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胜名,吴石英
安徽大学 a. 江淮学院、b.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与思考
江胜名a,b,吴石英b
安徽大学 a. 江淮学院、b.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根本内容,决定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及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较快,产业结构升级水平高,中、西部地区相对缓慢,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波动性较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逐渐暴露出了诸多问题,致使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在经济转型关键时期,以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弱化区域差异、推动产业结构逐渐朝着合理化、高度化的方向演变,从而实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区域差异;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它反映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方向。产业结构升级是指生产要素不断从低生产率部门流向高生产率部门,实现经济整体增长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包括从农业向非农产业,从低附加值部门向高附加值部门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
(一)三次产业结构演变历程
自1935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提出三次产业分类法后,三次产业结构就成为国际上常用的产业结构衡量标准。根据发达国家历史经验,产业结构的演变应遵循“一二三”到“二一三”再到“三二一”的发展轨迹。2015年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9.0∶40.5∶50.5,产业结构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一元单一驱动到二元共同驱动转变[2]。在产业结构不断变化过程中,三大产业各自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第一产业比重在1978年—1982年呈缓慢上升趋势,此后一直不断下降,从1982年的最高峰33%降到2015年的9.0%;第二产业比重在1978年—1991年呈下降趋势,1992年开始稍有回升,1998年又开始下降,因此,第二产业比重整体呈波动式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波动较小。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轨迹遵循产业结构变动理论,产业结构成功步入“三二一”的梯级结构,几个重要的转折点为:第一,1985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结构进入“二三一”层次;第二,2001年,第三产业比重突破40%,开始与同第二产业并肩同行,各占国民经济40%以上比重,2015年首次突破50%,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第三,2012年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转变为“三二一”层次。(图1)从整体来看,我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特征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整体波动性下降,第三产业基本呈直线上升;第二产业始终保持在40%以上的比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整体波动幅度较小;产业结构量化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导途径。
(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历程
产业结构变化决定了经济发展方向的变化以及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就业结构变化反应各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以及产业内部发展方向的调整。就业是产业结构变迁的推力,能够从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影响产业结构变化。从内涵方面,产业的发展应遵循“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知识信息密集型”路径,最终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现代产业结构。
图1 1978年—2015年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趋势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就业人口从1978年的40 152万人增加到2015年77 451万人,增加了37 299万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由70.5∶17.3∶12.2变为28.3∶29.3∶42.4,就业结构变动幅度较大,由一柱擎天转为三足鼎立,共同解决就业压力。三次产业就业结构表明,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从70.5%下降到28.3%,但1978年—2002年间,第一产业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基本超过50%,解决了当时国民经济一半以上的就业人口;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分别从1978年的17.3%和12.2%上升到2015年的29.3%和42.6%。总体来看,第一产业吸纳的人口较多,就业人口绝对数量波动较小,但就业人口与总就业人口比重持续下降。究其原因:首先,第一产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点,加上我国多为山区,地理环境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农业生产难以普遍实现机械作业,必须依赖手工,因而第一产业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始终发挥重要作用;其次,第一产业与自然要素关系密切,土地是其重要的生产要素,而总耕地面积地有限的,当农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农业对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吸纳呈饱和状态,因此,第一产业就业人口绝对数量变化较小,随着总就业人口的增加,其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最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得第二、三产业发展迅速,使得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二三产业。另外,1994年之前,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超过第三产业,此后,第三产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主要原因有:第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比较注重工业的发展,工业化初期劳动密集的特征比较明显,劳动力需求大;第二,我国第三产业起步晚,刚开始发展速度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第三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偏低,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近年来的就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的内在特征促使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图2)。
图2 1978年—2015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变化趋势
我国疆土辽阔,地理环境以及体制机制等因素使得各地区经济发展有较大差异,产业结构演变也存在区域差异。《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开始明确说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具体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1。
(一)第一产业演变的区域比较
自古以来我国拥有“农业大国”的称号,丰富的土地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先天有利条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牢固,因此,第一产业的比重在改革开放初期占据一定的份额。四大地区第一产业发展的共同特点是:第一产业先经过短暂(1978年—1983年)的小幅上升后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第一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效率相对较低,产业发展速度滞后整体经济发展,且差距越来越大,故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持续下降。同时,由图3可以看出四大地区第一产业发展的相关特征:(1)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且两个地区的比重和下降幅度大致相当,可以看出两条线段几乎重合。主要因为中部和西部地区土地等自然资源丰富有利于第一产业发展,农业总量上具有相对优势;东部地区濒临沿海,其中大部分省、市土地稀少,因而主要发展第二、三产业;东北地区是建国初期的老工业基地,地区经济发展重心在第二产业,所以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偏低。(2)东、中、西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基本呈抛物线下降,且速度较快,分别从1978年的23.29%、39.26%、36.90%下降到2015年的5.63%、10.80%、11.97%,而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20.04%曲折式缓慢下降为2015年的11.44%,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在2015年的基本接近。改革开放使得东、中、西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尤其是二三产业,因此第一产业的相对比重下降较快,而东北地区因为前期工业的快速发展致使后劲不足,第二产业发展缓慢,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第一产业比重相对下降较慢(图3)。
