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谢纯刚
共护八婺湿地 开创湿地建设新篇章
■撰文//谢纯刚
鸟类的天堂
映日荷花别样红
湿地享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和“物种基因库”之美誉,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自然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金华市湿地面积约为48万亩,仅占全省湿地面积的2.88%,占金华市国土面积的2.92%,在全省各地市中排名第九,因此保护湿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五水共治”工作的大力推动下,金华市湿地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金华市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和部分起步较早的地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为有效提升全市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水平,金华组织全市林业系统的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和经办人开展统一培训。在2015年邀请省级湿地权威专家授课后,2016年5月,邀请了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严承高、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主任田昆和省湿地保护中心主任赵岳平再次进行授课指导。通过培训,不仅开拓了大家的眼界,增长了见识,并且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培养了业务骨干。
为了增强对湿地的了解,学习先进地区的管理经验,金华组织兰溪、浦江、武义等相关县(市、区)的负责人一起赴嘉兴、湖州、丽水以及江苏盐城等地的省级、国家湿地公园或湿地类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调研,学习先进地区的机构建设、保护理念、管理措施以及创建省级、国家湿地公园经验。大家通过实地考察学习,不仅强化了对湿地的直观认识,并且有效提升了湿地保护管理水平,让大家充分意识到推进湿地保护不仅可以美化生态环境,还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竞争力,吸引人才集聚,较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2015年,市林业局还主动邀请金华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生态建设组开展全市湿地保护工作调研。整个调研工作实地走访了全市9个县(市、区)27处湿地,并与9地政府分管领导以及林业、水利、环保、规划等部门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各地开展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情况。最后,以金华市委的名义督促各地各部门领导、政府分管领导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五水共治”工作的大环境下,提升认识,进一步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努力增加财政投入,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修复和湿地公园创建的各项工作。
湿地保护任重道远,需要市民普遍提高保护意识。金华市以“世界湿地日”“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月”等主题活动日为载体,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宣传,转变群众观念。为此,金华市联合《金华日报》摄影部开展了“保护湿地”主题的摄影比赛,在活动期间每周在日报头版刊登美丽湿地照片,吸引群众关注湿地保护。整个活动吸引了300多位摄影爱好者参与,并在《金华日报》上进行宣传。除此之外,金华市林业局还与金华广播电视传媒集团、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签订战略合作,为全市林业和湿地保护宣传工作搭建平台,在有效利用纸媒、声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和微信的宣传功能,提高宣传的覆盖度和受众面。申请成立以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为主题的“雀鹰”微信公众号,及时宣传湿地保护政策法规和日常工作。
为推进金华市湿地保护工作任务的完成,提升政府主要领导的湿地保护意识,金华市主动邀请国家和省林业厅领导进行实地考察,有力地推进了各地湿地保护工作。2016年4—5月份,浦江县、兰溪市和婺城区主动邀请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副主任严承高、省林业厅副厅长王章明来金华实地考察浦阳江、兰江故道和莘畈水库湿地,对三地开展国家或省级湿地公园创建进行现场指导;5月底6月初,省林业厅厅长林云举到金华市兰溪、东阳两地考察林业工作,实地走访了湿地公园;7月初,浦江县为了确保浦阳江国家湿地公园的创建,邀请了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马广仁莅临现场指导。国家和省林业厅重要领导的实地考察,提升了地方主要领导对于湿地的认知水平,进一步加强了对湿地保护工作的重视。
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宣传,政府和群众对于湿地保护重要性的认知不断提高,各地创建湿地公园的热情也不断提升,并将创建国家(省级)湿地公园作为巩固和提升“五水共治”工作成果的重要措施,部分地方还将创建国家湿地公园作为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来进行部署。
科学编制湿地保护规划,划定湿地保护红线,同时建立湿地保护名录信息管理系统。2015年金华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各县(市、区)湿地保护规划》,计划到2020年,全市投入60多亿元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将全市22处湿地列入省级重要湿地保护名录,123处列入县级重要湿地保护名录,全市92%以上的湿地资源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并争取新建10个湿地公园,其中再争创省级湿地公园3个以上、国家湿地公园1个以上。接下来,建议省、市“五水共治”办完善考核标准,将成功创建省级、国家湿地公园纳入“五水共治”工作考核加分内容,以此提高各地创建国家湿地公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根据市“五水共治”办要求,市林业局负责牵头推进全市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的落实,2016年全市共有6个湿地修复工程,现基本按照年初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对于湿地修复工程,市林业局在细化标准的基础上,加强实地考察,并实行月报制度,全力促进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同时,为有效提升流域水质,强化源头治理,推进“五水共治”工作,金华市政府全力推行“一厂一湿地”“一库一湿地”“一村一湿地”模式,即在一个大型污水处理厂下游、大型饮用水源上游或者不便于统一截污纳管的村庄配套建设一定规模的湿地,通过湿地的深度净化功能,提升水质,充分利用了湿地的净水功能。目前,金华市已在新建的污水处理厂或者大型饮用水源上游建设有规模超过30亩以上的湿地15处,已有400余个行政村建成生态湿地2000余亩,服务人口约15万人,日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总计超过5万吨。
此外,金华市积极联合政协开展调研,通过强化地方立法促进湿地保护。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专门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极大地提高了政协对于湿地保护工作的积极性。2010—2015年,金华市虽然湿地总面积增加了1.5万亩,但是河流等自然湿地5年间减少了7.5万亩。这一问题吸引了九三学社等许多政协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金华市林业局主动联系九三学社,并以政协提案的方式向市政府提出建议,强化地方立法,促进湿地保护。2016年9月8日,《金华市水环境保护条例(草案)》已通过第一次审议,该条例已经同意将所有的湿地纳入到水环境中进行保护。
七仙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