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漕运总督公署与淮安城市建设*

2017-07-25 10:05钟行明
中国名城 2017年4期
关键词:公署旧城总督

钟行明

明清漕运总督公署与淮安城市建设*

钟行明

为全面研究明清京杭运河漕运管理的中枢——淮安漕运总督公署及其与淮安城市建设的关系,在梳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漕运总督公署的建置、建筑及其空间布局,漕运总督公署规模宏大、等级较高、轴线明显、格局清晰,明确地分为治事之所、宴息之所、吏攒办事之所三个功能分区。漕运总督公署对淮安城市产生了重要影响,因其在淮安旧城内的位置变迁过程深刻影响了淮安旧城的城市轴线、城市道路及周边。同时,漕运总督对淮安城市格局、文化教育、文化景观等城市建设方面的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运河;淮安; 漕运总督公署 ;城市建设

明初漕运仿元制,京师所需“由海而入”。后宋礼浚会通河,平江伯陈瑄疏山阳沙河故道,由是罢海运而转漕运。“京师根本重地,官兵军役,咸仰给于东南数百万之漕运”①。明永乐时开始把漕运管理的最高机构设在淮安,“明永乐间,陈恭襄总督漕运,开府淮阴”②,沿用至清末,中间虽有变动③,但多数时间都驻扎在淮安。明清漕运总督公署位于淮安城内,对明清时期的淮安城市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淮安”为明清时期的淮安府治所在地,不同于现代淮安行政区划。)

1 漕运总督公署建置及其建筑

明万历七年(1579年)以前,都察院(即漕运总督公署)位于旧城南门内。初为景泰年间即陈瑄旧居所建,后“成化五年(1469年)通判薛凖重修,正德十一年(1516年)知府薛 于正堂东西各增建一间,以限内外”。正德十三年(1518年)《淮安府志》记载都察院建筑有:“公宇正堂五间,扁曰总漕;后堂三间;厢房东西共十六间;书房三间,在正堂东;库房九间,在正堂西;厨房三间;卧房三间;仪门三间;大门三间,对街照壁一座;东西新建二坊,东曰镇靖,西曰抚安。”

漕运总督公署于万历七年(1579年)年移至淮安卫,笔者推测漕运总督公署应沿用淮安卫建筑,因此可据刻于万历元年(1573年)的《淮安府志》所记载的淮安卫建筑推测总督署建筑,“正堂五间,后堂五间,耳房四间,司房东西各十间,架阁库二间,东西夹室各三间,仪门三间,经历司厅三间”。

李三才任漕督时,“剏大观楼五间于其后”④。

明天启时期《淮安府志・卷三・公署》载:“大堂,五间;中厅,五间;大楼,五间;后厅,五间;耳房,东西各三间;门厨房,七间;案房,东西共六间;书吏房,二十余间;皂隶房,东西五间;工字厅,三间;中厅;东西花园;耳房,四间;花亭,三间;亭东耳房四间;大堂西院一宅,计十五间;东西耳房,厢房,穿廊共三十二间;水土神祠,三间;寅宾馆,三间;仪门,三间;脚门,二间;大门,五间;鼓亭,二间;牌坊,三座,中曰重臣经理,东西曰总供上国、专制中原;司道县厅,共九间;中军旗鼓卫官厅,共二十间,兵勇各房,三十余间;清美堂,共十五间,旧称前察院,洪武三间,知府姚 建,隆庆五年,知府陈文烛重修,今为军门待客之所,□□□庙东,旧察院改为淮安卫,即今之卫也,规模宏敞,犹存旧观。”

“乾隆四年(1739年),总漕托饬县估修大堂,苏抚陈题准动项修理大观楼等处。乾隆八年(1743年),总漕顾改建万松山房。”⑤尹继善《万松山房记》载,“淮署东偏,旧有马射之圃,岁久积壤渐高,几于垣平。癸亥八月,漕政既清,周视射圃,得隙地于东南隅。度广十余丈,乃尽徙粪壤其间,凡两阅月竣工,隆然成山,种松千株,强名之曰‘万松山房’。室右别为斗室,并构草亭于山巅,又作草亭于山南,亭左右置屋数间,以待阅射时仆役可避风日。”⑥总漕杨锡绂在任期间重修,并于署东北新建箭亭⑦。

