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敏的精神景深
——《荷尔蒙夜谈》及其他

2017-07-22 03:30北京杨庆祥
名作欣赏 2017年13期
关键词:景深荷尔蒙晚餐

北京 杨庆祥

鲁敏的精神景深

——《荷尔蒙夜谈》及其他

北京 杨庆祥

鲁敏的作品有一种亲切的亲和力,她几乎不炫技,但在朴实的叙述下面,又不时有惊心动魄的惊艳。鲁敏的风景属于这样一种:万水千山总关情,而那情,却藏在曲径通幽之处。只有那些心有灵犀的人,才可以发现这超越庸常的美。

鲁敏 《荷尔蒙夜谈》 精神景深

1

在我家庭的阅读体系里,鲁敏一直处于极高的地位。原因在于我妻子还是我女朋友身份的时候就开始阅读鲁敏,并曾经向我鼎力推荐,她当时的推荐语是,有点沈从文的味道。其时我还不知道鲁敏是谁,后来陆续读了鲁敏的不少作品,好像也没有太读出沈从文的味道,但是,妻子大人已经首肯,鲁敏自此一直作为重要的存在进入我的阅读和批评视野。上述的打趣之语读者当然可以不必当真,但是也能说明部分事实,那就是鲁敏是难得地能够同时得到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喜爱的一位作家。鲁敏的作品有一种亲切的亲和力,她几乎不炫技,但在朴实的叙述下面,又不时有惊心动魄的惊艳。鲁敏的风景属于这样一种:万水千山总关情,而那情,却藏在曲径通幽之处。只有那些心有灵犀的人,才可以发现这超越庸常的美。

鲁敏第一本引起我高度关注的作品,是她的长篇《六人晚餐》。那一段时间,批评界对于所谓“70后”作家能否写出像样的长篇一直有存疑,《六人晚餐》不声不响地出版,实际上是对这一问题最直接有效的回应。《六人晚餐》里有大历史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企改革所造成的社会后果和心理后果在作品中得到了隐约的呈现。对于鲁敏这一代青年作家,惯常的褒扬是他们善于描写日常生活和小人物,这褒扬后面的潜台词是,他们不习惯或者不愿意去处理更宏大的历史和社会题材。但这里显然有一种误会,鲁敏这一代作家不是不愿意处理此类题材,而是他们更愿意采用一种“微观”的视角去观察和切入。《六人晚餐》是这方面的典范,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社会变迁是宏大的历史事件,小说没有直接去进行表现和处理,而是通过环境的描写、空间的铺陈和精心结构的故事将这一宏大的历史事件落实到具体的人物命运之上。由此,历史与个人得以双重地洞开,历史不是冰冷的概念和物质,而是和人物的心理、情绪、欲望缠绕共生的自我的内部之物;同时,个人不是游离于社会和历史的无根的漂浮物,而是包含了独特社会内容和历史内容的“这一个”。《六人晚餐》以两个离异家庭、六个人物的命运为主要故事线索;人与环境的对抗并在这种对抗中获得自我的认知,是该作品的重要主题。作品中的主人公,在历经各种生活之惨痛和失败的经验之后,似乎都有某种“破茧成蝶”的意志。这种意志异常突出地表现在晓蓝和黑皮这两个人身上,他们拥有某种过人的意志能力,将内心的欲望转化为具体而热烈的行为,但是这些行动带来的不过是更具悲剧性的后果。晓蓝说:“你看看,我这样竭尽全能地事事努力,积极争取所有的机会,结果呢,也只是达到了跟所有人差不多的平庸。可爱!”所以,在《六人晚餐》里,让我们感动的不仅是那些无法行动者的悲哀,更是那些行动者“飞蛾扑火”般的勇气和力量,这种力量,固然有人性本能的冲动,更多却是一种理性的判断和选择。无论如何,这些人物具有明确的历史辨识度,他们是一群生活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大转型、大分裂时期的世俗男女,普遍性的人性因为置身于具体的社会历史得以展示其丰富复杂性。

《六人晚餐》虽然已经拍成电影,也获得了诸多好评,但是,作为一部以90年代中国社会为背景的标志性的长篇小说,其重要的意义,或许在未来才会更加凸显。

2

无论是《六人晚餐》还是后来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九种忧伤》,里面都有一种特别隐忍的东西。这些作品的情绪往往是灰颜色的,人物的语言和行为也往往沉默而自我克制,这种克制甚至可以通过一个小细节展示出来——《九种忧伤》其实只有八种,第九种留给了读者。这也许关涉鲁敏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但这却并非全部,而只是鲁敏的一面,当我们以为这个外表看起来温柔娴静的江南女子不过总是一副低眉顺眼模样的时候,她却会突然地变身——好像听到风暴激动如大海——这沉默而激动的风暴,大概可以用来形容她刚刚出版的一部小说集《荷尔蒙夜谈》。

