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已逐渐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各个专业,特别是在中职的电子电工教学中融入理实一体化的教育理念,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针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运用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理实一体化在电子电工实训教学中的优势和有效运用。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中职;电子电工教学
电子电工是中职电子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该课程理论性较强,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学生普遍有着畏难情绪,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中职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理实一体化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技能为目标,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一体,并由同一个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组织教学,是一种实时、互动的教与学,使教学更形象、更直观,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
一、 中职电子电工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具备一定理論知识,同时又具备高水平操作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尽管我国的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仍然存在着“老师说,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专业理论课和实践操作相脱节现象,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能思考、探索、质疑的空间不足,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作用未能完全发挥出来,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电工技术基础和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是中职电子电工类专业的基础课,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由于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空间想象能力匮乏,对电路原理认识不清楚,而我们的传统教学模式又是重理论轻实践,因此,中职学生对于电子电工普遍存在着畏难、厌学的心理特征。这种形势下,推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必要的,只有实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才能解决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矛盾,解决学生畏难、厌学的情绪,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二、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 因地制宜进行教材改革,编写校本教材
由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要在理论和实践上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矛盾。而我国的统编教材是面向全国的,不一定适合所有地区的中职学校。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要,以能力为本位,以教师为主角,以统编教材为蓝本,以教研组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组织编写适合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校本教材。例如,在我校,我们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以市场的实际需要为导向,并根据统编教材和市统一会考考纲的要求,同时还考虑到各级技能竞赛的比赛要求,组织编写了适合于电子电工类的和制冷方面的两本校本教材。这两本校本教材应用于学生中,普遍反映很好,在教学效果上取得较大的突破。
(二)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支撑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过硬的实践操作本领,具有创新精神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支撑。教师有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在实训过程中得心应手,才能让学生从心底里佩服,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应根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制定长期的教师培训计划和引进方案,引导教师改变观念,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学校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方法,组织骨干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利用暑假时间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还可以“请进来”,积极聘请行业、企业或社会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作为兼职人员,帮助理实一体化老师开展相关工种的技能指导。
三、 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既完成了理论教学,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达到了“双赢”的目的,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也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多困难,比如学生数量多,学校设备设施不能完全满足教材的要求等,课程改革还不尽完善,课程设置还有不合理的地方,学生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全面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去不断地探索,不断克服,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杨邦军.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中职电工电子实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8):53.
[2]黄金玉.理实一体化在中职《电工基本技能》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电子制作,2017(13):95-97.
[3]王伟,汤旭芳.电子电工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2(11):82-83.
[4]李利君.基于“理实一体化”理念的中职电子电工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新课程(下),2016(4):60.
作者简介:
刘小军,浙江省衢州市,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