清乾隆《淮安府志》中所载“漕运总督公署”的建筑有⑧:大照壁,一座;鼓亭,二座;大门,五间;角门,三间;仪门,三间;大堂,五间;中厅,五间;东西耳房,四间;大楼,五间;后厅,五间;东西耳房,各三间;厨房,七间;东西案房,六间;书吏房,二十余间;东西皂隶房,五间;工字厅,三间;花厅,三间;亭东耳房,四间;大堂西院一宅,共十五间;东西耳房、厢房、穿廊,共三十二间;水土神祠,三间;寅宾馆,三间;司道府县厅,共九间;中军旗鼓卫官厅,共二十间;兵勇各房,三十余间;清美堂,共十五间,旧称前察院,洪武三年,知府姚斌建,隆庆五年,知府陈文烛重修为待宾之所,后增修不一,改为笔帖式番译处;牌坊,三座。

漕运总督公署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筑逐增,规模渐扩,至明天启时已基本定型,清代承袭明代,略有变化。

2 漕运总督公署空间布局

漕运总督公署的建筑及其布局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建筑屡有兴毁。本文以清乾隆《山阳县志》所载《漕运总督署图》为蓝本对其进行研究⑨,因清乾隆《淮安府志》中所载文字与该图基本一致(图1),且近年的考古发掘成果与文献记载也基本吻合(图2)。

图1 清乾隆《山阳县志》所载《漕运总督署图》

2.1 规模宏大,等级较高

大小厅堂楼馆等各种建筑共200多间,规模之大,可见一斑。2000年出土的大门前牌楼柱础直径达1.9米;其大堂、二堂均为五开间,等级较高。大堂坐北朝南,东西长28.8米,南北宽22.8米,五开间五进,柱础直径通常为0.7米,最大的为 1.1米。大堂遗址通面阔为26.98米,正心间面阔6.32米。大观楼遗址东西长26.9米,南北宽25.6米,分为南北两进,进深分别为10.39米和10.8米。[1](图3)

2.2 轴线明显,格局清晰

整个总督署分为东、中、西三路,中路轴线明确,从外而内分布着大门、二门、大堂、二堂、大观楼,以大堂、二堂为主体,大观楼为制高点,建筑空间序列清晰,错落有致。

东路、西路均为非规则型布局,东路南部为书吏办公用房、寅宾馆、水土神祠等合院式建筑组群;北侧有东林书屋、正直堂等。西路为休憩之处,也为若干合院式建筑组群。

2.3 功能分区明确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规定:“各省文武官皆设衙署,其制:治事之所为大堂、二堂,外为大门、仪门,大门之外为辕门;宴息之所为内室,为群室;吏攒办事之所为科房。”⑩按此规制,公署一般分为三部分,即治事之所、宴息之所与吏攒办事之所。漕运总督公署功能布局与此规制相符。

图2 漕运总督公署考古发掘平面图

图3 出土的大门前牌楼柱础

(1)治事之所。该部分为整个公署的核心,是漕运总督处理漕运事务的空间,位于整个建筑群的中轴线上,包括大堂、二堂、大门、仪门以及大门之外的辕门。

(2)宴息之所。包括居住、游憩两部分。居住场所为二堂以内的住宅部分,符合“前堂后寝”的格局。游憩场所指东北角及西侧花园,为官员公事之余休息、游乐之处。东北角花园主要包括东林书屋、正直堂等建筑;而西侧花园则有来鹤轩、师竹斋、百禄堂等建筑。

(3)吏攒办事之所。指公署官吏办公之处。位于大堂东侧,与大堂位置基本平行,与大堂联络较为顺畅。整个公署外有围墙,东中西三路亦通过围墙围合分隔,并有门连通,使各个分区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图4)

3 漕运总督公署11位置变迁与淮安旧城格局

景泰二年(1451年),“始设漕运总督于淮安与总兵参将同理漕事”12,漕运总兵府“在淮安府城中都察院之东,永乐间总兵官平江伯因三皇庙废基创置”13。总兵与总漕文武二臣共同管理漕运,“两署中通,一堂治事,统称帅府,在南门内,今永安营也”14。漕运总督府最初设在总兵府西侧,“时都御史王公竑蒞任,知府程宗即陈恭襄旧居建都察院”15,因漕运总督有都察院都御史头衔,故漕运总督府称为“都察院”。成化五年(1469年),通判薛凖重修,正德十一年(1516年),知府薛 增建。嘉靖十六年(1537年),都御史周金改建于府城隍庙东察院,今淮安卫是也16。隆庆六年(1572年),都御史王宗沐增旗纛神祠于正堂西偏,又立水土神祠于东厢。万历七年(1579年),都御史凌云翼移治于淮安卫,是为今之总漕公署,即元廉访司署,又总管府也17。此后位置就确定下来,一直延用至清咸丰末年,后移至清江浦,“同治元年(1862年)署漕都吴棠即河署故址建为总漕行署焉”18。光绪三十年(1904年),漕河总督正式裁撤。

