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凌+侯小毛+龚芝
(湖南信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51)
摘 要:该文借鉴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广泛的企业调研,与企业深度合作,分析软件工程专业的职业岗位能力,实现课程转化,确定专业核心課程,构建并实施了基于“双元制”的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双元制” 应用型本科 软件工程 专业课程 开发研究
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转型和升级阶段,社会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国务院和教育部召开多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和《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1]
应用型本科是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应用技术型人才,我校作为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非常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学校提出了培养高素质“卓越人才”计划。[2]
“双元制”高等教育顾名思义,指的是教育在两个学习地点进行,并由两个伙伴—高校与企业共同完成。软件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技术性质,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性环节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仅仅依靠学校难以达到企业的要求,要充分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利用企业的场地和设备进行工学交替,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双元制”必将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以基于“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探讨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基于“双元制”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2.就业面向
培养程序员、软件测试员、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管理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毕业后可在IT企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编码、测试、维护、软件销售及售后服务、软件项目管理工作。[3]
二、基于“双元制”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步骤
1.开展企业需求调研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通过走访长沙市的软件企业和人才市场,收集整理招聘网站上的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信息,与长沙思泰旭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召开座谈会,确定了软件工程专业职业岗位能力如表1所示。
2.实现课程转化
根据岗位要求,按照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的形成过程,本专业教师与长沙思泰旭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共同确定了应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如表2所示。
3.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对工作岗位及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确定职业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创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结构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结语
以双元制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以及教师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按照软件工程专业岗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确定了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学生应具备的岗位能力构建了基于“双元制”的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课程体系。在教学实施中,引进企业工程师担任任课教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德国职业教育[M].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2]吴松,夏建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综述[J].当代职业教育,2016(8):10-14.
[3] 谢明荣,王静可.中德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4,(4):132-133.
作者简介
马凌 (1981-),女,湖南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侯小毛(1975-),男,湖南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及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