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洗胃技术在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及效果

2017-07-24 17:20王文晶李晓琴段梅花
宁夏医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口服药物毒物胃液

李 霞,高 茹,王文晶,李晓琴,段梅花

改良洗胃技术在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及效果

李 霞,高 茹,王文晶,李晓琴,段梅花

目的 探讨改良洗胃技术在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急性口服药物中毒需洗胃的9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洗胃技术;改良组采取改良洗胃法,即患者取去枕左侧位,胃管插入长度为55~70 cm,渐增洗胃液,并通过改变胃管插入长度,如洗胃—洗食道—再洗胃,最后清洁口腔。对比2组患者一次下胃管成功率、胃管堵塞率、并发症的发生率、救治效果等多项指标,并进行评价。结果 改良组患者堵管率2.13%,电解质紊乱率4.26%,胃部损伤率4.26%,传统组患者分别为12.77%、17.02%、21.28%,2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死亡5例,改良组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2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P<0.05)。结论 采用改良洗胃技术对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患者进行洗胃,优于传统洗胃术,可以彻底清洁患者口腔、食管及胃内的毒物,达到最佳洗胃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口服药物中毒;改良洗胃法;洗食道

对口服毒物患者除尽早洗胃抢救外,胃内容物彻底清除也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有研究报道[2],通过核医学和放射学方法观察到口服放射性同位素后,口腔、食管内较长时间仍有药物残留。传统洗胃法只重视了胃腔内的清洁,对于口腔、食管内清洁的较少。本次研究是对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口服药物中毒需洗胃的47例患者采用改良洗胃技术,减少毒物的吸收与再吸收,为急性口服中毒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急诊科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口服药物中毒需洗胃的94例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48例;年龄16~63岁,平均37.1岁。随机将94例患者分为2组,服药与就诊间隔时间2~4 h。传统组47例中男性23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36.40±6.24)岁;改良组47例中男性23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37.87±4.82)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中毒剂量、就诊间隔时间等人口学特征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传统组:采用传统洗胃法,患者取枕平卧位,将胃管经口插入,插入深度45~55 cm,确定胃管插入胃内后,用全自动洗机进行洗胃,洗胃液清亮无气味后停止洗胃。

1.2.2 改良组:改良洗胃新技术,即:①协助患者取去枕左侧卧位,将一次性口含嘴放入患者口腔并固定好,将胃管从口含嘴的圆形孔插入。②胃管插入长度55~70 cm,洗胃液选择32~35 ℃温开水。③开始用手控法,洗胃液采用渐增法,即每次注入洗胃液200 mL,反复冲洗几次,至洗出液清亮。④进行食道清洗,固定好胃管并将床头轻轻抬高15~20 °,将胃管退出17~19 cm(达食管段)。此时观察患者有无呛咳及呼吸困难现象,观察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的变化,如无异常,用注射器缓缓注入洗胃液50~80 mL;如患者无呛咳及呼吸困难现象,再将胃管下插2 cm,用同样方法注入50~80 mL洗胃液,再下插2 cm。如此反复清洗食管,直到将胃管插入55~70 cm,此时停止注液,然后将床头放平,吸出胃内液体。⑤再次洗胃,进出液量为400 mL,保持进出液平衡,并轻柔患者胃部,短暂变换体位(左侧位—平卧位—右侧位—左侧),直到洗胃液清亮无味为止,然后注入20%甘露醇250 mL后夹毕胃管并固定好胃管。⑥彻底清洁患者口腔,必要时2~4 h再进行洗胃。2组患者均按中毒药物的性质使用解毒剂及补液治疗,呼吸困难者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并行血液灌流。

1.2.3 评价指标:一次下管成功率,堵塞率,并发症发生率,救治成功率。

1.3 统计学方法:一次性下胃管成功率、胃管堵塞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救治成功率采用 SPSS 18.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应用两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次下胃管成功率:对2组患者下胃管进行对比,改良组一次下胃管成功率明显提高(χ2=5.045,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次下胃管成功率比较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患者在洗胃过程造成电解质紊乱及因洗胃不慎引起胃部出血比较,改良组明显降低,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堵管发生情况及救治效果:2组患者洗胃过程中出现胃管堵塞及死亡数比较,改良组明显减少,见表3。

表3 2组患者堵管发生情况及救治效果比较[n(%)]

