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筑强企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厂区)清洁生产环境友好企业情况
莱钢1970年1月建厂,目前已发展成为年产1250万吨钢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钢铁产品主要有型钢、厚板、薄带、优特钢、棒材五大系列。
莱钢是较早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钢铁企业之一。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2013年通过验收。2008年获得“全国质量奖”,2009年获“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十佳企业”,2012年度获得中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大奖“清洁生产奖”,2013年被国家列为第一批符合钢铁生产规范条件的钢铁企业,2014年被评为首批国家节水标杆企业。先后被山东省政府授予“节能突出贡献企业”、“资源节约先进企业”、“清洁生产先进企业”、“优秀循环经济企业”等称号。
本次申报范围包括莱芜分公司及代管的莱钢集团银山型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工艺装备见表1。
莱钢是钢铁行业较早进行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企业之一。2000年就开展了建设生态化钢厂的循环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确定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在企业经营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莱钢依然持续推进清洁生产,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实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对照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58项清洁生产指标,32项达到Ⅰ级,12项达到Ⅱ级,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一)提升工艺装备水平,逐步实现装备大型化
陆续淘汰了小高炉、小焦炉、小电炉,建成了6米大型焦炉、400平方米烧结机、3200立方米高炉、120吨转炉、4300毫米宽厚板、大型异型坯连铸机等大型工艺设备,实现了工艺连续、紧凑、高效、低耗运行,为清洁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工艺基础。
(二)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高寿命、高性能绿色产品
莱钢独家承担了住建部重点研究课题“H型钢钢结构节能住宅建筑体系研究”,编制的《钢结构绿色节能住宅建筑体系技术导则》,成为国内钢结构住宅领域首个绿色节能行业标准,实现了建筑钢材产品绿色节能、可回收、再利用。莱钢目前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全、最具市场竞争力的H型钢精品基地,建成六大钢结构加工基地并形成了H型钢生产、钢结构加工、房地产开发产业链,引领和推动了H型钢在国内的广泛应用和钢结构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在巩固钢结构用H型钢龙头地位的基础上,积极向大型桥梁、石油平台、高架铁路,以及高强度、耐腐蚀、高寿命等钢铁产品领域延伸,全面实施绿色产品策略,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表1 莱钢主要工艺装备一览 万吨/年
(三)积极采用国家推进的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先进技术
莱钢全面应用钢铁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技术,“十二五”期间投资近20亿元,实施了能源管控中心、型钢50兆瓦发电、高炉冲渣水余热采暖、焦炉煤气脱硫系统升级改造等50多项重大节能减排项目。同时,积极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转炉高温烟气裂解焦化废水、电炉第四孔高温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成功应用的清洁生产新技术(见表2)。
(四)全过程精益化信息化管理,实现绿色制造
莱钢实施生产全过程精益管控,应用ERP、DMES、MES、专家系统、能源智能化管控技术,采用热装热送、降低烧结漏风率、一罐到底等先进工艺技术措施,全流程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废物产生。
(五)建设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
经过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形成了具有莱钢特点的铁素资源循环利用、二次能源循环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以及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在钢铁行业内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六)持续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改善厂区环境质量
莱钢提前筹划,以2020年环境标准为目标,从环保设施升级改造、防腐美化、现场管理等方面入手,实施环保专项治理,显著改善了区域环境。2016年1-10月份,累计投资2.36亿元,实施污染治理项目49个,污染物排放均达到《山东省区域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第四时段要求。
(七)节能减排管理创新,推动清洁生产绿色发展
莱钢把节能环保放在战略高度,专门成立了总经理任组长的节能环保循环经济领导小组。每年度,公司与各生产厂、生产厂与车间等签订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目标责任书,形成公司、厂、车间三级目标管理体系。面对公司经营困难,投资能力不足的形势,创新项目投融资和管理机制,利用EMC、BOO、BOT等方式,保证了节能减排项目的有序实施。
(八)理念引领,全员参与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建设
莱钢高度重视员工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意识的培育。每年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环保随手拍、合理化建议、节能宣传月、环保宣传月活动等,多形式多渠道增强员工的节能环保意识,推动全员参与清洁生产环境友好建设。
(一)建设绿色生态型工厂,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莱钢早在2000年左右就提出生态莱钢、环境经营的理念,把治理环境、建设环境、保护环境、经营环境纳入企业发展的战略范畴。通过加强废物综合利用、达标排放,美化绿化,绿化覆盖率38%以上,环境质量不断改善。根据莱芜市发布的环境质量监测通报,莱钢片区空气质量优于莱芜其他城区。
表2 莱钢采用的清洁生产环境保护技术一览表
(二)积极参与绿色钢城建设,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莱钢把自觉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与地方政府联手开展了“绿色钢城”建设工程,累计投资13亿元,先后参与建成大汶河国家湿地公园、棋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增加绿化面积200余万平方米。2016年莱芜市成为国家全域旅游城示范市创建试点。
(三)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和谐企地关系
在莱钢建设发展的推动和引领下,钢铁工业成为莱芜市的第一支柱产业,莱钢是全市第一纳税大户,累计上缴税金345亿元。莱钢的快速发展,带动地方形成了加工制造、冶金辅料、建筑安装、运输物流等若干个产业群,拉动几万人就业,仅莱钢就累计安置周边群众5000多人到公司就业。同时莱钢积极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市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体育馆、医院、学校等公共设施都与莱钢共建、共享。近年来,利用余热解决了100多万平方米周边居民住宅供暖问题,促成了企业与社区的和谐发展。
(一)自发电比例与行业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发电装备落后,发电热效率低,发电系统机组总容量不足,余热余能自发电比例与行业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二)低温余热利用不充分
高炉冲渣水余热仅有四分之一用于附近生产区域采暖,剩余的受制于社会用户开发进程仍没有使用。16座加热炉分布分散,余热蒸汽品质低,只有4座用于发电,其余12座仅用于澡堂和就地采暖,夏季大部分放散。
(三)区域控制标准加严,部分工序存在时段性超标风险
2016年莱芜市成为国家全域旅游城市创建试点,莱钢被划为重点控制区,控制标准进一步加严,部分生产工序环保设施能力不足,难以达到新时段排放标准要求,存在时段性超标风险。
(一)落实“十三五”节能专项规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实施能源装备系统升级改造,加强低温余热回收利用,采用模块化低温有机朗肯发电技术实现分散蒸汽全发电,预计规划实施后自发电比例由2015年的51.4%提升到85%以上。
(二)深化节水企业建设,节约水资源
通过推进消纳城市中水,多渠道消纳焦化废水等项目降低吨钢新水消耗,节约水资源。
(三)提高固废资源利用水平,降低废物排放
加快推进含铁尘泥资源化处理项目,努力实现铁、锌、钾、银、铟等有价元素同步提取。加快粉末冶金产业链升级改造,到“十三五”末,钢铁粉末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年。
(四)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提升环境质量
推进实施《2015~2020环保提升专项整治规划》,对现有环保设施进行系统升级改造,满足新时段新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