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忠波
摘 要:中华武术是我国一项极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专项身体素质是武术的基本功,对武术基本功加强教学和训练,以及不断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和武术套路基本功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武术运动技术水平的主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武术套路 基本功 专项身体素质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6—0059—02
1 前言
训练基本功是武术运动技术训练过程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是对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开展专项训练的主要内容,它不单对学习长拳经典套路、攻击与防御技术,提高技能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也是学习其他拳械套路的基础。提高基本功训练对武术运动套路技术的学习会起到積极的作用,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坚持训练基本功,可以提高各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及柔韧性。通过训练提高全身肌肉的收缩能力和控制能力及其弹性,对提高其动作技术,减少事故伤害的发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武术套路基本功
2.1 基本功的内容
武术的基本功通常包括对肩功、臂功、腰功、踢腿等一些训练。臂功和肩功的训练主要是提高肩和臂的柔韧力度,加大各关节、韧带的活动范围,发展臂部和肩部的力量,增强上肢运动的转换能力、伸展能力等,可以为学习和掌握武术基本动作的方法提供有效而又必要的专业素质训练。 腰在人体结构与脊柱连接中居于重要位置,是贯穿身体上下肢的纽带。俗语讲: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腰是反映身法走位和移动技巧的关键。腰不活就很难显示轻灵沉着的目的。练腰的主要方法有下腰、甩腰、俯腰、涮腰等。 腿功训练主要用于发展腿部后侧肌肉的灵活性、柔韧性及其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压腿、搬腿和踢腿是腿部训练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方法有正压、侧压、后压、搬腿、下叉等。 训练步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腿部肌肉的力量,从而使功架更符合规格的要求。步型分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等是武术运动颇具特色的锻炼方法。
2.2 基本功的训练
通过对基本动作和基本功训练,可以有效地发展武术运动的专业身体素质,可以全面训练身体各个部位,这也是为学习器械套路和拳术套路、提高武术专业水平打下坚定的基础。 基本动作和基本功的训练一般包括肩、臂、腰、腿、手、步,以及平衡、跳跃等内容。在训练时可以将徒手动作的连接技巧穿插进去。 训练肩功的主要方法有双手握横棍前后过肩、抡臂、肩绕环和压肩等。通常以发展肩功、臂功力量的主要方法有杠铃推举、俯卧撑、武术训练器械的训练等。 经常开展基本动作和基本功的训练,可以增强肌肉的控制性和必要弹性,同时对身体各部位的关节以及韧带的灵活和柔韧性都有一定的提高。利用各种旋转动作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前庭机能的稳定性,这样对高质量完成动作以及在训练过程中防止、减少伤害事故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
2.3 基本功的提高
“动”与“静”结合开展训练。 在开展各种静力训练时由于肌肉群长时间的处于紧张状态,会使肌肉中血液供应困难,从而导致肌肉疲劳引起疼痛。但是通过动力训练,在肌肉收缩和舒张交替放松下,促使肌肉中的血液加快循环,消除静力训练时肌肉中的代谢产物,能够有效起到消除疲劳的作用。所以,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时,还要使“动”“静”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起到非常有效的作用。 采用“小组合”的训练形式。 “小组合”训练就是根据教学的需要,把几个基本功动作串联连接起来,编成小组开展训练。比如,前进踢打小组合:“左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冲拳;右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冲拳。”这种训练形式由于更加接近套路训练实际,并且其具有灵活多变性,不仅可以训练基本功,还可以服务于套路,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开展专项训练。因此,在学习套路和基本功教学过程中,“小组合”训练都是一种很有效的训练方法。
2.4 基本功的教学
练习武术基本功必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训练。训练基本功千万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保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训练程度,科学地、合理地进行基本功的训练。练习武术基本功必须要强调姿势的正确与工整。学习一个基本功动作,无论是在架式结构、发力特点,还是心志意向等方面,都需精雕细刻,不能只强调动作的作法而忽视对基本姿势的培养。否则,一旦形成错误的动作,定型就很难纠正了。社会上很多人功夫不错,但往往姿势很难看,比如弯腰、驼背、耸肩、曲腿等等,其原因主要就是在于学习的初始阶段没有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为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就必须强调基本姿势的培养。 练习武术基本功必须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在进行基本功训练时,每个人都要随时检查场地、检查器械以及周边的环境。在做集体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随时注意队列间隔距离,保证互不影响,确保安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教授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比如自我防护法、自我摔倒保护法等)和帮助别人保护的方法。这样就可以在发生意外的时候,学生可以进行自我保护和帮助保护,从而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3 武术套路基本功的重要性
3.1 基本功在拳术套路教学训练中的重要性
武术基本动作及基本功是武术教学的基础和关键,也是武术教学训练中的难点。实践证明,只有加强武术基本功的训练,学习武术才能事半功倍;相反如果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武术教学只能是流于形式、走过场。如果真正想要发扬光大中华武术,教学是最根本的,然而武术基本动作和基本功的教学又是整个武术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
组合动作教学就是把一套动作根据情况合理地划分成若干个组合动作或是把一套动作(可根据套路动作的数量)划分成为若干段动作,并且把其中每一段动作划分为若干组合动作抽取出来之后再进行教学。划分组合动作必须注意每一段的动作教学点不能很多,要适当划分为1~2个阶段,特别是要将重点动作放在每一次教学套路前。每当教完一组动作,就让学生先消化巩固,之后再教授下一个组合动作,最后再按照整套或者整段的动作顺序进行完整的教学。在对组合动作进行划分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连续和内在的联系,并且要突出动作的要点。
3.2 基本功在器戒套路教學训练中的重要性
器械运动的最大特点是通过手持器械的运用与身步的配合,发挥出器械的攻防特点和效果,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技法。因此,不同的器械套路教学训练,首先需要做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器械的部位名称、规格以及持械的一些方法,并且要掌握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主要用法。比如,初学者在训练刀术的时候,一般手握刀柄太紧,不会正确使用腕力,从而体现不出刀法。所以,在学习刀术套路前,要先了解刀的基本握法和刀术的运动方法,比如藏刀、缠头刀、裹脑刀、撩、砍、劈、刺等刀法,首先要了解使用刀术的运动方法和给力点,待掌握初步要点后再进行套路动作的学习,这样就很容易了解持械方法以及身械的协调性,以便更好地理解此器械的运动特点。
3.3基本功在对练套路教学训练中的重要性
当学生掌握攻击与防御技术以后,就可以展开配对训练。配对训练首先会要求学生进行慢速对招体会动作技术,并且要按照攻击、防御先后顺序,其中一方采取“喂引”的方式,让对方体会动作的运用。比如,一方要按照规定的学习动作慢速度进攻另一方,而另一方要配合提供攻击目标,以便先前一方可以更好地体会动作。
参考文献:
[1]熊光明,武术柔韧性练习[J].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5(10):30-31.
[2]刘金丽,陈振勇,影响少儿武术套路集体基本功项目比赛的问题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137-139
[3]邱丕相,等.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182-219
[4]温 力.中国武术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The Importance of Wushu Basic Skills
Dai Zhongbo(Puyang Sports School, Puyang Henan 457000, China)
Abstract:Chinese Wushu is a unique Chinese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 Wushu basic skill is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 physical quality, further learning basic skills of Wushu and the premise and foundation of improving technology level, strengthening the basic skills of Wushu teaching and train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mproving Wushu skill level.
Keywords:Wushu routine basic skills importance teaching and 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