3 讨论

3.1 改良洗胃术提高置胃管的成功率:采用改良洗胃术,一次下胃管成功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由于:①插胃管时患者取去枕左侧卧位,可使喉头位置左前移位,左侧会厌壁呈水平位,掩盖左侧梨状窝,右侧会厌壁呈直立位,右侧梨状窝变平坦[3],这样使胃管顺利通过右侧梨状窝进入食管内。同时左侧卧位时,起到喉头向左前移位,咽下部最狭窄的喉咽部变宽,胃管可顺利快速通过,减少对咽喉部的刺激,从而提高了插管成功率。②口含嘴在插入胃管过程中起引导胃管快速顺利插入的作用,并能有效支撑胃管,不仅可防止胃管脱出和患者咬管,还可减少胃管对咽部的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4],使洗胃过程顺利、通畅。

3.2 改良洗胃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良组患者电解质紊乱及胃部损伤况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由于:①从解剖学角度讲,插入45~55 cm洗胃管各侧孔不能完全进入到胃内,吸出液体时出现间断,形成空吸,造成胃黏膜受损[5]。当胃管插入55~70 cm,胃管的顶部可达胃窦部,胃管各侧孔完全进入胃内,不会形成空吸,防止对胃黏膜的损伤,大大降低胃出血,并且达到洗胃时洗胃液流出快而通畅,进出液量相符,能引出较多原液,使洗胃彻底更有效。②采用渐增洗胃液洗胃法洗胃,开始进液量控制在200 mL左右,避免了一次灌入大量液体使胃容积增大,胃内压明显大于十二指肠内压,促使胃内容物进入十二指肠,特别是洗胃早期使高浓度毒物排入肠道,易加重毒物吸收和患者中毒。胃扩张又易兴奋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心脏骤停[6]。③患者取去枕左侧卧位洗胃,可以使胃底处于最低位,胃蠕动减弱,加之幽门保护性痉挛收缩,使毒物储存于胃底部,既提高了幽门位置,起到关起“门”来洗胃,又有利于胃管在胃底部抽吸。且去枕左侧卧位又起到体位引流的作用,可防止呕吐物误吸,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因此,左侧卧位洗胃法更符合人体的生理特点,有利于毒物清除,预防电解质紊乱。

3.3 改良洗胃术减少毒物的吸收与再吸收而提高了救治成功率:本文结果显示,传统组死亡5例,改良组死亡1例(为家属放弃治疗)。舒建昌[2]等通过口服放射性同位素99mTc后进行口腔、食管图像采集和放射性计数的方法发现受试者服药4 h均可见口腔、食管显像,部分受试者口服液体药物后5 h仍可见口腔现象,证明服药后一定时间内,口腔食管均存在药物残留。传统洗胃法是将胃管经鼻或口腔插入胃内,从胃管注入洗胃液进行胃部的清洁,没有清洁口腔及食管,存在盲区。使口腔和食管内残留的毒物经黏膜吸收入血或缓慢进入胃内再次吸收,存在清洁不彻底。而改良洗胃术是先洗胃—洗食道—再洗胃—清洁口腔,防止残留在口腔、食管内的毒物经黏膜吸收入血或缓慢进入胃内再吸收,达到彻底洗胃的效果,防止毒物的再次吸收。有研究[7]报道,洗胃时变换体位及胃部按摩,可避免形成死腔。体位变化并保证了洗胃液充分与消化道接触,并能将残留洗胃液彻底引流出来,防止洗胃液进入十二指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胃肠道对毒物的吸收,达到最佳洗胃效果,为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1] 曹国辉,王新平.两种洗胃方法对急性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的影响[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1):30-31.

[2] 舒建昌,杨冬华.传统洗胃法盲区的观察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3,20(2):97-99.

[3] 刘亚红.侧位置胃管方法的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2):46.

[4] 吕天花.改良洗胃法在急性中毒患者洗胃中的应用及效果[J].华西医学,2013,28(5):771-773.

[5] 王青丽,向克兰,徐雯,等.洗胃术致院内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4):481-484.

[6] 杨丽仙,谢丽萍.两种小儿洗胃法在中毒急救中的临床对比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3):476-477.

[7] 莫逢娟.洗胃护理新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5):604-605.

10.13621/j.1001-5949.2017.06.0544

宁夏人民医院急诊科,宁夏 银川 750002

段梅花,Email:13895406250@126.com

R472

B

2016-12-14 [责任编辑]王凯荣

猜你喜欢
口服药物毒物胃液
烧心——嚼花生调胃液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家禽中毒怎么办
毒物——水银
藏药佐太在模拟胃液、肠液中的汞溶出差异
法医毒物鉴定发展及问题分析
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早产儿胃液培养在早发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院外口服药物治疗的干预效果观察
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合理用药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