漕运总督公署位置在旧城内先后有三处:其一,在淮安旧城南门内,与漕运总兵府一堂治事;其二,在城隍庙东;其三,在城市中心,淮安府署前,此位置时间最久,持续了280多年。

漕运总督公署最初位于旧城南门内,后移至城隍庙东,又至中长街上,前临镇淮楼,北靠淮安府署,其位置变迁呈现出从淮安旧城城市边缘到城市中心的变化轨迹。(图5)移至城市中心以后,其对淮安旧城产生了一定影响。

3.1 确定并强化了旧城轴线

淮安旧城为不规则长方形,北门与南门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南门、镇淮楼与淮安府署形成了城市的中轴线,而漕运总督公署位于镇淮楼与府署之间,在空间上确定并强化了旧城轴线,形成了一条连续的城市中轴线,同时形成了淮安城市的行政中轴线。总督公署的大观楼可俯视合郡,成为城市轴线上的制高点。

3.2 对城市道路的影响

漕运总督公署迁至城市中心后,对周边城市道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道路名称的变更。迁署前,署前道路名“西门街”19,乾隆间则称“漕院前街”20,公署对道路名称的影响体现了其对城市认知元素的辐射力。其二,道路尺度的改变。顺治十八年(1661年)年总漕蔡士英拆毁县学棂星门外照壁、红栅、牌坊,“让出街道丈余”21,使漕院前道路变宽,漕运总督公署繁杂事务所带来的人流增加是道路变宽的重要原因。

3.3 周边扩张

漕运总督公署对周边建筑影响记载不多,据笔者推测,由于漕运总督署因淮安卫所建,原有建筑应基本能满足要求,规模基本无变化,但亦有扩张。如总漕李三才曾侵占西侧山阳县学之地,“取学中射圃等地为院署闲地”22。

图4 漕运总督公署功能分区示意图

4 漕运总督与淮安城市建设

漕运总督自设以来,皆由朝廷派大臣充任,他们位高权重,影响力大,作为漕运总督公署的主体,其在治理漕运的同时,也对淮安地方城市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5 漕运总督公署位置变迁图

4.1 修筑城墙,确立三城并立的城市格局

城墙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漕运总督驻扎淮安后,淮安城墙的修筑活动,由漕运总督主持或亲自捐资占了绝大部分(表1)。据地方志中记载,景泰后至清末,淮安城墙修筑活动有明确记载的有20次,其中由地方官主持的有9次,而由漕运总督主持的有11次,且记载的几次大范围修筑都是由漕督主持的,如朱大典崇祯间“遍修三城”、兴永朝重修旧城,周天爵大修旧城等,其中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由漕运总督阊焕题准修建联城,从而最终确定了淮安旧城、新城、联城三城并立的独特城市格局。(图6)

4.2 兴文运、办书院,促进地方文化教育

漕运总督积极参与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开濬文渠,建文运祁祉类建筑,祈祝文运。修建完善儒学,促进官方教育发展。同时创办、修葺书院,兴办义学,繁荣民间办学,全面促进淮安地方教育的发展(表2)。

4.3 塑造城市、城郊文化景观

漕运总督多为进士出身,本身有着极高的文化修养,除繁杂政治任务以外,多有附庸风雅之举,在城市、城郊修建游赏场所,客观上促进了淮安当地文化景观的建设(图7、表3)。

图6 淮安三城图

表1 漕运总督修筑城墙活动表

表2 漕运总督对地方文化教育的贡献表

表3 漕运总督塑造的城市、城郊文化景观表

图7 漕运总督与淮安地方城市建设

5 结语

漕运总督公署作为明清运河管理的中枢,公署建筑本身及所承载的运河管理活动都对淮安城市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漕运总督公署的位置由城市边缘移至城市中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它在淮安城市格局中地位的上升,这个过程是伴随着漕运总督在运河管理体系中地位的提升而产生的。公署规整宏大的建筑、严谨有序的布局则体现了漕运管理中枢的权力威严。漕运总督作为公署的权力主体,以其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积极参与淮安城市建设,筑墙、兴学、塑造文化景观,推动了淮安的城市建设。

