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摘 要】 该文基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现实的人和人的解放等理论探索出发,较深入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科学性与革命性两个维度、及其对传统西方哲学的超越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立场;科学性;革命性;人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呈现,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必然产物,也是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两个维度。
马克思进行理论研究的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因为自人类诞生以来就面临着各种自然压迫与社会压迫,自然压迫是由于人们还未认识和掌握自然运动变化的规律时,使得自然界成为外在的强制性力量束缚着人们的行为,甚至于造成一系列的自然灾害,如当人们无法理解自身的生命运动时,面对生老病死就以为是神的安排而听天由命,当自然灾害到来时只能祈求神灵保佑而束手无策。社会压迫则是指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一系列社会关系对于人的束缚,如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各种社会不公正现象。
摆脱自然压迫依赖于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摆脱社会压迫则需要社会制度的变革,而这两者是紧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通过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增强了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既利用自然又保护自然,打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但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否会受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如果人与人之间充满着对抗与冲突,人类就无法顺利有效地去改造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依赖于变革社会的实践活动,即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消灭剥削与压迫,让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解除自然压迫需要自然科学的指导,消除社会压迫则需要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引导,即人们应在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认识到什么样的社会理想才是值得追求和能够实现的。
自有阶级以来,人与人之间就有了剥削与压迫,一切剥削者阶级由于占有了生产资料,也就拥有了对于财富创造的统治权、支配权和解释权,他们为了论证自己剥削的合理性往往颠倒事实,对人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财富的生产与分配作出有利于自己统治的说明。如奴隶主认为奴隶都是神创造出来的极为卑贱的人,甚至连人都算不上,因此就只能过着牛马一样的生活,地主则认为如果不是他们给农民提供土地,农民就得饿死,资本家则说是他们给工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是他们在养活着工人。因此劳动者忍受的不仅是物质的困顿,还有精神上的屈辱。但这一切并非是历史的真相,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通过严谨的科学研究揭开了罩在真相上的层层迷雾。一方面,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世界观的根本改变,另一方面立足于现实回应时代提出的课题,正确指出了无产阶级和人类实现解放的途径和条件。
一、立足于现实的人研究社会历史的发展
当人类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世界时,就会涉及到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人是怎么产生的?人的本质是什么?人的价值是什么?人应该怎样生存和发展?这一系列问题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答案。最初的人类由于刚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力量过于弱小而对外部世界感到恐惧和敬畏,认为人是由神创造出来的,不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造物主。人是神的创造物,人的价值就在于能得到神的庇佑,因此要信神、供奉神,人们关注的是神的旨意而不是人的需要,在欧洲中世纪这一观念达到顶峰,人的存在被看做是微不足道的,人被遮蔽了。文艺复兴时期提出以人为中心,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使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束缚下得到解放,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但由于过分强调人的价值,在后期导致个人私欲膨胀,物质享受和奢靡泛滥。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则认为人的本质是理性,如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认为只有人才有灵魂,人是一种二元的存在物,既会思考,也会占空间,而动物只属于物质世界。德国古典哲学时期,康德把人看成是二重性的存在:一方面作为感性的存在物,受自然规律支配,这与动物是一样的;另一方面又是理性的存在物,按理性原则行动,这是人与动物的最根本的区别。黑格尔则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但理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人在绝对精神控制下进行创造性劳动,使对象物化并占有它。人在自己劳动的产物中认识自己和实现自己。所以,人的本质是在劳动中自我创造的结果。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人理解为他自己劳动的结果,这是其重大的理论贡献。但是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中,能动地创造一切的是“绝对精神”而不是人,人不过是“绝对精神”实现自己目的的工具,人的自由与解放依赖于精神的自由,人被抽象化了;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对于人的定义,反对将人的本质神秘化,并尝试以唯物主义理解人的本质,认为人的解放依赖于摆脱神的束缚,回归人本身,费尔巴哈由于不懂辩证法,使得他对人的理解是孤立和静止的,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然本质,因而他所讲的人仍然是抽象的人。他的哲学以人为核心,称为“人本学”,但他理解的人是脱离具体历史和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人,始终未能摆脱历史唯心主义的谬误。
因此,西方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理解经历了“神的创造—理性存在—自然存在”这一发展脉络,并提出了为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所遵循的不同路径。由于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传统的哲学思想也就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在如何求得人的发展与解放问题上,要么借助于神的救赎,要么只是满足于思想的改造。马克思在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指出其哲学研究“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马克思指出现实的人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现实的人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出于自身需要和社会需要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具有能動性的人。马克思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理解社会,指出人之为人的依据、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劳动,劳动作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类历史的发源地,因此,劳动成为理解人的本质进而理解社会发展奥秘的关键。从这一理论前提出发,就得出人的本质不是抽象和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生成的合理结论,人在实践中展开自己的社会关系从而成为社会存在物,即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环境而人又在社会环境中存在,因此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自由与解放就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人类为了满足生存与发展需要进行的生产劳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劳动发展史,而不是“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2]当我们从劳动的观点去认识人类社会时就会发现,从古至今,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他们的利益和要求与历史发展的趋势是一致的,显然,历史的创造者不是少数的英雄人物而是以劳动者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去看待世界和分析问题,这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选择。
二、立足于现实的社会争取人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这一时期,欧洲各主要国家先后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资本主义取代封建社会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矛盾和弊端也日益显现。资本主义的生产是高度社会化的,表现为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生产效率越来越高,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但生产资料和社会财富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而每一次危机都使无产阶级陷入更窘困的境地,为反抗资本主义压迫以获取本阶级的解放,无产阶级展开了革命斗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19世纪中期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作用,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觉的历史担当密切关注着现实社会的运动,面对“资本主义向何处去、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他们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活动和科学理论研究工作,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经验的基础上,为了让无产阶级正确认识自己的力量、地位和历史使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特殊发展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也是最完善的剥削制度。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在过去和现在也还是生产力的推动力量,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最终会导致资产阶级站到社会发展的对立面而丧失其曾经的进步作用。当今世界,无产阶级才是拥有未来的阶级,必将在追求自身解放的运动中站到历史的制高点而成为人类利益的代表,这是因为无产阶级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而出现的,具有历史上其他劳动者阶级所没有的优越性,如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彻底的革命性等,成为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阶级。无产阶级寻求自身解放的运动与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意味着整个人类的解放。因此,无产阶级追求的共产主义理想不是烏托邦,而是建立在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类从哪里来?将向哪里去?围绕着人的根本问题,不同时代的思想家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马恩在批判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确立了认识和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正确观点与方法,即“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3]人类社会自从诞生以来就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不断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也在改变着自然与社会,为人本身的发展创造着更好的条件,这是一个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不断迈进的历史进程。当人类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社会的基本矛盾就表现为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运动表现为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压迫与剥削的斗争,而斗争的结果则是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人类将最终实现没有阶级压迫、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
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人们是否认识以及是否愿意,人们的社会活动都要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越是深入地认识规律就越能自觉地遵循规律从而避免实践的盲目性,减少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代价。无产阶级要解放自己乃至全人类就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要证明理论的力量同样离不开无产阶级,“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4]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科学研究的必然要求,也是指向未来、实现人全面而又自由发展的正确道路。
【参考文献】
[1][2][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152、153、1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2-3.
【作者简介】
王 莉(1974-)女,贵州正安人,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与研究.