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颖娴
摘要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产物,并纳入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系列,是一门充分体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本文详细介绍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最后进行小结。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 高等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历程的发展,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市场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超越了教育范畴,逐渐成为受人关注的社会问题。
就业指导是帮助择业者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在了解了社会不同职业对于其岗位的要求后,再根据个人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身职业的一个过程。
就业指导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系列一门体现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该课程的开设影响到大学生心理逐渐成熟及以后成才,顺利实现大学生毕业后适时就业,完成社会中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过程中的重要措施。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首先介绍该课程产生背景,在此基础上介绍教学过程中的方法及案例,最后进行小结。
1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
我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始于2008年,当年毕业生人数达到历史新高。课程当初的开展,在学生中的反响并不强烈,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经历过走向社会、找工作等现实问题。
1.1课程的开设
在研究了国内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总结我校实践就业课程教学的不足,充分进行教学计划的调整。构建出符合我校(应用型本科)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
(1)大一阶段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16学时)。
(2)大四阶段课程: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择业技巧(8学时)。
本课程一年级就在学生中开展,首先帮助学生怎样正确认识自我,逐步了解社会需求与职业设置状况,尽快适应高中后的大学生活,树立明确的个人目标,指导学生对于职业生涯规划如何去做,理解所设立课程的内容,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采取积极手段逐步实践完善自己的规划。
课程(1)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自我、了解认识社会、职业锚的指向、职业素质测评机制、职业生涯规划、时间管理、工作世界观认知等。
在大学学习生活开展的同时,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可以纠正当前学生离开高中就放羊的状态,用实际案例结合新生学习生活,逐步指引学生走上正确的目标道路,大学的学习内容相比于高中更加丰富,专业性较强,除了要学好课内知识,其他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学习积累,一下脱离了集中管理的模式,有的同学非常不适应,自制能力欠缺的学生出现自由散漫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从课程的开始,就帮助同学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靠自己以及老师,克服上述困难,逐渐接近自己的目标,并不断为之努力。
学校也在适当的时候,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大赛,充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
课程(2)的主要内容:就业形势与政策、职业素养、个人简历的制作、面试礼仪、大学生自主择业与创业等。
在毕业前夕,进行就业形势与择业技巧的授课,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就业与创业过程中的理论知识,及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导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指导、帮助学生,学习基本的求职知识,为将来的就业与创业提前做好准备,提升个人步入社会的就业竞争力。
1.2课程的教学过程
对于一年级大学生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开设,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与认识自我,适时引入职业锚的概念,能够让学生在认清自己的同时,对自己的职业方向有所确立;在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后,引入探索认识社会的概念,对于确定好的目标,需要具备怎样的职业素养等问题,有针对性的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好后,怎样实现规划目标,其时间管理也很重要,教育学生在大学生活初期,养成合理利用時间,完成既定目标的习惯;教育学生从虚拟的游戏世界走出来,面对现实世界,推销自己,建立正确向上的世界观等。
在二、三年级的断档期,教育学生养成帮助同学的习惯,树立相互合作、团队完成任务的信念;学校适时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赛,开拓大学生视野,逐步训练学生的人际沟通、团结合作能力;团队任务的完成,可以训练团队人员,自我协调分配工作,锻炼同学的组织领导才能、沟通协调能力等,在完成创新创业计划书的过程中,可以实现走出校园,步入虚拟社会,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年级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择业技巧”课程的开设,先把学校的就业形势与择业范围做个介绍,详细讲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对于学生上课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用往年就业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在讲解如何找工作的过程中,重点讲解个人简历的制作和面试礼仪,怎样将自己推销出去,是一门很有学问的艺术;在工作过程中,基本职业素养的体现,可以为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为将来的职业提升有很大帮助;在最后,讲解大学生自主择业与创业的相关知识,为某些同学在自主创业过程中,排忧解难;学校还定期举行毕业生双向选择招聘会,进一步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中心,也为同学提供有力的扶持与帮助。
1.3课程教学在学生中的反馈
从一年级开展课程教学以来,刚入学的学生中,感到茫然的学生逐渐减少了,从综合大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学生基本完成了自我认知及时间管理的规划,心理调节能力有所增强,学校定期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掌握学生心理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针对问题学生积极安排心理疏导,定期回访。
中期的断档期,由班级辅导员完成后续工作,双师型班导,可以很好的解决在此期间学生出现的问题。
毕业前的课程,为学生进一步确定自己的目标,及向目标如何努力,提供有力保障,其中面试礼仪的内容,可以很好地应用在学校举行的双向选择招聘会上,为即将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保障。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评价,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个人素质、沟通技巧及职业素养。在毕业前教会大学生如何调整个人心态与期望,就业过程中的社会与企业选择,积极调整自我适应社会,调整心态适应环境。教会同学初入职场,在缺乏专业从业经验的情况下,抱着学习的态度,脚踏实地,由头开始,踏踏实实地从最基层逐步成长,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
2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平台,利于与学生沟通,便于后续工作的积极开展。
2.1思政与就业的结合
为了帮助学生在大四年更好规划人生,从大一到大四每年制定目标方案并且实施,有利于学生认清就业目标,看清就业形势,扩宽就业途径。与大四的就业课程紧密结合,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理解课程,熟悉就业政策和方阵,吃透就业程序,用最短最快时间完成自己的就业目标。
3结束语
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可以为高校大学生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大众全民创业大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创新入学新生的教育形式,充分利用发达网络的各种教育资源和软件平台的推送手段,给学生带来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活动,锻炼学生与陌生人的表达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等。适时地开展心理疏导讲座,纠正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可以在正确的学习生活中,提高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和学习能力,这样对于毕业生的就业出路选择,其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