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任学勤,王陈晨,郑炎栋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摩擦纺纱线的织物设计
张丽华,任学勤,王陈晨,郑炎栋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运用捻度较低、强力较高、手感柔软的特殊摩擦纺纱线织造出性能优良、花型独特的针织服装面料,并用该面料设计一款适合儿童穿着的针织背心,从而拓宽摩擦纺纱线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范围。
摩擦纺纱线 针织面料 服装设计 优良性能
摩擦纺纱创立于1973年,是一种以机械——空气动力相结合来吸附凝聚纤维,同时借助摩擦回转原理对纱条进行加捻的自由端纺纱方法[l]。到目前为止,摩擦纺纱已成为速度较高,适纺纤维广的新型纺纱方法之一[2]。
摩擦纺纱具有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对原料适应性广,产品风格独特,品种多样化,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也存在强力低,手感粗硬,毛羽多,有刺痒感等问题。摩擦纺纱的成纱强力低是影响成纱质量最主要的因素,也是该方法进一步开发产品和向更细特纱领域发展的主要障碍[3]。因此,摩擦纺纱线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装饰织物、棉毯织物、清洁用布、工业用织物、起绒织物等,在服用面料中应用较少,部分应用于粗纺呢绒和针织物产品中。
本文使用经特殊摩擦纺工艺纺制的捻度较低、强力较高、手感柔软的摩擦纺花式纱线,织造性能优良、花型独特的针织服装面料,并用该面料设计出一款适合儿童穿着的针织背心,从而符合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本文所选纱线均为摩擦纺纱线,且属于包芯结构。
主线:外包纤维为羊毛;芯丝为涤纶;纱线颜色为米黄色,如图1所示:
图1 主线示意图
配线:外包纤维为40%腈纶和60%羊毛;芯纱为羊毛纱和涤纶圈圈纱;纱线颜色为棕色,如图2所示:
图2 辅线示意图
2.1 设备及参数
设备:飞虎牌5号手摇横机
参数:纬平针组织:横密34针/10cm,纵密29针/10cm
1+1罗纹:横密33针/10cm,纵密30针/10cm
缩片方式:掼缩
收放针方式:交替收针法
织物组织和结构:背心正面的设计结合了绞花组织和挑孔组织,挑孔组织形成菱形块,在菱形块上有棕色纱线垫纱,背面为普通平纹。
2.2 织造工艺
针织服装织造工艺流程:服装款式(包括规格、尺寸)→分解成各衣片形态→定出各衣片的横向、纵向尺寸→分别计算衣片横向尺寸→分别得到衣片理论横向针数和纵向转数→考虑缝耗和修正值得到衣片实际横向针数和纵向转数→进一步计算衣片上斜线和曲线部位的收针、放针分配→绘出编织操作工艺图。
2.2.1 成品规格
背心成品规格如表1所示:
表1 背心成品规格
2.2.2 工艺尺寸计算
(1)前胸宽针数:34×3.4=116针
(2)前肩宽针数:21×3.4=71.4 取72针
(3)前身长转数:(35-2)×2.9=92转
(4)挂肩转数:16×2.9=46转
(5)挂肩以下转数:92-46=46转
(7)前后片相同
2.2.3 编织操作工艺图
背心前、后片的编织操作工艺简图如图3、图4所示:
图3 背心前片编织操作工艺简图
图4 背心后片编织操作工艺简图
织造下机后,衣服缝合完毕,可以对背心进行简单修饰,使其更加优美。本次设计中,背心整体为米黄色,背心正面的设计结合了绞花组织和挑孔组织,挑孔组织形成菱形块,整体的色调偏淡雅素净,花纹简单大方,为避免单调,此处以颜色较深的棕色线作为搭配,手动在菱形块上进行垫纱,菱形外框垫纱和内部垫纱交替进行,内部为简单的十字形状,最终形成的花纹效果美观、有规律性和层次感却不花哨,符合儿童服装的设计要求。最终形成的服装效果图如下页图5、图6所示:
图5 背心正面效果图
图6 背心背面效果图
摩擦纺织物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原料适应面广等优点,但其成纱强力低这一主要缺点极大地限制了这种新型纺纱的推广应用。而我们此次开发的产品的重点和新颖性就在于我们采用的不仅仅是普通的花式纱线,而是用更为新颖的摩擦纺纱方法开发出来的摩擦纺花式纱线。摩擦纺低速高产,所开发的花式纱线手感柔软,纱线强力较好,面料没有刺痒感,成纱品种多,工艺流程短,适纺原料范围广。纱线本身在面料上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花色效应,然后再配合针织花型的设计,使得针织物面料风格独特,别具一格。此外,我们的摩擦纺纱线可以选择纱支大小,不局限于此次样品的纱支,因此可应用的范围很广。
我们用此款针织面料织造出的儿童背心手感柔软舒适,纱线强力满足服装要求,吸湿透气,不仅有优良的纵向弹性与延伸性,而且具有横向弹性,织物整体美观大方,具有层次感,附加值高,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可观,可以广泛投入服装市场。
本文使用经特殊摩擦纺工艺纺制的摩擦纺花式纱线,织造出性能优良、花型独特的针织面料并进行了服装设计,克服了摩擦纺纱线强力低、手感粗硬、毛羽多、有刺痒感等局限。可见,摩擦纺纱线不仅可用于装饰织物及清洁类织物中,还可用在针织服装领域,生产出外型美观、性能优异的针织服装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拓宽了摩擦纺纱线的应用领域。
[1] 黄莉华.摩擦纺中的纤维性质[J].国外纺织技术,1992(6):5-8.
[2] 于平.自由端摩擦纺纱特性测试[J].棉纺织技术,1999,27(4):253-255.
[3] 郁崇文.新型纺纱技术的发展[J].棉纺织技术,2003,31(1):9-12.
[4] 袁光辉.摩擦纺纱服装面料的开发[J].江苏纺织科技,1992(2):4-7.
2017-03-29
张丽华(199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纺织工程。
任学勤(1962-),男,教授,硕士生导师。
TS106
A
1008-5580(2017)03-01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