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索

2017-07-24 03:16夏琼华
运动 2017年2期
关键词:体育场地失地农民体育锻炼

夏琼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 ,广东 广州 510420)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索

夏琼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部 ,广东 广州 510420)

失地农民的出现是城镇化发展中的正常情况,也是必然出现的群体。失地农民处在城乡二元结构之间,对协调城市与农村的体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和纽带作用。本文基于城镇化发展,深入分析失地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城镇化;失地农民;体育锻炼;现状;对策

伴随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命质量的提升也是必然趋势。生命质量的提升不仅可以使失地农民对文明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形成合理、科学的生活方式。体育属于一种基本公共服务,以其特有的功能正不断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现代文明人的消遣方式。其不仅能够使人们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体质得到增强,还可以使生活品质得以提升、稳定社会,因此成为失地农民所向往与追求的生活方式。

1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

在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的背景下出现了失地农民概念,现阶段学术界并未统一对失地农民的认识,本文中的失地农民是指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因扩大城市规模而产生的失地农民,研究失地农民从农民转变为市民的过程中对体育锻炼的参与。失地农民转变为市民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由于失地农民在农村生活中生活习惯、方式不会因身份发生变化而在短时间内适应,在体育锻炼和体育功能的认知、思想上都需要一个转变的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查阅文献以及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笔者认为现阶段失地农民对体育锻炼的参与现状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缺少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

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失地农民热衷于听戏、打牌、聊天、看电视等,而对体育锻炼却缺乏好感。在失地农民的认识与理解中,体育锻炼并非群众运动,而属于竞技体育,普遍认为体育锻炼注重难度与技能,而缺少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

1.2 缺少体育价值观念

对于失地农民而言,其能够参与的体育锻炼主要包括广场舞、跑步以及武术三个项目,而体育锻炼参与的人群主要针对青少年和老年人,可见体育锻炼缺乏普遍性。有关调查显示,在体育锻炼价值功能上,失地农民的认识程度不足,缺乏体育价值观念,失地农民中有18.4%认为体育锻炼可有可无,而失地农民中有59.5%认为体育锻炼没有必要。多数的失地农民认为劳动与体育锻炼的功能和价值相同或相似,甚至部分农民认为如果参与体育锻炼则会使农业生产受到影响,没有真正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实际价值。

1.3 缺乏体育消费意识

街道、公园、湖畔等为农地农民接触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但这些场所均属于非经营性场所,相关调查显示,失地农民中仅有8.6%曾到经营性场所中进行体育锻炼。失地农民的家庭体育相关消费比较少,80.3%的失地农民家庭中每年平均体育消费少于400元,而在年均消费中71.8%是消费在运动服装、鞋、器材方面。通过访谈与实地考察,发现体育场所中缺少设施,同时缺少组织与指导是导致失地农民未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

1.4 缺乏体育设施管理

在失地农民社区中,严重缺乏体育场所与体育设施,除为老年人与儿童提供了部分活动设施之外,球类运动场地严重缺乏,部分社区周围尽管设立了体育活动场所,但多数属于会员制,收取相关费用,而失地农民在体育锻炼上的消费观念本就比较保守,加上日益增加的生活成本使得其最终选择放弃参与体育锻炼。失去土地之后的农民生活压力增加,被迫转业或外出打工,少有闲暇时间。另外,由于体育管理机构疏于管理,缺少对体育锻炼参与者的组织和指导,未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使得失地农民难以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体育锻炼的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较低。

2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对策

2.1 建设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法制化体育是体育事业得以持续化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发展群众体育的关键依据。因此,应建设并完善失地农民体育锻炼参与方面的相关法规与政策,这对发展失地农民体育锻炼十分有利,同时对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促进作用。从当前体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多部相关政策的制定使群众体育锻炼得到保证,但对于失地农民的体育锻炼方面仍缺少具体的规范制度,应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保护失地农民的权利,从法规与政策层面对失地农民应享受的权利进行明确。例如,明确规定社区中需要安置的体育场地以及器材等,并与当地居民的运动爱好、生活习惯相结合,以人口密度为依据设置体育场地以及设施,要求每个社区设置老年活动场所、儿童活动场所、青少年活动场所,并配备相应体育器材。其中,青少年体育锻炼场所的设置可以以群众基础良好的运动或优势项目为依据建设。又如,明确规定入驻企业以及本地企业内部员工的体育锻炼,企业内部员工达到100人以上则需配置一定量的体育器材与场地,并定期举办体育赛事;对于企业内部员工未达到100人则应构建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并采取优惠或奖励措施鼓励企业员工进行体育锻炼。