注释:

①徐惺,《请改运法疏》,见(清)贺长龄辑,《清经世文编》卷47。

②(明)杨宏、谢纯撰,《漕运通志》卷3,《漕职表》,都察院条。

③曾移驻泰州。(清)卫哲治等修,叶长扬等纂,乾隆《淮安府志》卷18,《职官》,“嘉靖三十六年,以倭寇日逼,乃并漕务于河院,改设巡抚防海,移驻泰州。四十年,倭患平,漕、抚复合,仍驻淮安如故”。

④(清)邱闻衣《山阳县学旧制说》,见(清)丁晏《 石亭纪事》。

⑤(清)卫哲治等修,叶长扬等纂,乾隆《淮安府志》卷11,《公署》。

⑥ (清)卫哲治等修,叶长扬等纂,乾隆《淮安府志》卷29,《艺文》。

⑦(清)杨锡绂《四知堂文集》,诗“正月十三日万松亭眺望四首”小注:“山垒于前漕使顾公,久圯,余重新之”、“署东北余新构箭亭”。

⑧ (清)卫哲治等修,叶长扬等纂,乾隆《淮安府志》卷11,《公署》。

⑨(清)张兆栋、孙云修,何绍基、丁晏等纂,同治《重修山阳县志》中所载《漕运总督署图》亦与该图相同。

⑩(清)托津等奉敕纂,《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45。

⑪亦名总督漕运部院、漕院、总漕公署等。

⑫《钦定历代职官表》卷60,《漕运各官表》。

⑬(明) 杨宏、谢纯撰,《漕运通志》卷3,《漕职表》,总兵府条。

⑭(清)邱闻衣《山阳县学旧制说》,见(清)丁晏《石亭纪事》。

⑮(明)薛 、陈艮山,正德《淮安府志》卷6《公署》,总漕巡抚督察院条。

⑯此为万历《淮安府志》中所记之城隍庙东察院,该志记都察院有二,一在旧城南门内迤西,一在城隍庙东。

⑰(清)卫哲治等修,叶长扬等纂,乾隆《淮安府志》卷11,《公署》。

⑱(清)胡裕燕修,吴昆田、鲁蕡纂,光绪《丙子清河县志》卷3,《建置》。

⑲正德《淮安府志》所记旧城街道:中长街、东长街、西长街、西门街、东门街、都察院前街、府前街、县前街、卫前街、双寨街。

⑳(清)卫哲治等修,叶长扬等纂,乾隆《淮安府志》所记旧城街道:东长街、西长街、东门街、西门街、中长街、漕院前街、县前街、双寨街、刑部街、旧南府街、大清观街、东岳庙街。

㉑(清)卫哲治等修,叶长扬等纂,乾隆《淮安府志》卷十·学校·县学,记载棂星门南向,“棂星门外正面有照壁一堵、红栅一围、牌坊二座,横亘大街”。

㉒(清)邱闻衣《山阳县学旧制说》,见(清)丁晏《石亭纪事》。

[1]李诚,王锡民,杨建东,等. 淮安发现明清总督漕运部院建筑群遗址[N].中国文物报,2003-03-26.

责任编辑:于向凤

In order to comprehensively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ief executive governors of the canal transpor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ai'an cit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on the basis of reviewing many reference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evolution and spatial layout of the office of chief executive governors of the canal transportation. The office of chief executive governors of the canal transportation with huge scale, obvious axis and clear pattern fell into three sectorizations: the working place for the chief executive governors of the canal transportation, the leisure place and the place for official's business. The office of chief executive governors of the canal transportation had important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Huai'an city. The position changing process of the office of the chief executive governors of the canal transportation in the old city area of Huai'an had a marked impact on the city axis, the roads and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e article also studie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hief executive governors of the canal transportation to the city pattern, the culture, the education and the cultural landscapes.

the Grand Canal;Huai'an city;the office of chief executive governors of the canal transportation;development of city

TU98

A

1674-4144(2017)-04-83(8)

钟行明,青岛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讲师,博士。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明清山东运河管理建筑空间分布:基于管理制度运作的视角”(编号:51308313)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京杭大运河管理遗产的保护及其旅游开发研究”(编号:13YJCZH27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公署旧城总督
浅谈旧城更新中建筑立面整治的策略与意义
中国城市新旧城空间规划的历史经验
基于CiteSpace的旧城改造研究热点分析
对当前城市旧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
一部稀见的明代军事志《苍梧总督军门志》
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