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方崇荣
现代红木家具鉴赏
——红木家具之“静美”
■撰文//方崇荣
家具是人类文明所必须的生活用品,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故而随着生活方式和家庭形态的变化而改变。一定程度上体现人们的文化修养、风俗习惯、传统意识和时代特征。中国的木制家具可以说“雏于商周、盛在两宋、辉映明清”,经数百年的发展改良,至明代,家具造型达到了更加完美的境界,至今仍为家具的研究者、设计者、生产者和使用者所赞誉、传承、引用和喜爱。明式家具造型简洁、质朴流畅、线条隽永,给人以高雅、含蓄、点睛之美,意蕴丰满而意境深厚;其结构部件中兼容一份“恰到好处”的装饰,不事雕琢、不加修饰,充分显示出材美、艺美的自然美;明快而又精练的构造与人体学完美结合,又通过与榫卯工艺的结合,极大地展现了耐人寻味的结构美。明清两代,黄花梨、紫檀木、花梨木、酸枝木、楠木、铁力木、榉木等已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并为制作断面较小的构件提供了优质木材之条件。
红木家具究竟给当今社会生活带来了什么?
一是静态之美。在当今浮躁的社会,静成了相对奢侈的事。当你置身于红木环境,看到数百年才成材的红木通过数十道工序被制作成面前的家具时,或许会有所思有所想,可让自己反思并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进而在静美中慢慢达到心静的意念境地,去鉴赏、去思考。
二是触摸之美。红木家具从结构和密度上来说,都属于材质细腻和中高密度之上的材料,且具有相对较好的稳定性。红木经过工匠们仔细的打磨或抛光,触感十分细腻,犹如婴儿娇嫩的皮肤。如紫檀木结构细、均匀,木材硬、重,气干密度不低于1.00g/cm3;又如黄花梨,结构细,气干密度0.80—0.94g/cm3。
三是享用之美。可“品”。红木家具融道家、儒家和佛教思想,给人以“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人为镜,可明得失;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之感,与人交谈红木家具,可在“品、用”之中获得提升,学到许多。可“学”。红木家具可谓“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材之优美、型之气(质)美、工之艺美、用之韵美。
▲材之美(约500年以上的大红酸枝)点评:俗称“老红木”,具酸香气,结构细,气干密度1.01—1.09g/cm3。
▲黑酸枝书房(5件套)点评:以东非黑黄檀为材质的书房套件,既有现代感又极具稳重感。
▲檀香紫檀镶黄花梨独板条案点评:条案以深沉稳重的紫檀木与文人喜爱的黄花梨相配,构成“金玉相连”之绝配。
▲檀香紫檀沙发(客厅10件套)点评:其色泽优美、材质细腻,加之用工精细、造型经典,成为不可多得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