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勃旸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摘 要: 边塞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派别。盛唐的边塞诗派,诗风奔放、特色鲜明,涌现出高适、王昌龄、岑参等一批边塞诗人。生活经历、个性、时代背景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使高适、王昌龄、岑参三人边塞诗意象选取有趋同,也有个性。
关键词: 意象 边塞诗 高适 王昌龄 岑参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会读到像“日”“云”“落花”等具有特定意义的字词,这类字词我们称之为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陈植锷先生在《诗歌意象论》中称:“意象是以语词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1]意象是诗人在审美活动中通过自身想象与情感酝酿所创造的形象,并且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再创造的语言符号。袁行霈先生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谈道:“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2]我们能够分析诗歌中意象的特质、特色和艺术,就能判断诗歌整体风格和诗人个性创作特色。诗歌风格由诗歌意象呈现,诗歌意象又在诗歌风格中升华提炼,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诗歌意象群和诗派诗风。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数量众多的以战争、军旅为主题的边塞诗。有抒发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有对战争风云的描写,也有对战争的厌倦、控诉。许多边塞诗人本身就是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在国家需要时投笔从戎。边塞诗起源于汉魏六朝,到盛唐全面发展[3]。边塞诗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表达了投笔从戎的豪情壮志及征人离妇的感情。在唐代边塞诗人中,高适、王昌龄、岑参的诗歌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他们三人的诗歌成就很高、影响深远,通过对比三人的边塞诗具体阐述边塞诗的意象特质。
一、边塞诗中不同意象的特质
唐代边塞诗意象丰富、种类多样,诗人通过意象抒发自己的怀抱和壮志。通过比较高适、王昌龄、岑参三人的边塞诗,主要从自然意象、人物意象和军事意象探究各自意象的特质。
(一)诗中自然意象的特质
在边塞诗歌中,诗人直接从塞外当地的自然景物取材,将塞外风光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寄托自己的感情和情愫。在高适、王昌龄、岑参三位诗人的边塞诗中,最常见的自然意象就是风、雨、雪、云、草、月等。“北风卷地白草折”“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大漠风尘日色昏”(王昌龄《从军行》其五),都是对塞外大风的描写。诗人笔下风力强劲,带有浓郁的寒冷之气,散发出悲凉雄阔的风格。“雨拂毡墙湿”(岑参《首秋轮台》)、“雨雪乱霏霏”(高适《蓟门行五首》其三)是对塞外雨的有关创作。王昌龄《速霸上寄侍御玙弟》“恩泽如雨霏”则是用雨形容皇帝赏赐的赏赐如雨雪一样频繁,说明皇帝赏赐无度。
三位诗人笔下边塞的自然景物意象,有的苍茫荒凉,使人感到悲壮;有的劲健阔大,使人视野开阔,带来豪迈之情;有的沉郁压抑,给人紧迫之感。这些不同种类的自然意象共同构成了边塞诗自然意象的特质:苍茫劲健、荒凉凄清、雄健阔大、雄浑壮阔。
(二)诗中人物意象的特质
唐代边塞诗中最常见的人物意象有两类:一类是将军和士兵,一类是单于和胡人。
1.将军意象
“将军角弓不得控”(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复倚将军难”(高适《塞下曲》)、“将军铁骢汗血流”(王昌龄《箜篌引》),这些对战场和军营中将军的描写,反映了将军真实的生活、战斗状态,将将军大义凛然、慷慨报国的性格、奋勇杀敌的激情、为国捐躯和视死如归的豪情、充满阳刚之气和血性精神的英雄主义在这一意象上突出体现出来,这就是唐代边塞诗将军意象的特质。
2.士兵意象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高适《塞下曲》)、“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高适《蓟门行五首》其三)、“莫教兵士哭龙荒”(王昌龄《从军行》其三),这些都是描写战场上士兵思想及状态的诗句。在诗人笔下,士兵这一意象有两种特性:一是边塞生活环境条件艰苦,加上距离家乡遥远,士兵产生厌战和思乡之情;二是同将军一样,愿意保家卫国抗击匈奴,为祖国安定献出自己的生命。思乡怀人和英雄主义两种感情的杂糅,构成了士兵这一人物意象特质的复杂性和双重性。