图3 1978年—2015年四大地区第一产业发展状况
(二)第二产业演变及比较
第二产业门类广泛,既包括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行业,也包括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高新技术行业,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第二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一直保持在50%左右。总体来看,四大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趋势一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见表1、图4)。
图4 1978年—2015年四大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状况
表1 1978年—2015年四大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特征
然而,四大地区第二产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1978年—1993年,东北地区第二产业比重明显高于东、中、西部地区,且在这段时期,东北和东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快,中部和西部地区下降缓慢并有小幅波动;(2)1993年—2011年,中部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平稳后开始上升,而东部、西部和东北经过微幅下降后开始上升;(3)2011年开始,中部地区第二产业比重高于其它地区,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方面,东北地区前期发展的基础以及东部地区加工制造业的领先发展使得这两个地区的第二产业比重较高,但以重工业为主的东北地区,前期的快速发展导致资源匮乏以及产能过剩问题突出,而东部地区后期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故两大地区第二产业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中部和西部地区第二产业起步晚,因而后期发展空间大,第二产业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最终超过东部和东北地区。
(三)第三产业演变及区域比较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各种产品、服务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纵深化,社会各生产部门归根结底是为消费者服务,另外,三大产业本身的发展也带动了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及产业结构理论,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发展高级化的方向。由图5可知,四大地区第三产业总体呈快速上升趋势,比重由1978年的18%左右上升到2015年的40%以上,在各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基本相当。东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快于其它地区,所占比重也高,这与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息息相关。2003年之后,各地区第三产业比重出现小幅下滑,主要是因为中央“振兴东北”计划的实施,使得第三产业发展受到影响,其中东部地区重工业相对较少因而受到的影响不大。其中,东北地区第三产业比重相对波动较大,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工业发展的波动使整个经济总量波动较大(图5)。
图5 1978年—2015年四大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一)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就业结构不合理
经过三十多年的调整,2015年产业结构结构层次为9.0∶40.5∶50.5,产业结构已趋向合理,2012年开始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但产业结构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据相关资料,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一般为5∶30∶65[3]。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键在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方向应当由以第二产业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4-5]。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在44.1%,而发达国家高达90%以上,法国甚至达到237.%,印度、马来西亚、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84.1%、66.2%和58.2%。我国产业结构水平严重滞后与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快速发展,使经济发展陷入新常态。从三大产业就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偏高,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偏低,2015年三大产业就业人口结构为28.3∶29.3∶42.4,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的80%左右。不仅三大产业内部就业结构不合理,同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严重不协调,例如第一产业接近1/3的就业人口只创造了不到1/10总产值,这是产业结构升级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产业内部升级缓慢,技术创新落后
1.农业基础薄弱
“三农”问题一直困扰绕着各级政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虽然我国是农业大国,但农业发展水平不高,粗放式经营、靠天收的生产模式使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首先,科技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不高,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大部分农业生产依然是传统的手工作业,农业生产部门劳动力密集,低效率使得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其次,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且多为老年人口,难以掌握高科技,精准农业难以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不足,现代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再次,农产品结构层次不高,产品质量不精,农产品加工服务水平难以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2.工业大而不强
改革开放不仅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使我国成为“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工业虽然庞大,但基本处于价值链低端,“三来一补”的模式依然发挥重要作用。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核心科技主要依靠进口,高新技术研发力度不够,科技自主创新严重缺乏,因而工业内部升级速度难以提高。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工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廉价的劳动力推动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发展,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继续加速,工业发展已步入“劳动力陷阱”,工业发展速度放缓。同时,我国工业发展还存在区域不平衡特征,陈佳贵等(2006)研究指出,我国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差距继续拉大,东部地区进人工业化后期,东北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而中西部地区整体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6]。
3.服务业质量不高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第三产业比重一直呈上升态势,但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201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3%,而世界平均水平为70.2%;2013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46.1%,与最不发达国家和重债穷国2012的水平相同。同时,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协调,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的消费型服务业比重偏高,长期占主导地位,而科技研发、信息咨询、金融保险、文化等现代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生产型服务业具有促进资本深化、深化产业分工、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但我国生产型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2]。
