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丽娜
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提到了核心素养,并且要求修改课程标准,要把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始终。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具有数学特征的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小学数学对人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数学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为培养人的数学核心素养提供了可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时,体现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建数学发展课堂。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构建发展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对构建发展课堂有重要意义,它能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容易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畏难和认知上的障碍。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结合儿童自身特点,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例如,在执教《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我创设了“喜羊羊分蛋糕”的情境:美羊羊过生日,喜羊羊为她准备了一个大蛋糕。《生日歌》唱完后,喜羊羊开始分蛋糕:“族长和暖羊羊吃蛋糕的四分之一,懒羊羊吃蛋糕的三分之一,我吃蛋糕的六分之一。”懒羊羊一听瞪大眼睛,很不高兴地说:“喜羊羊明知我最喜欢吃蛋糕,却分给我最少,你吃得最多。”话音刚落,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至此,教师抓住时机提出问题:“大家为什么笑?”由于小学生特别喜欢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课一开始,学生便被生动的画面、富有个性的人物及其对话吸引,每个情节都历历在目,问题一提出,学生争着回答:“懒羊羊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他真笨!”我紧接着追问:“懒羊羊为什么不知道自己分得最多呢?”此时学生跃跃欲试,我因势利导,展示课题,这样就取得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了有效铺垫。这样的情境设计,迅速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打造发展课堂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因此,教师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发生、形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领会蕴含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执教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我先引导学生回顾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接着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猜测、剪拼、测量,得出结论。接着,我让学生进行汇报:有的学生说把平行四边形放到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的学生说,把平行四边形的两条相邻边相乘,得到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有的学生说把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的方法变成了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然后,学生通过讨论,发现第二种方法是错误的,第三种方法比较好,第一种的方法有局限性。我趁势而问,底乘高是不是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呢?学生进一步探究,进而同学们又交流了各自想法、做法。整个课堂充满着观察、猜测、实践等探索活动,学生在经历、体验着类似于历史上创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整个过程中,领悟到了“求一个新图形的面积可以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解决”的数学转化思想方法。这样,让数学思想方法在与知识能力形成的过程中共同生成。数学思想方法犹如一把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还有利于学生提升数学素养,理解数学本质。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打造发展课堂。
三、欣赏数学智慧之美,優化发展课堂
数学蕴含着丰富的美,教师应在数学活动中带领学生感受充满魅力的数学之美。在执教《轴对称图形》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较难亲眼所见的生活场景再现,让学生欣赏大量具有轴对称现象的美丽图片,如“北京天安门”“故宫天坛”“人民大会堂”等,将新知识深入浅出地隐含于常见的生活场景中。学生在欣赏建筑美的同时,自主发现了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发对这种轴对称现象的探究欲望。这样,不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的联系,而且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社会,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之美。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文化的完美呈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体现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建发展课堂。通过数学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真正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城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