2.2 建设并完善组织管理机构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通常是以新型农村社区的形式对失地农民进行安置,此种安置方式使原来各个分散的村庄空间布局和结构格局得到优化,同时也为失地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了机会,可以使公共体育产品缺少的问题得到解决,为有效地组织并开展体育活动创造了机会。合理地体育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社区失地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社区失地农民的体育情结得到培养。文中所述的组织管理包含了以下2个方面:一方面是新型农村社区方面的管理;另一方面是群众体育组织方面的管理。其中,社区体育管理指的是社区体育资源的整合、社区体育的高效发挥、社区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和谐优势等。新型农村社区方面的体育管理应重视构建体育文化活动,转变失地农民的体育价值观念,形成合理、科学的管理部门,依托于村委会或区委会,分别建设老年人、成年人、妇女、儿童的健身协会,再从各个协会成员中选拔对应负责人,面向全社会的失地农民开展体育活动,同时每年制定体育锻炼计划,由村委会或区委会工作人员领导与协调落实体育锻炼计划,其中体育项目可以以传统体育项目、风俗习惯为依据制定,按照实际情况展开体育活动。例如,老年人可以开展晨练锻炼、单项体育竞赛等,使失地农民体育锻炼项目不断拓宽,培养社区失地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使其体质得以改善,促进身体健康。群众体育组织方面的管理是通过单项体育协会或俱乐部制等形式,由兴趣相投、爱好一致的失地人员组成并选出负责人,对协会体育活动、俱乐部活动以及相关比赛等进行组织策划,自我管理和自我组织是主要特点,通过社区内部及其附近体育设施进行体育锻炼,如足球协会、篮球协会、广场舞协会、武术协会等。

2.3 强化体育场地以及体育设施建设

失地农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关键条件为体育场地及体育设施。体育场地与设施是体育文化物质创建的保障,同时也是失地农民落实体育权益的基础,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应强化体育场地与体育设施的建设力度与投资力度,对农村社区进行规划与建设,并规划好社区中的体育配套设施,使失地农民享有平等的物质资源。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小区级、居住区每千人体育锻炼用地为200~300m2。而在实际建设中,开发商经常找借口减少体育场地面积甚至不建,相应的体育配套设施也随之减少。据统计,在影响失地农民参与体育锻炼因素中,场地与设施的缺乏是位居首位。从现阶段已经建设完成的居住区分析,大部分居住区并未设置配套的体育场地与设施,或配套设施未达到标准要求,实施失地农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严重,给普及与发展农村体育造成一定困难,因此在城镇化发展中,应大力建设社区体育场地与设施。在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时,体育行政单位应做好验收工作,对于不符合验收标准的体育场地与设施一律要求返工或重建,使体育场地与设施的利用效率得以提升。

2.4 优化配置体育人力资源

体育人力资源是指可以独立参与社会活动且推动群众体育发展的人员总和。本文中的这部分人力资源是指从事失地农民体育工作的指导人员、管理人员以及负责维修、管理体育场地与设备的人员。管理失地农民体育工作的人员指的是体育行政部门中主要管理群众体育的人员。指导人员作为社会体育工作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指导农村体育工作的人员。另外,体育人力资源中还包括志愿者,这部分人员是体育爱好者,给农民参与体育活动和健身提供帮助,但在我国这部分人员并未落实到基层,所以在城镇化发展中,对体育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非常重要,可以在新建的农村社区中由村支书或村长兼任体育干事一职,管理本区域内的体育工作,并组织策划年度体育活动,以小区规模为依据设置1~2名体育指导员,指导失地农民进行体育活动和健身运动,发动体育爱好者,使其担任志愿者的任务,配合指导员管理体育工作。

3 结 语

伴随城镇化发展,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其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与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但这一改变不能一蹴而就,面对缺少体育锻炼的参与意识、体育锻炼中可参与项目单一、缺少体育价值观念、缺乏体育消费意识、缺乏体育设施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可以从建设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建设并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强化体育场地以及体育设施建设、优化配置体育人力资源等方面出发,促进失地农民体育锻炼发展。

[1]吴真文,王岐富,吴琛等.城镇化进程中体育权利的保障路径——以失地农民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8).

[2]王岐富,吴真文.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体育权利保障接轨路径分析[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3).

[3]曾小玲,王岐富,吴真文等.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体育的社会融入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4]吴真文,杨凯,王岐富,等.文化转型背景下我国失地农民体育生活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4(4).

[5]曾小玲,王岐富.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体育生活保障探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5(6).

[6]霍赞东.城镇化进程中社区失地农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体育科技,2015(6)

[7]何轶,王岐富.失地农民体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价值需求探讨[J].辽宁体育科技,2013(6).

G804.49

A

1674-151X(2017)01-144-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2.074

投稿日期:2016-11-28

2014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编号:GD14CTY04)。

夏琼华(1979—),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体育场地失地农民体育锻炼
乡村振兴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供给优化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我国高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问题和对策
2020年《体育教学》“场地器材”栏目选题
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地建设现状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山东淄博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及对策
体育场地投资结构、运营模式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论失地农民职业化的问题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