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Colles骨折采用小夹板固定的疗效对比研究

2017-07-25 09:33王红旗张伟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夹板偏角腕关节

王红旗 张伟

不同类型Colles骨折采用小夹板固定的疗效对比研究

王红旗 张伟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类型Colles骨折采用小夹板外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12—2015-12洛龙区关林镇卫生院Colles骨折患者68例,参照AO分型标准,其中A型11例(A组)、B型29例(B组)、C型28例(C组),均采用手法复位后给予小夹板固定,具体操作严格依据《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进行。跟踪随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周时评估各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测量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治疗12个月时比较各组患者腕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未见骨折移位。三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A组和B组优于C组(P<0.05)。结论 手法复位并小夹板固定对各型Colles骨折愈合无明显影响,但对于C型骨折而言,其腕关节功能恢复相对较差。

Colles骨折;小夹板固定;手法复位;腕关节

Colles骨折为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是指发生在桡骨下端2~3 cm范围内的骨折[1]。Colles骨折多由低能量损伤引起,其发病率较高,占所有骨折的10%,且以成年人居多[2-3]。手法复位外固定是治疗Colles骨折的常用手段,其中小夹板固定方式操作简便、稳定性较好,且与石膏固定相比较,有利于腕关节功能锻炼,是临床常用的固定方式[4]。Colles骨折分型较多,该固定方式对不同分型的骨折可能存在疗效差异,本文即对其进行探讨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12—2015-12洛龙区关林镇卫生院的Colles骨折患者68例,参照AO分型标准,其中A型11例(A组)、B型29例(B组)、C型28例(C组)。其中A组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24~73岁,平均(59.7±3.5)岁;损伤部位:左侧5例,右侧6例;致伤原因:滑跌8例,交通事故3例。B组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31~74岁,平均(59.2±3.2)岁;损伤部位:左侧15例,右侧14例;致伤原因:滑跌21例,交通事故8例。C组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27~71岁,平均(59.4±2.7)岁;损伤部位:左侧15例,右侧13例;致伤原因:滑跌20例,交通事故8例。各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明确外伤史;查体可触及明显骨擦感,枪刺样畸形,关节活动障碍;X线可见明显骨折线。

1.3 纳入标准 闭合性Colles骨折;符合Colles骨折诊断标准;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

1.4 排除标准 开放性骨折;合并患侧上肢其他部位骨折;合并腕关节退行性改变;病理性骨折者。

1.5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法复位后给予小夹板固定,具体操作严格依据《中医骨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进行:嘱患者取端坐位,患侧上肢屈肘90°,上臂外展60°,前臂旋前。另一助手双手握住患肢前臂中上1/3处,术者以手指扣住大小鱼际,双手拇指并列置于骨折远端背侧进行拔伸牵引,将桡骨短缩移位纠正。继续牵引约5~10min,术者掌屈并尺偏患侧腕关节以纠正背侧移位和尺偏角,对于存在下尺桡关节脱位者给予一并纠正。X线透视,确认复位满意,选取合适型号的小夹板给予掌屈尺偏位,超腕关节外固定,三角巾将患肢呈中立位悬吊于胸前;2周后更换为中立位继续固定2周,然后拆除夹板进行功能锻炼。注意治疗期间适时调整小夹板松紧度,并嘱患者进行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肩、肘关节功能锻炼。对于固定2周后出现骨折移位者给予手术治疗。

1.6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8周时评估各型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测量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高度恢复情况;治疗12个月时比较各组患者腕关节功能。

1.7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整理各组患者各项指标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愈合时间 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未见骨折移位。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5.9±2.1)周,B组为(6.0±1.8)周,C组为(6.0±1.9)周,三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桡骨远端角度 治疗6周后,三组患者掌倾角和尺偏角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桡骨高度增加值比较,B组大于C组(P<0.05),但小于A组(P<0.05,表1)。

表1 三组患者桡骨远端高度比较(±s)

表1 三组患者桡骨远端高度比较(±s)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组别 掌倾角(°) 尺偏角(°) 桡骨高度增加值(cm)A组 12.1±1.3 15.3±1.4 0.9±0.2 B组 13.7±1.4 16.2±1.6 0.7±0.2*C组 13.4±1.2 15.8±1.3 0.4±0.1*#

2.3 关节功能 治疗后12个月,采用Green and O'Brien评分标准对三组患者患侧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A组患者为(89.5±2.7)分,B组为(87.3±3.5)分,C组为(71.3±5.6)分,腕关节功能评分比较,A组和B组优于C组(P<0.05)。

3 讨论

Colles骨折多为低能量导致的骨折,一般而言,给予手法复位和外固定即可获得较好的远期疗效。但关节功能的恢复则必须首先恢复骨折局部正常的解剖关系。患者年龄、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类型、合并伤及患者对于腕关节功能的要求是选择治疗方案的前提[5],传统手法复位对于各型Colles骨折均有较好效果,在给予手法复位后,夹板外固定或石膏固定是主要的固定材料,其中石膏塑形较好,固定相对较为牢靠,可避免骨折移位,最大限度地保持复位后体位[6-7]。但石膏固定必须跨关节,因而对腕关节的活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在后期易造成患侧腕关节僵硬、肌腱粘连,影响关节功能。而小夹板固定操作简便,固定相对牢靠,且对腕关节的限制较少,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

