的项目,鼓励并支持开展后续孵化。

(五)教学项目的实施。具体如下:

1.师资配备。创新创业教育应构建以专业教师为主体、其他人员为辅的教学团队。专业教师承担专业教学内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设定与教学,组织开展教学研讨和交流。同时,邀请校外企业家、创业管理机构等负责人以及学校就业管理部门等人员组成团队,并争取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校企合作中。

由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等内容没有按部就班的套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因而对教师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活动,提高创业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获得SYB培训师证书,提高教师的知识和实践技能。支持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增加社会工作经验。

2.团队组成。团队结构既要考虑到便于人员划分和教学组织,又要考虑到便于项目的开展。一般团队成员为6人,分别担负领导、策划、生产/技术、人资/公关、财务、营销等角色。在涉及创新创业教育模块内容时,采取分组进行教学。

团队划分要在教师组织下,鼓励和支持学生吸纳其他专业,如广告设计、财务会计等专业学生加入进来,促进专业优势互补。团队成立后,项目的选择、实施、考勤、考评等均以此为依据,并对接创业大赛、项目孵化等任务。

3.教学方法。创业课程设定后要根据前导和后序课程特点进行编排,并合理安排实践环节内容,采取“教、学、做、评”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由教师讲授创新创业中的基本知识,穿插安排讲座、分享、参观等,提高创业意识。其次,创造虚拟商业环境,设计创业流程中的各个要素,组织学生分项进行演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组织开展创业实践与体验,结合创业大赛、挑战杯等竞赛以及校内组织的产品展销等活动,提供学生实践的平台,获得实际体验。在此基础上,组织项目实施总结与点评,为项目的后续发展提供方向。

4.结果考核。创新创业活动涉及的面很宽,应尽可能组织多方面人员组成考评团队。如有可能,可借助校企合作,聘请政府、行业、企业专家等形式建立评审专家库,对学生的创业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考核过程要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结合起来。过程考核侧重于创新创业过程中各类文书材料的规范性以及团队人员构成分工、组织的架构、合作精神的表現等方面,可以采取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结果考核则将学生创业实践的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如经营额、利润总额、市场占有率等,根据创业实践的结果进行考察。

四、总结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工商企业管理等专业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围绕学校培养农村现代流通人才的定位,重点以市场营销学、销售管理、综合实训等课程增设农产品创业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从开展效果来看,学生参与热情较高,如开展海鸭蛋、柿饼、鱿鱼丝等创业项目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费到钦州市、北海市、恭城瑶族自治县等地经营户家中进行实地调研,深刻体会和理解产品生产的背景、过程以及特点,设计出的创业方案更加细致合理,甚至有意打造自己的品牌和形象。在学院内部织的农特产品展示会上,创业产品的畅销坚定了创业小组创业的信心。教学团队构成的考核组,按照项目选择、摊位展示、营销技巧、包装设计等考核点对项目进行逐项评分,考核更加全面、客观。通过对比,教学效果比传统课堂教学效果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高,反过来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促进了团队交流。

但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有待研究和改进的问题:一是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对教学要求较高,可供直接借用的经验较少,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内容较多,如何衡量教学改革成效并给予教师相应的激励有待完善;二是无论是软硬环境都难以满足全体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需要,加之部分学生主观上对创新创业认识的差异,如何解决个体需求与全体教育的关系有待研究;三是创业项目大多为食品类产品,创业实践过程中涉及食品安全问题较为敏感,项目组的经营资质和经营许可有待解决。

【参考文献】

[1]王腾利,朱莎.高职创业教育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反思[J].科技创业月刊,2013(7)

[2]于利.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职创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抚州:东华理工大学,2013

[3]徐挺.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4]熊素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的影响研究意愿与能力[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0

[5]陈昕.基于高校创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的若干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 2015(6)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经管类专业项目化教学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刍议项目化教学法在本科动漫实训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众筹模式引入工业产品设计项目化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基于学生社会能力培养一体化的高职经管类专业课程优化研究
基于VBSE创业版创新创业型经管类人才的培养
经管类专业“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