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智慧++崔玲娟
摘 要:高职院校实施“课证融合”课程的改革针对未来学生就业,大大提高了学生职业资格的获取率,适应了就业岗位的要求,为学生未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意义深远。该文结合会计专业发展,提出适度引入会计执业资格和助理会计师教育,通过课程体系的课程置换和课时比例调整,努力将中国高职教育中会计知识理论与会计相关资格教育相融合,并以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会计(助理会计师方向)专业的教学改革个案为例,从会计执业相关资格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这一背景出发,主要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如何调整方面进行了阐述。希望笔者对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会计学院的个案研究对中国会计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及会计执业资格教育的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的意义。
关键词:会计从业职格 助理会计师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c)-0176-02
高职教育既不同于本科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普通的专科教育,现在我国的本科教育大多更侧重的是理论教学,虽然目前我国也逐步推进一部分地方的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但是这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一般的专科教育则是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那么高职类院校的定位应该是培养高素质、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而对于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而言,会计执业资格相关教育嵌入高职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快速培养新型会计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1 专业建设背景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国各大学已经意识到解决大学会计专业生存死亡的关键是根據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人才。徐庆林在从人才需求看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提出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我们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不能仅限于理论的培养,还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两手都抓的好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的会计人才。
河北省会计从业资格开始推行无纸化考试后,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一次完成,相比之下,无纸化考试的形式改革的特点,是考试科目相对集中,加上考试系统题库不断的更新、考点覆盖越来越广,考的知识点越来越细,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单位时间的复习工作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备考难度,不下一番功夫不是很容易通过的。没有搞试点以前,我院学生的每次考试的整体通过率难以突破10%。过低的考试通过率就意味着河北省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在毕业时有很大一部分同学不能取得从业资格,如果从业就违背了会计法的要求,这也就无异于我们生产的产品出厂时被贴上了不合格的标签。
2 专业职业资格课程嵌入人才培养方案
在河北省高校毕业生毕业时过低的持证率背景下,这样一个大环境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筹建了会计(助理会计师)专业,并把它作为一个专业的试点来进行研究,从人才培养方案、学生的选取,教师的配备,教材教辅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以下笔者重点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来讲。
2.1 嵌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课程
为了提高会计从业资格的通过率,我们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课程加入到了人才培养计划当中,我们把原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业职业道德课程替换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业职业道德课程,并把培训的初级电算化的课程融入人才培养计划。在原来基础上加大课时量,增加学生同步训练的时间,把培训和教学相结合,这样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掌握的比较扎实,而且不会出现集中培训时消化不良的感觉,可以在考试前从容面对。
2.2 置换助理会计师考试课程
通过会计证考试以后,在学校能继续的专业考试就是助理会计师考试,我们为了提高学生未来的社会竞争力,把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财务会计》替换为助理会计师考试中的《初级会计实务》,并配合课程进度加入了实际操作的部分,把原来的《经济法》替换为《初级经济法》,因为《初级经济法》与《税法》中有些课程内容重复,我们对税法有关课程做了相应的调整,加入了税务会计的相关内容,同时融入了培训的课时量,使教学和培训相结合,理论教育和证书及实践教育相结合。
2.3 引入企业因素,创造良好育人环境
在后期,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了几门专门的实践课程,主要包括企业工商实战、企业真账操作、企业报税及综合实训等相关实践课程,以及企业实习,其中企业工商实战、企业真账操作、企业报税课程和实习都是由公司人员以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来进行的。通过这种模式的训练,学生不仅专业理论基础比较扎实,而且实践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学生毕业时很快能够适应企业的环境,完成与企业的对接。
3 实践效果
经过一轮的实践,2013级会计(助理会计师)专业经过两年多的学习会计证的通过率已经达到96%,初级通过率也突破60%。在后续的推广过程中,2015级从业资格证考试一年内平均通过率就超过了90%,有的班级已经达到100%。则2016级的新生一次性通过率达到了80%以上。从目前的实践结果来讲,还是相对比较成功的。
不仅在通过率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长为辅助,辅导员做好监督”,我们把辅导员、老师、学长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老师主要负责教学与教学相关的管理,把控教学的内容和进度,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的组织管理和监督,做好思想教育工作,理顺学生的思想,学长主要帮助学生在课下做学业方面的辅导,包括辅助教师督促学生完成学习进度,检查学习质量,学生则自主结成学习小组,除了自己学习,还要相互的监督,大家共同进步,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这个过程培养了学生,锻炼了教师队伍,加强了辅导员的责任心,同时也使学生有了核心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也减少了很多学生之间的摩擦,学生管理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4 结语
会计从业资格、助理会计师等教育的嵌入和融合已经成为快速培养新型会计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虽然此番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证书只是学生就业的敲门砖,如果想让学生更优秀,光凭着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还是远远不够的,专业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等方面的配套建设,以及实践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傅永强,金祝年.高职教育课证融合的问题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11):174-176.
[2] 张春东,李蕾.课岗对接、课证融合的课程体系研究[J].北方经贸,2013(3):217.
[3] 龚芙蓉. 国外高校信息素质教育之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0(6):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