在Colles骨折后,患侧桡骨的掌倾角和尺偏角可发生变化,并伴随桡骨长度的改变,且在桡骨长度得到有效纠正之前,其掌倾角和尺偏角难以获得有效恢复,则远期极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以及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8-9]。其中桡骨短缩后轴向受力的改变是导致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远期退行性变的主要原因,在桡骨远端的治疗中,恢复和维持桡骨长度具有重要意义。下尺桡关节的正常位置、关节间隙以及张力是腕关节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之一,而桡骨长度的恢复不仅可以恢复腕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并可有助于恢复下尺桡关节正常的结构。在本研究中,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部分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依据AO分型对其进行分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且采取手法复位和小夹板固定,结果显示,所有患者获得骨性愈合,未见骨折移位,三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均在6周左右,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对骨折局部解剖关系的恢复进行比较显示,治疗6周后,A型骨折患者掌倾角增加值为(12.1±1.3)°,尺偏角增加值为(15.3±1.4)°,桡骨高度增加值为(0.9±0.2)cm;B型骨折患者掌倾角增加值为(13.7±1.4)°,尺偏角增加值为(16.2±1.6)°,桡骨高度增加值为(0.7±0.2)cm;C型骨折患者掌倾角增加值为(13.4±1.2)°,尺偏角增加值为(15.8±1.3)°,桡骨高度增加值为(0.4±0.1)cm。三组患者掌倾角和尺偏角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桡骨高度增加值比较,B型大于C型,但小于A型。究其原因,可能为A型骨折较为稳定,桡骨长度丢失较少,因此治疗后恢复增加值较小;而C型骨折不稳定,手法复位难以获得有效的解剖复位,且在治疗过程中也可能因局部移位而导致桡骨长度丢失。

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是治疗的最终目标,本研究在治疗12个月后,采用Green and O'Brien评分标准对3组患者患侧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其分值越高表示功能越好,A型骨折患者为(89.5±2.7)分,B型骨折为(87.3±3.5)分,C型骨折为(71.3±5.6)分,分析显示,C型骨折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相对较差,可能与骨折不稳定,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骨折移位等有关。

综上所述,保守治疗是Colles骨折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案,手法复位并小夹板固定对各型Colles骨折愈合无明显影响,但对于C型骨折而言,由于其骨折相对不稳定,治疗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相对较差。

[1]饶科峰,陈建章,付抚东,等.三黄散外敷结合小夹板治疗中老年人Colles骨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9):2205-2207.

[2]任伟亮,李建平,李胜强,等.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外固定架固定及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3):111-112.

[3]桂光明,曹波,张惠,等.石膏托和小夹板外固定对Colles骨折复位后短期位置丢失的影响[J].中医正骨,2016,28(4):19-21,24.

[4]钟斌.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Colles骨折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9):255-256.

[5]任伟亮,朱艳风,韩昆,等.骨愈复原汤联合手法整复后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Colles骨折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9):2098-2100.

[6]高彦平,王国林,桂书斌,等.改良压力垫的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粉碎性Colles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3):319-320.

[7]陈冠华,林青,连强.功能支具配合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4):23-25.

[8]任伟亮,李建平,李胜强,等.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与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人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1):153-154.

[9]江燕芳,刁建华,王重.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病人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6):536-53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small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 for different types of Colles fracture.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Colles fracture in the Guanlin Town Hospital of Luolong District from December 2013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group A(n=11),group B(n=29)and group C(n=28)according to AO classification standard.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small splint external fixation after manual reposition.The specific operation was strictly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thoped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Follow-up visits were conducted,and the healing status of fracture of all patients was evaluated before treatment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The angle of the palm tilt,the angle of ulnar inclination and the radius height were measured.The wrist joint function of each group was compared after 12 months of treatment.Results Bone union was obtained in all patients,and no fracture displacement was found.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racture healing time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P>0.05).The wrist joint function in group A and B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roup C(P<0.05).Conclusion Manual reposition with small splint fixation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healing of different types of Colles fracture.But for type-C fracture,the recovery of wrist joint function is relatively poor.

Colles fracture;Small splint fixation;Manual reposition;Wrist joint

2016-11-16)

1005-619X(2017)04-0406-03

10.13517/j.cnki.ccm.2017.04.029

471023 洛阳市洛龙区关林镇卫生院(王红旗);471000 洛阳正骨医院(张伟)

猜你喜欢
夹板偏角腕关节
牙周病患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高频超声检查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早期病变检出率的影响
2018全国Ⅱ卷选修3-4中偏角的解法探讨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欧姆表偶然误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