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

2017-07-20 12:13梅梅
魅力中国 2016年4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高职院校

梅梅

【摘要】当前,“工匠精神”在加强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越来越到的教育研究者开始将“工匠精神”作为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来重点关注,这一方面符合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同时,又紧密结合了新时期素质教育发展是时代新需求。另一方面,用“素质教育”组织实施职业素质教育,还能有效的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院校需要将“职业技术”、“职业思维”、“职业思维”三者做到有机的统一,这种思维模式与教育理念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理念方面的重要创新与突破。为此,加强培养“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方面突出作用,能够实现高职教育形成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完整化以及校园文化体系的系统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职业素质教育

相关教育研究者在实践探索环节,也逐渐将“工匠精神”作为组织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的出发点与支撑点。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新突破,精神文化发展也越来越具有新时代发展的追求。新形势下,“工匠精神”成为高等职业院校发展职业素质教育必然选择。

一、“工匠精神”对高等院校发展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符合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培养“工匠精神”迎合了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需求。当今社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时代发展的严峻挑战,“供给侧改革”成为经济发展调整的关键选择,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人才素质教育成为素质实施环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步骤。当前,在产业结构调整环节,人才队伍的素质教育水平的着重提升,成为实现产业结构整体改革的重要选择。“工匠精神”对高等院校发展素质教育经济促进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人才的培养,来带动经济发生的实现。“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在推进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的推动了新时期经济转型升级。但是,在整个环节中必须要有人才队伍素质的高质量保障。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强有力的人才队伍素质建设,作为强有力的基础环节,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局面的快速实现。

“工匠精神”在对人才规划方面,更加强调对高质量人才的规划工作。“工匠精神”视域下高职教育发展素质教育,同时也是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引起的人才结构性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选择。“工匠精神”是在把握时代发展脉络的同时,将“效率”的精神实质有效的继承并合理的发挥。“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中在职业素质提升方面,一方面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另一方面也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环节的积极作用。“工匠精神”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节提倡的核心概念与主要精神,必须有效的渗透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内在思想行动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素质教育环节中,也逐渐认识到“工匠精神”作为提高高职院校每位学生素质的主要方法,同时,相关教育工作者还必须将该思想意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行动,并在教育实践环节,将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工作落实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中。

2.优化职业素质教育的选择

高职院校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重视,我国高职教育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阶段较短,为此,在高职院校加强职业教育环节中,不可避免的将会面对事物发展初级阶段面对的探索困难。高职袁小迪职业素质教育在当前的初步探索环节,由于在理论积累与实践探索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为对一些基礎性的理论观点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理解,尤其表现在对职业素质的内涵以及职业素质构成要素理解存在分歧。因此,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工程中,必须将教育者的观念与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的规律性密切的结合起来。即必须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发展的目标方向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并在实现高效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有机统一,并建立一套完整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素质培养的完整体系。

二、“工匠精神”引入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1.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在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环节,“工匠精神”的内在含义具体表现在各个环节。“工匠精神要从职业教育抓起”这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探索环节取得的新突破。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培养过程中,主要从两个方面出发来实现两者的密切结合。在高职院校开展职业素质教育教育首先需要从教育结果出发,这是由于职业素质教育能够在培养专业人才的职业素质的同时,将“工匠精神”的内涵合理的发挥。其次,从教育过程出发,要注意强调“工匠精神”产生的过程。工匠精神一方面是敬业精神的衍生,将工匠精神融合在当前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最大化的实现工匠精神的社会影响力。工匠精神与工匠实践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并不存在明确的国界区分。德国人向来以严谨著称,并将“工匠精神”的内在含义最佳的展示出来。百年品质与技术标准的传承,是其对工匠精神的崇拜与极度认可。

企业发展强调工匠精神,企业员工对工匠精神的培养关系着企业有效运行的关键。而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就是为企业输送人才,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开展职业素质教育培养过程,对企业人才的输送与企业人员的培养都需要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在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将学生的职业专业技能培养作为实现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环节,但是,在这一环节中,却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文化的内在修养。职业教育工作者在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追求和坚守环节,坚守“工匠精神”融合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并将“工匠精神”的内在含义具体落实在高职教育的每一门课程教学中,最终,将学生培养成“工匠”,并源源不断的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2.提升高职师资队伍的要求

“工匠精神”的含义一方面包括精益求精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包括严谨求是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要求在各个环节追求完美和极致,在高职素质教育中也需要学生形成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以及一丝不苟严谨求是的学习态度。有学者指出“工匠精神是一种态度、一种追求、一份挚爱、一门手艺、一种事业”,要将工匠精神的实质含义发挥最大。在高职教育中积极的引入“工匠精神”,就是为了将高职学生培养成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人才。工匠精神在结合学生发展特性与社会不同行业发展的需求,最大化的实现最优人才方案的落实。我国教育历史悠久,早在教育实践早期,就十分重视“工匠精神”在教育实践中的培养。高职教育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最高阶段,在高级阶段更需要将高级技术技能的高级工匠作为高职教育的主要发展目标。在新时期,工匠精神在高职素质教育中作用的强调更加注意对学生能力与理念的培养。

三、结语

高职院校在实现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如何培养“工匠精神”成为高职技术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工匠精神”也是当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时代课题。在“工匠精神”视域下研究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素质教育成为实现“工匠精神”与“素质教育”密切结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

[3]何玉静.浅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12)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高职院校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