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诗君
【摘要】在管理学教学中,民办高校普遍存在教学方法僵化、教学主体倒置、教学过程模式化等问题,传统教学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运用现代教学理念,注重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民办高校;管理学;教学方法
一、民办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的定位
民办高校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等教育供求失衡的矛盾。然而,在管理学教学中,民办高校普遍存在考核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僵化、教学主体倒置、教学过程模式化等问题,传统教学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而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革,促进民办高校管理学教学工作走上良性发展之路,培养具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组织和技术以及数学模型对运营管理、组织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决策和组织实施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民办高校管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管理学的教学改革要在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上,运用现代教学理念,注重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民办高校管理学教学方法的探索
(一)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课本知识转化成多个具体的任务,通过师生共同完成任务来讲解和学习所需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师是整堂课的设计者、组织者,为学生进行学习资源的提供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以《管理学》中“组织与计划”章节为例,第一步先给出任务。第二步分组分析任务,确定出完成该任务需要先设计一个调查方案,包括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问卷,然后是调查的开展和资料的整理、分析。第三步是完成任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學习进行探索研究,并尝试调查问卷的设计。准备就绪后,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次小规模的统计调查实践,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第四步是学习效果的评价。小组将学习的成果进行展示、讨论、互评。教师对大家任务完成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更合理的建议,同时可以提示大家,至于怎样规范地整理资料、如何进行较为准确的数据分析才能使本次调查圆满结束,将作为以后的一个新任务。由此留下了一个悬念,让同学们期待下一个任务的开始。
(二)竞赛激励法
专科及高职层次的学生自制力弱,学习兴趣低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被忽视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有效激励,本该成为激励手段的期末考试却流于形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慢慢削弱殆尽。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效果显著。具体做法:团队对抗激励或竞赛激励,对教材进行开发,将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项目,以团队对抗的方式实施项目,以竞赛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以《管理学》中“领导与激励”章节为例,进行过一次知识竞赛,课堂气氛明显改善,学生热情被点燃,促使学生集思广益,创意独特,亮点频现。
(三)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对提升学生兴趣、发展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作用明显。以讲授《管理学》沟通章节为例,以三种游戏形式模拟单向沟通、双向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会不同沟通类型的特点和沟通障碍,并引导学生打破沟通障碍,提高沟通效率。在讲授《管理学》时间管理章节时,可设计情景剧,让学生通过情景剧看到错误的时间管理方法和习惯,并通过学生讨论及教师引导,得出正确的时间管理方法及理念。
(四)案例教学法
案例学习与传统讲授型的教学方式不同,它不仅注重有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创设一种情境,使学习者通过分析、交流、观摩或实践体验,丰富感性认识,提升理性思维能力,从而促进知识内化。这种基于丰富情境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迁移性,能够帮助学习者解决日后在类似情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翁晓萍.让讨论在课堂有效进行[J].新课程研究,2011(2):122-123
[2]梁文志,钱昶浩.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9):160-162.
[3]初蓓.基于能力培养的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