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麻醉手术患者并发症护理管理效果*

2017-07-24 17:47李俊霞陈祥青
关键词:血压麻醉监测

李俊霞 陈祥青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山东 泰安 271000)

*

老年麻醉手术患者并发症护理管理效果*

李俊霞 陈祥青

(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山东 泰安 271000)

目的 为探讨老年麻醉手术患者麻醉并发症的护理管理效果,让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照顾,使其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方法 对本院救治的177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预防性围术期麻醉护理管理,比较两组之间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术后清醒后 1 minVAS 评分为(2.16±0.75)分、5 minVAS 评分为(2.30±0.90)分、10 minVAS 评分为(1.81±0.90)分、15 minVAS评分为(1.11±0.81)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麻醉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进行χ2检验,P<0.05。 结论 老年患者麻醉越来越多,采用预防性围术期麻醉护理管理对老年麻醉患者并发症进行预防,且效果满意。护士应该积极掌握老年患者麻醉术后的特点,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监测指标,对其进行正确评估,提高工作的预见性。

老年患者麻醉;并发症;护理管理;效果

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已近1.8亿,老年患者日趋增多,由于老年患者脏器功能的减退,其生理及心理也随之改变,且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麻醉药物代谢慢致药物残留,手术后苏醒期机体保护性反射没有恢复,极易在麻醉和手术双重应激下发生术后并发症,致麻醉护理风险增加。熟悉老年患者麻醉术后的特点,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积极、适时地评估生命体征等麻醉护理管理,提高工作的预见性,确保老年人的麻醉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177 例老年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且随机分组,观察组87例,对照组90例,年龄为65~84.5岁,平均年龄为(76.5±0.8)岁;病程为2~6周,平均病程为(4.5±2.4)周。对照组中年龄为65~85.6岁,平均年龄为(73.4±0.3)岁;病程为1.9~7周,平均病程为(5.2±2.1)周。两组患者对其麻醉护理管理方法等完全知情,老年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麻醉护理管理的基础上采用预防性围术期麻醉护理管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2.1 麻醉护理管理措施

1.2.1.1 手术前对患者麻醉访视 对老年患者术前麻醉访视如: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监测等;麻醉前加强患者术前准备,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准备,且术前数周让患者戒烟、戒酒等,根据患者的基础状况调整营养。对于大手术患者要动态检测患者体温,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麻醉时尽可能选择短效麻醉药物 。

1.2.1.2 对患者术前心脏功能评估 麻醉前加强患者心脏功能评估,可选用多种方法对患者心脏进行评估,如:MET评分法、心脏危险指数表和 Goldman 氏心脏危险等级评估表,提出预防性护理方案。

1.2.1.3 预防性麻醉护理 对老年患者在麻醉时必须根据患者手术方式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麻醉、手术过程中,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围术期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等在正常值的20%,血球压积应该保持30% 以上 。

2 结 果

表1 两组患者术毕清醒后不同时间 VAS 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麻醉并发症比较表

3 讨 论

3.1 术后清醒时间护理 施加管理措施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不同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加强全身麻醉对老年病人在PACU的观察护理,减低患者不适,减少恢复时间,减低麻醉并发症[1-2]。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手术延迟最多见,其原因可以单一,也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能够及时清醒是临床判断医疗、护理质量的指征之一,也是患者能否顺利康复影响因素之一。

3.2 预防低氧血症 施加管理措施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老年患者有长期吸烟史、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拔管后更容易出现喉痉挛、支气管痉挛,致进一步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拔管后床头抬上30°。给予高流量面罩吸氧5~10L/min,提高血氧饱和度[3]。出现低氧血症时,给予头后仰、抬起下颌,扣紧面罩加压给氧,如有舌根后坠、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管等,以纠正缺氧[4]。 术前8周应戒烟,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患者入PACU后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振幅、潮气量、血氧饱和度和皮肤粘膜的颜色、备好吸痰管、口咽通气管等,确保器械设备良好的性能达100%,以便应急用。

3.3 心血管改变 评估心血管相关疾病对麻醉的影响,以增强患者对麻醉的耐受性,保证患者在最佳状态下进行手术[5]。加强血压和心电图监测,控制输液速度, 维护循环稳定。深度麻醉能有效防止或减少吸痰的心血管反应,密切监测心律、血压的变化,血压维持在以不低于或不高于基础血压的30%。对高血压患者应密切观察并记录血压的变化,且需要将血压降至160~170/90~100 mmHg。冠心病患者术前心脏准备一般需要1~2周的时间,在此期间应遵守医嘱指导患者正确服用扩冠血管药及钙通道阻滞剂,扩血管药物应坚持用到手术日晨,并给予间歇低流量吸氧,以便改善心肌供血供氧。

3.4 低体温 老年人因为身体的退化性疾病和内脏的储备功能降低,更易发生低体温。保暖措施应及时跟上,室温24~26℃,相对湿度50%~60%,及时更换术中潮湿的衣服,加盖棉被,减少身体暴露面积,降低体温的散失,做好保暖。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可以用热水袋、电热毯,使用的液体连续加温到37 ℃左右。术后患者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吸气条件和温度湿度适宜,使病人吸入的气体温度37 ℃左右[6]。复温过程中患者的皮肤严防被烫伤,水温在42 ℃,且每30 min体温监测一次。

对患者进行手术、麻醉前评估,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加强术中和术后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积极地处理,是降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1] Squadrone V,Noha M,Ceruttl E,et al.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for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hypoxemia; A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5,293(5):589-595.

[2] 周巧,徐康清,陈慕瑶,等.PACU老年病人全麻苏醒延迟原因及护理[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4S):130-131.

[3] 张若冰.老年患者全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6):210-211.

[4] 潭明韬,徐美燕,焦莲萍.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0):1934.

[5] 李健.老年患者麻醉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外医疗,2010,(6):191-192.

[6] 周巧,徐康清,陈慕瑶,等.PACU老年病人全麻苏醒延迟原因及护理[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4S):130-131.

作者简介:李俊霞(1977—),女,山东莱芜人,主管护师,本科,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陈祥青(1979—),女,山东潍坊人,E-mail:tyfyljx@126.com。

R473

B

1004-7115(2017)06-0947-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7.08.043

2017-03-23)

猜你喜欢
血压麻醉监测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稳住血压过好冬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