3.胡人、單于
“单于已在金山西”(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侧闻阴山胡儿语”(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单于烈火照狼山”“胡骑凭陵杂风雨”(高适《燕歌行》)、“胡儿十岁能骑马”(高适《营州歌》)、“羌胡无尽日”(高适《蓟门行五首》其三)、“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其一)、“深入匈奴战未休”(王昌龄《箜篌引》),是对少数民族匈奴胡人的刻画,诗人笔下的匈奴胡人虽是敌人,但真实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场景、勇武好战的性格、侵略汉地的场面,对于这一人物意象诗人都真实地刻画叙写,为读者全面展示了胡人单于这一人物意象的特色,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二、边塞诗中不同意象特质的成因
(一)作家实地的边塞经历、体验
唐代战争频繁的地区主要在西北、朔方和东北,尤以西北为甚。诗人王昌龄曾漫游西北边塞,到过泾州、萧关、玉门关一带,对边塞军中情况比较了解,对将士的苦乐哀怨有深切的体会,还揭露了军中积存已久的问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诗人高适三次出塞、两走蓟北、一走河西、漫游燕赵,曾在军中任职,参与过平定叛乱的战争,在边塞生活了近六年,对军事问题有一定研究。诗人岑参天宝三年进士,授右帅府兵曹参军;天宝八年为安西节度使芝幕府掌书记;天宝十三年再度出塞。几度出塞,多年的戎马生活、塞外山川奇险的景物和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他运用多变的笔触、新奇的想象、磅礴的气势在诗中一一刻画出来[4]。边塞的辽阔地荒、山地高原、戈壁沙漠、严寒干旱、气候恶劣等环境,诗人都亲身经历过,并且将这些意象场面反映在自己的诗歌中,于是边塞诗就有了诸多反映边塞地形气候的地域意象、反映敌我双方交战的场面和将领、士兵、匈奴单于的人物意象和其他军事意象。
如果没有深入西域边塞的生活体验,就不会挖掘出与边塞相关的符号意象,也就不会有具有唐代边塞诗意象的特质[5]。而且深入边塞的诗人其诗歌创作的美学风格及意象特质都与未出塞诗人和其他诗派有很大不同。从军旅体验中来,从边塞阅历中出,是边塞诗歌生命和独到之所在。正是诗人亲身的塞外军旅体验感悟和诗人独特的想象及风格,才会发掘出别于其他诗歌的边塞意象及意象特质。
(二)历代作家作品对唐代边塞诗意象影响
边塞诗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和《楚辞》,其中一些短诗就是边塞诗的雏形。汉乐府民歌中,反映战争的诗歌占有重要位置,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诗歌有鲜明的主题思想,题名被后代广泛采用。东汉末年、魏晋时期,诸侯混战、三足鼎立,涌现出一批反映战争、军旅的诗歌,曹操的《蒿里行》、曹丕《杂诗》二首、蔡琰《悲憤诗》、阮籍《咏怀诗》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代诗人创作的边塞诗的诗风和意象对唐代诗人的边塞诗创作留下深刻影响。在自然风光方面,前代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仍被高适、王昌龄、岑参加以叙写,如雨、雪、风、山等自然意象和将士等人物意象;前代的历史人物又出现在了唐代的边塞诗中,如李将军,诗人一方面赞扬前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对前人的称赞,另一方面对当时将领和军队现状不满,对当时起到劝勉作用。后代诗人在前人诗歌的基础上借鉴并大胆创新,融入各自独特的风格,涌现出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一批又一批边塞诗人,逐渐形成词情慷慨、景物恢奇、风格独特、独树一帜的边塞诗派,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6],形成具有唐代边塞诗特质的荒凉苍茫、雄阔劲健的自然意象,既有具有英雄主义的将士,又有思乡厌战的士兵的人物意象和烘托战争紧张气氛的军事意象。
参考文献:
[1]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4.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66.
[3]谢普.国学全知道[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4]汪守德.中国战争诗歌[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8.
[5]唐红.“边塞生活体验”对唐代西域边塞诗审美意象的影响[J].名作欣赏,2012(11):51-52.
[6]周世惠.意象鉴赏之唐代边塞诗[J].林区教学,2010(1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