4.区域产业结构趋同,资源环境压力增加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照搬照抄导致产业发展忽视地区比较优势,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严重雷同。地方政府的过度保护导致区域之间产业链薄弱,缺乏合作,各地区内部自成体系,地区之间产业结构不协调,阻碍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在丰富的物质资源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消耗很多地方面临资源枯竭,经济发展难以为继,产业升级受到严重抑制。我国煤炭、铁矿石、铝土矿等资源消费量已分别占全球的48%、55%和40%,原油、铝土矿对外依存度超过50%,铁矿石、铜精矿超过60%[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轻工业逐渐转向重化工业,而重化工业属于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行业,对环境带来重大危害,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发展模式也制约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产业结构升级面临重大阻碍。
(一)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人力资本
劳动力素质水平低下是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较高的教育水平有利于劳动力掌握新知识,将理论合理地运用于实际生产。因此,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人力资本。首先,增强义务教育的质量,改革大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加强职业教育,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最后,注重职业培训、在职深造,帮助在职劳动者掌握最新的科技信息,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
(二)加强研发投入,激励创新
科学技术是产业结构升级的灵魂,三大产业内部以及产业之间的优化调整必须依靠技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技术水平落后,只能高价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甚至发达国家淘汰的技术、设备等,因而经济发展处于被动地位。因此,需要转变思想,变被动为主动,自主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加强农业的研发投入,研制适合本土的高质量农业品种和农业机械,促进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科技化;加强工业研发投入,创造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品牌创造、生产工艺到后期废旧产品的处理各个环节投入研究,研制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不仅能够促进工业内部结构优化,还可以化解产能过剩,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加强服务业研发投入,提升传统服务层次,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更要注重生产型服务业的研发,提高生产型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的程度。
(三)加速市场化进程,优化资源配置
较低的市场化水平导致资源错配,从而难以充分发挥资源效率,带来产业结构的扭曲。市场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导致我国各地区之间产业发展、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以及较高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得益于较高的市场化水平,而中部地区较为滞后,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则更为严重。市场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市场化水平越高,经济资源的自由程度越高,从而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和竞争自由流动,产业结构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顺应社会发展,达到供需平衡,产业结构升级。
(四)减少政府不当干预,完善政府激励体制
在我国特殊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地方政府面临各种绩效考核,其中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考核标准,因而各地方政府为了最大化经济增长绩效,重点倾向经济效益快而大的项目,从而导致产业结构高度雷同,产业发展可持续性不强。因此,适当减少政府干预,地方政府考核体系应多样化,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环境保护、有效产出等标准,完善政府考核机制,摒弃“以GDP论英雄”的不合理做法。
(五)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升级
合理的产业政策能够引导产业结构顺利升级,尤其是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可避免。首先,确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打造主导产业链,促进主导产业合理发展;其次,培育适应市场方向的新型产业,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确保新型产业的顺利发展,与国际产业链接轨;再次,正确对待衰退产业,帮助衰退产业转产、撤让,使资金、设备、劳动力等要素获得合理出路。
[1] 沈坤荣, 滕永乐. “结构性”减速下的中国经济增长[J]. 经济学家, 2013(8): 29-38.
[2] 高煜, 刘志彪. 改革30年我国产业发展演进的历史回顾与前瞻[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 5-13.
[3] 李春生. 我国产业结构的问题、成因及调整对策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14(8): 1-3.
[4] 李江帆. 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第三产业现代化[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4): 124-130.
[5] 郑新立, 转变发展方式是解决当前和长远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J]. 宏观经济管理, 2011(8): 4-5.
[6] 陈佳贵, 黄群慧, 钟宏武.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 经济研究, 2006(6): 4-15.
[7] 王岳平.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十三五”调整思路[J]. 经济研究参考, 2014(50): 3-12.
(责任编辑:周吉光)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Evolution and Reflections
JIANG Sheng-ming, WU Shi-ying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9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and determines the direction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vol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hows obvious stage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third industry develops rapidly a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level is high in the eastern region, and it’s relatively slow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regions. The fluctu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bigger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has exposed many problems in China, resulting in insuffici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economic restructuring, tak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s a breakthrough, weaken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promot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gradually toward a rational and highly oriented direction of evolution, so as to achiev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structure; regional differences;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F062.9
A
1007-6875(2017)03-0039-05
日期:2017-03-29
10.13937/j.cnki.hbdzdxxb.2017.03.008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Q2015D26);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16A0085)。
江胜名(1983—),女,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江淮学院讲师,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吴石英(1989—),女,湖南临澧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