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路中
【摘要】 初中是学生学习物理的起始点,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到很迷茫,因此课堂教学效果整体偏低。教师应该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接受物理这一门学科,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为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对于“因势利导、自然生成”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巧妙应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教学 因势利导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7)05-127-01
0
“因势利导”,顾名思义,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趋势,将其向有利的方向进行引导,从而促进目标的达成。初中生初次接触物理,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得要领,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善于“应势利导”,促进课堂的自然生成,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衔接小学课程,引入初中知识
虽然“物理”这一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说比較陌生,但是实际上,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的科学课程中,有很多内容是与物理的知识相想通、相关的。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将小学科学课程与物理课程相衔接,完成新旧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克服对于物理的恐惧感,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先通过课堂提问来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学生对于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于物理本身的喜好程度,并顺势引出物理学科知识,实现“因势利导,自然生成”。
以《声的产生与和传播》一课为例,教师在讲课之前,应该先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听见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谁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传到我们的耳朵里的?”听到问题,学生便会回忆起小学科学课学过的内容,然后做出回答:“声音是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的,从空气中传入到我们的耳朵里。”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声音到底是怎么通过空气传入到我们的耳朵?我们又是怎么判断声音好听或者难听的呢?”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引导学生进入课题,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的生成,并将新课导出,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创设生活情境,促进课堂生成
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分析,他们对于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比较感兴趣,并且会主动探其究竟。物理课程中很多内容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主动去探索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当学生发现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明白了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之后,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的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于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于物理课程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主动探索。
以《光的折射》一课为例,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通过一些小实验,引发学生对于“折射现象”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拿一个装满水的杯子,然后将一根筷子插进杯子中,学生就会看到筷子在水和空气的交界面被“折”断了。师:“同学们,有谁知道我们筷子放进水里之后,就会被‘折成一个角?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现象呢?”生1:“我发现我把手放到水里的时候,手就会变大。”生2:“以前在电视上看到主人公用木棍插水里的鱼时,都会往鱼的下方插,可是我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在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之后,教师便可以将“折射”的内容逐渐导出,指引学生去学习和探索,发现生活中更多“折射”的现象。
3.营造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互动
沉闷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不敢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有疑问也不敢提出,教师难以获取课堂反馈。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并且积极参与到课堂实验与小组讨论中。活跃的课堂氛围更加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让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对其循循善诱,引导他们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学习。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杠杆》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运用到杠杆原理的现象,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杠杆现象的共同点,并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在讨论中很快就可以发现,每一个杠杆原理的运用中,都会有一个支点,并且支点两边的长度不一样,而我们刚好利用长度较长的那一边出力。然后学生就会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在距离支点远的那一端,只需要出用很小的力,就能支起另一端更重的物体?”这时,教师便可以导出“力臂”、“力矩”的概念,在完成教学内容之后,可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中更多的“杠杆”现象。
结语
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教学质量的低下。教师应该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形势将学生向一个好的方向引导,促进课堂的自然生成。“因势利导,自然生成”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王鲜环.“因势利导自然生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中学物理,2015,08:73-74.
[2]陈喜.浅谈初中物理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J].物理之友,2015,05:16-19.
[3]范乃振.浅谈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入门教学的艺术[J].新课程学习(下),2015,02:103.
[4]虞勇.探讨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策略[J].中学物理,2016,10:76-77.
[5]吴丽芳.关注学生经验成长,优化物理概念教学——以初中物理“力弹力”教学片段为例[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15: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