《荷尔蒙夜谈》收入共十个中短篇。开篇的《大宴》,写底层青年杨早想宴请即将出狱的黑道大哥荣哥,并妄想借此改变自己的命运。小说的镜头感十足,初读起来有一点20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的味道。一群小人物对于权力的欲望被描述得活色生香,极具生活的实感,但鲁敏显然不想仅仅停留在世俗的层面,于是,这部小说又有了卡夫卡式的情境,那个传说中可以解决一切困难的黑道大哥荣哥在小说中始终没有出现,就好像卡夫卡的城堡,城堡好像是存在的,但永远无法进入。不存在的“大哥”使得小说充满了荒诞感,当这种荒诞感加入到挣扎着的命运中来的时候,一种强烈的反讽就产生了。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篇融合了世俗传奇和现代荒诞的复杂艺术品。

这是鲁敏极具创造力的体现。她擅长从最日常的生活切入,直指人心的幽微和人性的黑暗,并能够在寓言的层面上探索终极的意义。另外一篇《三人二足》更是让人拍案叫绝,故事的开端就显得欲望滚滚,一个中年男子有莫名的恋足癖,然后用尽心机地勾引了年轻美貌的空姐,从此以后,这位空姐就陷入了一场不伦的“足恋”之中。但这仅仅是故事的表象,鲁敏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她永远不以并列的方式来陈述故事,她喜欢不停地推进,将故事推进到不可推进之处,在这不可推进的地方,小说作为故事的超越之物就出现了。在《三人二足》这部作品中,当空姐陶醉在三人二足的游戏中的时候,才发现一切不过是一个精心设计的阴谋,恋足是假的,托运鞋子也是假的,而利用她进行毒品交易才是真的,于是,故事逆转到了另外一个结局……具体的结局是什么,这里就不剧透了。不过可以很认真地告诉读者朋友,这是我近几年读到的最好的短篇小说之一。我甚至脑补了一下,这篇小说如果改编成电影,既可以是金基德式的,也可以是阿莫多瓦式的,我觉得中国的导演最好不要去轻易碰这部小说,因为很容易停留在故事的层面而失去其内部的精神景深。

当下写作存在着的问题之一,也许就是不够深入,容易停留在日常生活的表层,问题不在于日常生活本身,而在于无法穿透生活的具象而进入更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生活的层面。因此,对于作家来说,选择何种方式以及何种观察书写的角度变得尤其重要。鲁敏刻意强调了其写作的出发点:“我对肉体的本能的暴力有种特别热衷的欢呼……就连所谓批判性逻辑、社会时代因素什么的,也被有意抑制、删减与忽略了,我正想以这种方式,对身体的六十万亿细胞表达迟到的尊重与重视。”鲁敏既具有惊人的对日常生活观察的能力,同时又意识到了书写的普遍困境。因此,《荷尔蒙夜谈》可以说是她的一个有意为之的突破,同时也可以说是她“内宇宙”的一次集中爆发。《徐记鸭往事》中的街头式情仇,《幼齿摇落》中男女之间的微妙情感,《拥抱》中的中年女性和懵懂少年的互相碰触……这些作品无不涉及人类最深层隐晦的内在精神世界。荷尔蒙不仅仅是欲望,也不仅仅是性,而是被一系列的“装置”(语言、规则和秩序)所过滤和压抑的精神内景,对于它的挖掘和书写,展示了一个更立体、更有原动力的生活世界。

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与王安忆、残雪这一代作家不同,这一代作家往往会通过疏离的方式来书写极端的人性,比如王安忆的“三恋”系列,比如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等,这种非社会化的处理方式会导致过度的寓言化并简化生活的复杂性。鲁敏则更愿意在生活之内来书写生活,她对生活的热情和她对人性深度的热爱毫无违和,这使得鲁敏的写作与那些更悠远伟大的传统联系在一起,比如《一千零一夜》,再比如《十日谈》,在这个意义上,我甚至可以断言:《荷尔蒙夜谈》这样的作品的出现,不仅仅是鲁敏个人的一种自我启蒙,更是意味着整个当下写作的一种启蒙和进步。

作 者:

杨庆祥,批评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猜你喜欢
景深荷尔蒙晚餐
“斑点”狗的晚餐
兔子的晚餐
摄像机的景深控制及其应用
暗夜之下,奔跑的荷尔蒙
大写的“荷尔蒙”拯救“累觉不爱”的少女心
Meet Karan, the “world’s tallest boy”Admin
简明FOTO词典:景深
偷吃大象晚餐的兔子
景深在影视摄影中的创新应用
谈谈景深与超焦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